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向庵看完手中的书信,脑海中胡思乱想。
他知道这是谁送过来的,上次在小矿山上,那人已经递过来一封这样的密信了。
也是在上次,他已经警告过那人,让他不要再来找自己,现在自己跟他们已经不是一条路了!
只是因为心中对武城老兄弟充满愧疚,让他不敢把话说得太绝。
没想到,这次他们又送信过来,不仅没有收敛,还在信中说,想要小关口的粮食和矿石。
这怎么可能?
郭绍对这两样东西有多重视,他比任何人都知道。
刚刚拿下小矿山,他硬是让自己带着田四海他们,在矿上足足待了半个月。
这半个月里,无论小关口发生什么事情,郭绍都没有让他下山过,包括他听说的都尉被陈大全逼得下跪这件事情。
至于粮食,更不用说了。
在招兵练兵期间,贺尔汉的人恨不得住在粮仓里。
这几年他不是没想过武城的事情,想来想去都发现,自己等人太冲动了。
竟然妄图在陈州那片平坦得一望无际的大地上,发动一场能够旷日持久的起义。
现在三年过去了,虽然朝廷力量大幅度衰落,但也不是几个暗中躲避的武城余孽,轻松就能撼动的。
大家只有一起努力,才能推翻这座压在百姓身上,将近三百年的大山。
他这里还在沉思,忽然从外面跑进来一个士兵。
“先生,都尉回来了!”
袁向庵回过神,这才发现,厅外已经是夜晚了。
“哦,好,都尉现在何处?”
“已经到军营了!就是都尉派我来请先生过去的。”
“现在?”袁向庵诧异道。
都尉这个时候赶回来,还这么急着找自己,莫非前方出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好,我知道了,咱们这就走吧,别让都尉等急了!”
袁向庵起身,大步向厅外走去。
绕过影壁,刚出了大门,迎面就见一个俊秀少年正站在门外等着他。
他的脚步一滞,继而又从容迈步向前。
“大郎,你这是……”
他当然认识这是何人,也听军中的老兄弟谈起过,杨家兄弟简直就是都尉的挚爱亲朋。
自从他们来到小关口,都尉就让他们直接住到行军司官署(曾经的李家大院)内,而他自己却情愿去住简陋的营房。
另一个原因就是,贺尔汉临走之前,特意跟他提过某件隐秘的事情。
袁向庵微笑着打量这个俊秀的“少年”,心中的想法却跟贺尔汉所想截然不同。
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他已经明白,这是一个危险的人!
她的才思,她的心性,还有她的出身,都有许多值得考量的地方。
“我听说都尉回来了,我……我想去看看他!”
“哦,对,都尉确实回来了,不过此时他已经在军营里睡下了,你要见他的话,估计要等明天。”
绍信看着袁向庵,眼中的怀疑之意一点都不隐藏。
袁向庵也看着他,脸上的微笑丝毫未减。
绍信感觉他的目光中,竟饱含慈父的温柔,不由羞涩地低下头去,双手不自觉地捏着衣角。
“既……既然如此,那我就不打扰先生了!”
她的声音微微发颤,显然有一种被别人窥见自己内心的忐忑感。
“嗯,去吧!这里虽然不是军营,但平时也有不少军士出入,夜晚还是莫要乱跑的好!”
这种比较平常的叮嘱,别人或许还听不出什么,但她已经确定,自己的真身恐怕已然被袁先生识破。
袁向庵见她还不动,奇怪道:“大郎还有事?”
绍信目光转为坚定,双手抱拳向袁向庵深深拜道:
“先生大才,在咱们行军司里也是手握重权,深受我大哥器重,凡事可得替我大哥多想想,还是不要痞懒怠工的好!”
袁向庵饶有兴致的再次打量这个女孩,眼中精光闪过,意有所指道:
“大郎有心了,都尉身边能有你这样一位才智无双的兄弟,也不知积了多少年的福气,真让人羡慕啊!”
他把“兄弟”二字咬得极重,显然已有警告的成分。
绍信语气郎朗,仍然没有抬头。
“先生过奖了,我们兄弟虽然最近跟大哥见面不多,但总好过某些人一直藏头露尾,深受大哥恩惠却还不知珍惜,总想着自己逍遥自在的强!”
袁向庵见她越说越露骨,也就不逗她了,收起一脸笑意,郑重说道:
“大郎说的话,我都记下了,以后见到都尉,我一定会为你美言几句,你且放宽心,莫急!”
绍信脸上一红,旋即直接跪下,向袁向庵行了一个大礼。
袁向庵急忙闪向一边,口中温和说道:“莫要如此,快快起来,早点回去休息,养好了精神,明天才能见都尉!”
他这话说完,也不再管绍信做何回应,带着几个士兵,打着火把向军营疾驰而去。
绍信从地上站起,拍拍衣服上的泥土,伸手擦了一下额头上的细汗,心中叹息道:“这个袁先生,真是一个厉害的人!”
军营里,郭绍坐在主帐内,身边站着张钝初,下首立着田四海。
“四海,这两天怎么样,还有没有人想加入我行军司?”
他在临走前,专门嘱咐田四海,让他重新把招兵告示贴出来,并表示,只要能招到合格的兵士,一应物资全部管够。
“禀都尉,确实招到一些,不过比之前那次人数少的太多了,经过考核的更是寥寥无几!只怕小关口这里,最多也就只能这样了!”
“唉!是啊,小关口毕竟只是淮州的一个镇,民力不够,奈何呀!”
“都尉,有句话我刚才一直没说,现在我想说了,你不要怪我!
“这是什么话?在咱们行军司,在我的面前,你田四海有什么就说什么,不要有任何顾忌,说吧!”
“那好,都尉,我想说的是,我们为什么不在刚刚攻下的那三个镇里招兵。
他们被几个乡野土财主欺负了那么久,家里能有多少余粮?
我相信,只要咱们竖起招兵的大旗,定然会有不少人投靠咱们!”
郭绍轻轻一叹,苦笑道:“你以为我不想?实话跟你说,不是我不想,是咱们不能啊!”
田四海愣住了,茫然问道:“不能?这是何故?”
“这一说,就说的远了。
首先咱们现在刚刚扩充了近十倍的兵力,老兄弟实打实也不过只有二百左右。
如果不能把咱们行军司的规矩,彻底融入这些新兵,以后难免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不过,这不是主要的。
主要的是,咱们如果大肆招兵的话,肯定会引起桐山营的不满,他们现在实力雄厚,咱们暂时还惹不起!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如果咱们招兵顺利,实力短时间内壮大了,就得尽快拿下唐、淮二州,不然咱们的钱粮根本支撑不住。
缓缓发展,一步一个脚印的来,既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还能大量积累战略物资,等他们发现时,咱们已经形成一股很强的力量了,这叫温水煮青蛙!
所以,你这里非常重要,我们在外征战,吸引他们的注意,你在后面慢慢招兵,悄悄训练,这叫暗度陈仓!
所以,你现在明白我让你留在后方的意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