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静而秀美的周府庭院中,周沐申缓缓走来,身影由远及近。
他来到周晓钟面前,躬身行礼,轻声说道:
“大人,有位先生来访,现于厅堂等候。”
周晓钟抬起眼眸,凝视着周沐申,询问道:
“此人可曾言明姓氏名谁?所为何事?”
周沐申轻轻摇头,答道:
“他仅称有件机密要事相商,并未透露其名讳。”
周晓钟沉凝片刻,缓声道:
“既是机密要事,不妨请他移步书房,我这便去书房静候。”
周沐申颔首应道:
“是!”
周晓钟言罢,便轻移脚步,朝着书房徐徐走去。
书房
周晓钟静坐在书案之前,目光如炬。
直愣愣地凝视着,门口的方向。
就在此时,一位男子稳步踏入书房,身影随着门扇的开启,而逐渐清晰。
这位男子生得一副慈悲为怀的善良面容,使人不禁心生亲近之感。
他头脑聪慧,思维敏捷,着实令人赞叹不已。
其相貌独特,诙谐有趣,令人忍俊不禁。
他的额头宽阔,恰似一片广阔的天空。
智慧的光芒,仿佛在其上熠熠生辉。
那小巧的鼻子,宛如一颗晶莹剔透的玉石,恰到好处地镶嵌在面庞之上。
那双灵动的小眼睛,恰似闪烁的星辰,透露出无尽的机智与聪慧。
眼波流转之间,狡黠之意若隐若现。
他的眉毛犹如淡淡的月牙,流露出一丝俏皮的气息。
嘴巴小巧玲珑,能言善辩,常常逗得人开怀大笑。
每当他笑起来,脸颊上的酒窝宛如盛开的花朵,更显其可爱迷人。
此男子身材瘦小,却似蕴含着无尽的活力。
他步履轻盈,动作敏捷。
犹如一阵清风拂面,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
他的头发乌黑亮丽,随意地用一根木簪束起,流露出一种洒脱不羁的气质。
他身着一袭宽松的布衣,衣袖随风飘动,颇有几分仙风道骨。
腰间系着一条粗糙的麻绳,简单而质朴。
脚下蹬着一双草鞋,行走间发出“嗒嗒”的声响。
仿佛在演奏着,他那轻松愉悦的心情旋律。
这男子相貌虽略显滑稽,却让人倍感亲切。
他心地善良,机智过人。
能言善道,实乃众人乐于结交之良友。
此人轻移莲步,迈入房门。
行至书案前,深深躬身。
脸上挂着谄媚的笑容,轻声道:
“拜见周大人!”
周晓钟端坐于案后,审视着来者,缓声问道:
“你是何人?”
那人脸上笑容依旧,拱手施礼道:
“在下姓胡,名舟,字道凌,不过是一介穷酸书生罢了。”
周晓钟微微皱眉,又问:
“你来此,所为何事?”
胡道凌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严肃。
他挺直了身子,朗声道:
“在下本是,上京赶考的举子。”
“岂料途中遭遇劫匪,盘缠被洗劫一空。”
“待我抵达京城,考期已过。”
“本欲打道回府,然身无分文。”
“又自觉,无颜返乡。”
“故决心留在京城,期盼来年能再次参加科考。”
“那一日,在路上偶遇当今太子。”
“他正与路人争执不休,我略施小计,成功地帮他解了围。”
“太子感激不已,邀请我入府,奉为上宾。
“然而,自从踏入太子府的那一刻起,我每天目睹的都是,恃强凌弱的场景。”
“我曾试图劝谏,可太子非但不听,反而责令我上街帮忙寻觅美人。”
“尽管心中万般不情愿,但迫于太子的权势,我也只得违心行事,做了一些伤天害理之事!”
周晓钟目光锐利如剑,紧紧地盯着胡道凌,声音低沉地问道:
“你可知道……在商丘菜场……卖菜的周家三口……与太子府有何关联?”
胡道凌双膝跪地,拱手作揖道:
“小人正是,为此事而来!”
周晓钟瞪大双眼,审视着胡道凌,沉声道:
“你先起来,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说清楚,不得有半句隐瞒。”
胡道凌拱手应道:
“是!”
胡道凌站起身来,面色凝重,缓缓说道:
“那日,太子带着侍卫,唤我一同随行。”
“如往常一般,四处游荡,寻觅美人的身影。”
“行至商丘菜场时,偶然瞥见菜摊前,有个朝气蓬勃、阳光明媚的女孩。”
“当晚,太子便下令,领着媒婆和侍卫,挑着丰厚的聘礼,前往那女孩家中。”
“太子信誓旦旦地表示,要明媒正娶,让周家小女做他的小妾。”
“还说待他来年登上皇位,必定册封她为妃。”
“周师傅坚决不肯答应,守在门口,不让任何人进入。”
“周家嫂子,则悄悄带着周家小女,从后门出逃。”
“可他们哪里知道,其实在太子敲门之前,就已派人将小院严密包围。”
“只等他们现身,立刻就有人冲出来。”
“他们一家三口,誓死不从,最终……酿成了这出悲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