在繁星闪烁的夜晚,成奇勋和曹尚佑站在巴黎艺术学院的屋顶,望着浩瀚星空,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尽管在日本和印度尼西亚的业务拓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他们清楚,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残障人士就业帮扶项目,依旧任重道远。
这一次,他们将目光投向了非洲大陆。非洲拥有庞大的残障人士群体,然而,部分地区基础设施落后、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这给项目的推进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成奇勋和曹尚佑带领团队首先抵达了肯尼亚。一下飞机,他们就感受到了当地的独特氛围,同时也意识到了即将面临的困难。
在与肯尼亚当地政府部门沟通时,一位负责就业事务的官员无奈地表示:“我们非常欢迎你们的项目,也深知残障人士就业的重要性。但我们国家很多地区交通不便,网络覆盖不足,这对于开展线上培训和就业指导工作来说,是个很大的阻碍。而且,由于教育资源有限,残障人士的基础技能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
成奇勋认真地回应道:“我们理解这些困难,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针对交通和网络问题,我们计划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线下,我们会在交通相对便利的地区设立培训中心,为周边的残障人士提供面对面的培训;在线上,我们会研发适合低网速环境的学习软件,同时与当地的网络运营商合作,争取提高网络覆盖和稳定性。对于残障人士基础技能差异的问题,我们会进行详细的评估,根据不同的水平制定分层教学方案。”
然而,在实际开展工作时,困难比想象中还要多。在筹备线下培训中心时,他们发现合适的场地十分难找。当地的建筑大多没有考虑到残障人士的特殊需求,缺乏无障碍设施。成奇勋和曹尚佑亲自在城市中四处奔波,寻找合适的场地。经过多方打听和实地考察,终于找到了一处废弃的仓库。虽然仓库破旧,但空间足够大,且位于交通枢纽附近,便于残障人士前来学习。
他们立即组织团队对仓库进行改造,安装无障碍通道、扶手,调整室内布局,以适应轮椅通行和残障人士的活动需求。改造过程中,资金问题又接踵而至。由于预算有限,采购建筑材料和设备时捉襟见肘。成奇勋和曹尚佑不得不再次与当地政府、企业以及国际公益组织沟通,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他们向各方详细介绍了项目的意义和进展情况,最终获得了一些企业的赞助和公益组织的资金援助。
在开展培训工作时,又遇到了新的难题。由于肯尼亚不同地区的语言差异较大,部分残障人士无法理解通用语言,导致培训沟通困难。曹尚佑得知后,迅速组织团队招募了一批当地的志愿者,这些志愿者来自不同的地区,熟悉当地语言和文化。志愿者们经过简单的培训后,协助培训师进行教学,通过翻译和文化解读,让残障人士更好地理解培训内容。
就在他们努力克服这些困难时,平台内部却出现了理念分歧。部分团队成员认为,在非洲这样基础设施落后的地区开展项目,投入产出比太低,应该将更多的资源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而成奇勋和曹尚佑则坚持认为,非洲的残障人士更需要帮助,不能因为困难就放弃。
为了解决内部的分歧,成奇勋和曹尚佑组织了一次团队会议。在会议上,成奇勋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做这个项目的初衷是什么?是为了让每一个残障人士都能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非洲的残障人士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如果我们现在放弃,那他们的希望又在哪里?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每一个梦想都应该被呵护。”
曹尚佑接着说:“虽然在非洲开展项目会遇到很多困难,但这也是我们成长和突破的机会。我们可以通过这个项目,探索出一套适合基础设施落后地区的残障人士就业帮扶模式,为全球其他类似地区提供借鉴。这不仅是对非洲残障人士的负责,也是我们平台的使命所在。”
经过一番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团队成员们逐渐理解了成奇勋和曹尚佑的想法,内部的分歧得到了化解。大家重新凝聚在一起,为项目的推进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着培训工作的逐步开展,一些积极的变化开始显现。一位名叫阿力的残障青年,在参加了手工制作培训后,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天赋,制作出了精美的手工艺品。平台帮助他将作品推向市场,获得了不错的收益。阿力激动地说:“以前我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是这个项目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我现在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能为家庭分担负担。”
在解决肯尼亚的问题后,成奇勋和曹尚佑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们继续在非洲其他国家考察,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在坦桑尼亚,他们发现当地的农业资源丰富,但缺乏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成奇勋和曹尚佑决定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残障人士的农业技术培训项目。
他们与当地的农业专家合作,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课程,包括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等。同时,引入了先进的农业设备和技术,帮助残障人士提高生产效率。在培训过程中,他们发现一位名叫哈桑的视障青年对农业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有着很强的学习能力。尽管哈桑看不见,但他通过触摸和聆听,努力学习农业技术。
成奇勋和曹尚佑专门为哈桑制定了一套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利用语音讲解和触摸模型等方式,帮助他更好地理解农业知识。在他们的帮助下,哈桑逐渐掌握了养殖技术,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养殖能手。哈桑感激地说:“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在农业领域有所作为,是你们给了我这个机会。我会努力把养殖事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的残障人士一起致富。”
随着在非洲业务的逐步拓展,平台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主动与平台联系,希望引入残障人士就业帮扶项目。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成奇勋和曹尚佑站在巴黎艺术学院的校园里,看着平台上不断更新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就业信息和残障人士的感谢信,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尚佑,我们的努力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成奇勋感慨地说。曹尚佑微笑着点头:“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在等着我们。我们要继续乘风破浪,让残障群体的梦想走得更远。”
在未来的日子里,成奇勋和曹尚佑将继续带领团队,在残障儿童文创教育事业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他们将不断探索创新,提升平台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与全球各界的合作与交流,为残障群体创造更加公平、包容和充满机遇的就业环境。他们相信,只要坚持不懈,残障群体的梦想之花必将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绽放得更加绚烂,成为推动社会公平和文明进步的永恒动力。在一个星光璀璨的夜晚,成奇勋和曹尚佑再次站在巴黎艺术学院的屋顶,仰望着星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期待。他们知道,在这条充满挑战与希望的道路上,他们将继续用爱和责任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让每一个残障人士都能在人生的舞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荣耀与梦想,让残障儿童文创教育事业成为世界文明进程中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无数人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