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军都统吴初见状,上前拱手道:“都帅,末将以为,当务之急乃是我军需抢在清军之前,越过登封,进驻洛阳。
将战场选定在洛阳与登封之间的轩辕关、嵩山、少室山以及箕山一带。
此处山川险峻,地形复杂,我军可凭借地利之便,步步设防,层层抵抗。
如此一来,既能有效削弱清军的猛烈攻势,又能增强我军的防守优势。
末将之策,乃是以地形为依托,主守辅攻,消耗敌军有生力量。”
吴初话音刚落,向云军都统孙明远也出列接话:“都帅,末将附议吴都统之策。
届时,我军可在前方利用地形优势,死死拖住敌军步伐,同时派遣精锐之师绕道后方,切断其粮草补给线。
将清军困于这崇山峻岭之间,使其威力巨大的红衣大炮无用武之地。
如此这般,慢慢与其周旋,令其进退维谷,陷入僵局,直至将其拖得精疲力竭,不攻自破。
不求速战速决,但求持久拖延,此乃末将之方略。”
周云深知二人所言乃是从战术层面精心谋划的应对良策,心中暗自认可,不住地点头。
此时,许久未曾露面的沁州知州苏崇贤出列禀道:“旅帅,哦不,如今该称您为都帅了。
下官有一计,或许能化解李际遇降清带来的难题。
下官与李际遇麾下的军师陈金斗私交甚笃,可……”
“苏知州,此事稍后你我再私下详谈。”周云微笑着打断了苏崇贤的话,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
汝宁知府李真见状,上前一步禀道:“都帅,受副帅方才所言启发,下官思量能否派人前往南阳府,与刘洪起商议共同抵抗多铎大军之事?
并提出释放他的五弟刘洪礼,以此表明我方合作之诚意。”
周云闻言,眼中一亮,是啊!联络一切可联合的力量,共同抵御清军,此乃一步绝妙好棋!
李岩、苏崇贤、李仲卿、张瑃、乔伯庸、刘良佐、王琦等各地知府知州纷纷出列附议,一时间,众人皆被这股团结抗敌的热情所感染。
周云点头应允,神色庄重地说道:“李知府此计甚妙,当属上策。
当务之急,乃是团结一切可团结之力量,共同对抗清军,哪怕是与南明朝廷,亦可为暂时之盟友。
此事便由副帅全权统管,即刻动身前往各地联络各方势力,共商抗清大计。”
这时,六团长杨彪出列禀道:“都帅,末将提议扩军。
可将各地守备营之兵力,除关键要害之处留守必要人手外,其余全数整编为正兵,协同参与此次对清军的防御作战。”
杨彪此言一出,郭绍等数位将领纷纷出列附议,皆认为此举可增强兵力,提升防御力量。
然而,也有几位文官面露忧色,出言反对。
他们忧心忡忡地表示,当下正值春耕大忙时节,百姓皆忙于田间劳作,此时征兵扩军,恐有竭泽而渔之嫌,影响民生根基。
周云心中暗自权衡,觉得此刻不宜在内部进行大规模军事调动,以免扰乱前期对地方的精心规划。
这也是他为何赞成将战场设定在洛阳登封一带的原因所在。
这场战争,绝非一朝一夕能够结束,他正欲采用孙明远所言的“拖”字诀,与清军打一场持久战。
不过,适当的内部兵力调整亦是必要之举,增加一两个团的兵力,应是较为稳妥之策。
此时,站在队列后方的七团长岳镇邦挺身而出,抱拳道:“都帅,末将有一想法,只是尚不成熟,还望都帅不吝赐教,予以指正。”
周云对这位岳镇邦早有留意,见他主动发言,便鼓励道:“岳团长但说无妨。”
岳镇邦深吸一口气,拱手一礼,神色凝重地说道:“清军此番来势汹汹,其势锐不可当,尤其是那红衣大炮,威力惊人,甚是犀利。
然而,万物皆有其破绽,清军亦不例外。
末将以为,我军不妨在洛阳全力迎战多铎大军之时,另遣一支精锐小队,突袭其要害之地。
攻其必救之处,如此必能起到围魏救赵之效,打乱清军部署,缓解正面战场之压力。”
“哦?”周云目光一凝,追问道:“你所言的清军必救之处,乃是何处?”
岳镇邦微微抬头,目光深邃,一字一顿地吐出两个字:“北京!”
此语一出,仿若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
全场顿时鸦雀无声,众人皆被这大胆的想法惊得目瞪口呆。
良久,一位将领率先回过神来,出列反驳道:“此举万万不可!暂且不论我军能否成功打入北京,单说事后清军恼羞成怒,必将全部注意力集中于我军,如此局面,绝非我军现下所能应对。”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点头,又有好几名官员和将领出列反对,一时间,竟无一人附议岳镇邦的提议。
周云却对这一想法兴趣盎然,不过他并未急于表态赞成,只是神色沉稳地说道:“岳团长既也觉得此计尚不成熟,那便暂且搁置一旁,先集中精力全力应对多铎大军的进攻。待日后时机成熟,再做谋划不迟。”
周云见众人讨论得差不多了,心中已有定夺,便开始有条不紊地调兵遣将。
他下令将郭绍与杨彪的两个团合编为汝云军,郭绍署理都统一职,杨彪署理副都统。
姜云升和贺长风的两个团组成归云军,由周云亲自担任都统,姜云升署理副都统。
岳明轩与岳镇邦的两个团,因主将皆姓岳,故合编为岳云军,岳明轩署理都统,岳镇邦署理副都统,负责防范山东清军突袭归德府。
泽州守备团杨亮与原怀庆府守备团王奇编为十团、十一团,组成泽云军,红娘子署理都统,杨亮署理副都统,增强北路军的实力。
调开云军、归云军、汝云军作为中路军,前出登封,由周云亲自率领,正面迎击清军。
调向云军、泽云军作为北路军,前出怀庆府,暂由孙明远统领,从侧翼牵制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