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贾张氏立即明白阎老抠打的是什么主意,于是忍不住反对道:“我说三爷,不对,现在已经该叫你二爷了,您在这院里是什么样,谁人不知呢?何况,易老师可是我儿子和儿媳的师傅,即便他现在处境艰难,也曾经是轧钢厂的高级技工,您这可不必做表面文章了。
棒梗将来会代替他爸爸孝顺他老人家。
我们一会儿家里开饭的时候我会让棒梗过去请你。”
听了贾张氏的话,易中海惊讶地注视着她,眼前这个态度温和、考虑周到的贾张氏还是当年那个刁蛮强势的贾张氏吗?
实际上,贾张氏的想法很多。
她的孙子已经十四岁了,再过几年就该挑起家中的重担,成长为贾家的男子汉。
经过这些年的观察,她知道三个孩子正是秦淮茹的软肋,利用他们可以轻松牵制住秦淮茹。
更重要的是,没有了易中海的偏袒,自己再如此行事将会为家族招致仇恨。
贾张氏十分清楚,之前针对易中海及其家人的一些事情都巧妙地转移到了易中海和傻柱身上。
虽然贾家一直被人认为是贪财之家,但人们最讨厌的其实是何雨柱那样的笨蛋,而像秦淮茹这种会算计的,往往还能占据人心的一部分。
看着易中海脸上的表情越发难看,他忽然转向旁边一直沉默的陈国庆问:“陈国庆,刚才武队长说的事都是真的吗?”
陈国庆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是问法律规定,那么确实是真的。
不过武队长大概是给王主任留面子,所以才没有直接把你带走,毕竟大妈报了警,按规矩报警的案子必须把所有人带回去调查,即便调解也需要在公安局进行,而不是院子里,由此看来,武队长这次并没有正式立案,否则就算你今天能花钱消灾,也难免要关几天接受警告。”
听到这些解释后,所有人都清楚,在新社会背景下有了《婚姻法》,大家行事都要更小心了。
对刚来的陈国庆而言,他并没有与易中海结怨的理由,并不清楚彼此的具体关系。
至于那些私人的隐情——诸如易中海的不孕不育症——则被其视为不能外泄的秘密。
不过易中海却未料到,陈国庆医术精湛且具有透视全局的能力,并通过修炼玄天宝录已达第三层次,拥有超强感知力。
那些暗算他的手段陈国庆全都看在眼里。
最后易中海只对陈国庆简单说了声:“谢谢你!”
易中海离开中院,径直朝后院走去。
陈国庆见状,明白他是去找聋老太太了。
众人对易中海和聋老太太的关系并不感到意外,毕竟现在易中海已经离婚,前妻也离开了大院,他肯定需要和聋老太太解释一番。
过去,这些事情一直是他前妻负责的,但现在她走了,再也不会回来,那么以后谁来照料聋老太太就成了一个问题。
这件事情在四合院里人尽皆知,陈国庆也清楚这一点,只是他对此并不在意,毕竟刚来到这里不久。
要是有人想算计自己,那就要准备好承担相应的后果。
说到照顾聋老太太的问题,陈国庆觉得这对他而言简直是强人所难。
如果真要让他负担起这份责任,他才不干呢,而且这个聋老太太是五保户,这倒是给了他些许保障。
何雨柱也不以为意,现在的他心里除了秦淮茹就没什么牵挂了。
就算是易中海,在秦淮茹面前也排不上号。
何雨柱心中同情前妻多年来的付出,但她现在也走了,何雨柱知道之前听易中海的话只是看在前妻的情分上。
现在一切都变了样,何雨柱身为后厨人员,易中海已经无法干涉他的事务。
所以何雨柱根本不在意易中海的变化。
贾张氏拉着秦淮茹回到家里,安排孩子小当和槐花出去玩了。
她看着秦淮茹问道:
“淮茹,你决定好了吗?”
秦淮茹并非傻瓜,她当然了解婆婆的心思。
她们俩多年来一直携手应对复杂局面,如果不是二人的智慧,秦淮茹恐怕难以在这里立住脚。
秦淮茹点了点头,“妈,您也听见了,一大爷不仅不能有孩子,还是个八级工,经济条件也不错。
现在房子问题解决好了,他还愿意把三间房子给棒梗住。
这种情况下,他显然是最理想的选择。”
贾张氏也认同地点头道,“这是最好的结果,易中海现在已经没有了影响力,正好是我们可以伸出援手的时候。
凭易中海的本事,将来或许还能重新得势,但如果我们此刻帮忙,他肯定会感恩不尽,到时候好处自然不少。”
秦淮茹也附和道:“妈,我会多做些好饭菜,让一大爷尝尝。”
贾张氏满意地说,“好。”
接着秦淮茹又问:“妈,我们可以直接说让易中海认我们家棒梗作干孙子吗?”
贾张氏若有所思,“现在易中海已经没有了后代,这样的提议倒是可以认真考虑。”
贾张氏满心欢喜,到时候棒梗的事情和房子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秦淮茹表示:“那就好,等会儿吃饭的时候我会把这件事说出来的。
反正最后都是棒梗的事嘛!”
贾张氏应允着点点头……
陈国庆正舒舒服服地坐在躺椅上,听到了贾张氏和秦淮茹的对话。
他心里想着,这俩寡妇还真敢想。
不过这事也轮不到自己插手。
此时他的注意力转向易中海和聋老太太的对话:
“老太太,事情就是这样的,我半辈子攒下来的养老钱,一下子就没了!”
易中海苦着脸诉说。
聋老太太叹了口气:“你说会不会是被人陷害的,而你却正好撞到枪口上了呢?”
易中海仔细考虑了一下,摇了摇头:“不可能,抽奖的事只有欧文知道,甚至连您我都没告诉。
别人都知道我没有孩子,如果真有人早知道了,早就在背后议论了。”
聋老太太仍觉得不对劲:“会不会是前面院子新搬来的那个小子?”
易中海坚决否认:“不会,他才十八岁,刚到咱们院里连人都没认全,怎么会知道我的事?肯定不是他!”
聋老太太想了想易中海的说法:“也许吧,但是那是谁呢?”
易中海无奈地说:“我也搞不清楚到底是谁。
要是知道了,我一定不会放过那个人。”
“是不是只是个巧合呢?”
聋老太太推测道。
易中海也觉得:“可能是巧合,如果不是现在说出来,以前为啥一直不说?还有那个败家婆娘竟然把我一辈子的钱都拿走了!”
看着愤懑的易中海,聋老太太安慰道:“你还年轻,还能赚钱,再说现在的社会,手里有钱也不见得花得了。
现在只能低调一点,让 先过去,我会帮你想办法。
不过,她走了,以后谁给我送饭啊?”
易中海叹了口气:“要是我还是一大爷的话,能组织院子里的人照顾您,可是现在不行了。
晚上我去找柱子吧,我相信他会帮你。”
听此,聋老太太欣慰地点点头。
她现在最指望的就是何雨柱能照顾自己。
毕竟何雨柱做的饭菜确实很合胃口,她年纪大了也没啥其他要求。
易中海不知情的是,如今何雨柱自己吃不饱都成问题了,哪有能力再去照料别人。
更何况秦淮茹已经彻底让何雨柱搬到家里去了,何雨柱根本腾不出时间来。
他现在自己在家里也是挨一顿饱一顿的,若非在厨房工作,恐怕他已经饿坏了。
所以除非有急事,否则何雨水是不可能回来的,他对此清楚得很。
要是自己回来就只能挨饿,在外面还能找到些东西吃。
现在的何雨水最盼望的就是尽快和自己的对象结婚,再也不想回到这个院子里。
他对这里的人完全没有好感,认为大院里的每一个人都心肠恶毒,毫无人性。
为了报复何大清与何雨柱的遗弃行为,何雨水一直在说秦淮茹的好话。
他很清楚,如果说了秦淮茹的坏话,哥哥不但不会给自己饭吃,还可能揍自己一顿。
反正自己也长大了,哥哥爱听什么就听什么吧。
易中海还是指望何雨柱能照顾聋老太太,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把聋老太太托付给何雨柱,老太太即便不被饿死,日子也过得不好。
聋老太太点点头说:
“好吧,你帮我和柱子说一声,不知道那个乖孙还认不认识我!”
要知道,何雨柱已经很久没有来看她了,现在即使来了,又能干什么呢?
何雨柱什么都没有,就算想来也没什么东西可以给她。
当然,这些情况易中海和聋老太太并不知道。
听到这里,易中海顿时不太乐意。
因为,何雨柱一直是易中海心目中首要的养老人选。
不去看望老人怎么行?易中海说:
“我一会儿去和柱子聊聊。”
聋老太太回答道:
“这个事情先不要着急,等一阵子再说。
关于前院新来的年轻人,你也别急,毕竟你现在不再是他们眼中的大爷了。
而且你的所作所为大家都不太认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