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她怎么这么慌张
钱家老大心有余悸的样子,让人看着有些同情。
人吓人,吓死人。
这道理,王建设懂。
得亏钱家老大胆子大,换个胆小的人,估摸着人都被拉到了火葬场。
王建设将路上打好的腹稿,跟钱家老大讲了一遍。
刚才在厕所跟前,与一众群众说过的那些言词,诸如‘不要多想,你不是撞鬼,是敌特在搞破坏,好好养身体’之类的叮嘱。
随着粪坑内清腾出敌特武器和通信电台,钱家老大身上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刹那间被击碎。
跟鬼怪比起来,敌特搞破坏更容易被接受一点。毕竟是人,能对付得了。
精气神肉眼可见的恢复了不少。
王建设见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起身离开,出了钱家,还将之前跟钱家老大说过的话,专门朝着院内的街坊们重复了一遍。
“大家别再胡思乱想,敌特害怕了,把武器和通信器材丢在了粪坑中,谁有线索,第一时间通知派出所。”
“王主任,我们晓得要怎么做。”
“不瞒您王主任,咱不怕敌特,咱对鬼怪这东西,真心虚的厉害。”
“还是那句话,有线索,汇报。”
不厌其烦叮嘱着街坊们的王建设,带着小李办事员,走出了99号大院。
路上遇到了查案找线索的杨继光。
各自笑了笑。
有些事情,不需要明说。
王建设是来做街道主任应该做的安抚工作。
杨继光是来对钱家老大进行惯例性的询问。
涉及到敌特,肯定不能大意,问一些当时的场景,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些细节,继而顺藤摸瓜的将对方一网打尽。
......
返回街道办的路上,王建设的脑海中,突然想起了那个跟秦淮茹异父异母的妹妹秦凤茹,也没多想,顺着左侧的方向拐了一下,拐进了62号大院。
小李办事员紧跟在王建设的屁股后面。
王建设突然想就刘老歪、刘小歪、秦凤茹、秦凤茹他娘这几个人,进来实地走访一下。
刘家人是最近这段时间,从别的大院新搬过来的住户。
这件事还惊动了街道办负责房屋租赁的办事员,两家人的换房操作方式,跟王建设拆分养老团的方式大同小异。
刘家人找到了62号大院内的某一户住户,以欠钱加额外补助的方式,就双方的房子进行了互换。
王建设记得很清楚,对外打出的旗号,是为了更好的照顾生病的岳母。
首善孝当先,万恶淫为首。
孝,这就是根本。
街道办考虑到刘家的实际情况,在这件事上给予了某些便利性的倾向。
十二三个不同年纪的娘们,围坐在中院,嘴里说着东家长西家短的闲言碎语,手中或做鞋、或补裤子、或织毛衣之类的针线活。
一个五官长得不是很漂亮,但贵在耐看的二十出头的年轻妇人,坐在了后世极有名的c位,手里抓着一副半成品的写着劳动最光荣的绣字鞋垫。
这就是刘小歪的媳妇秦凤茹。
王建设在意的却不是她,而是她娘,那个经王建设办理挂靠手续的妇人。
做针线活的现场,好像并没有这位妇人。
“大家都忙着呢?”
王建设朝着那些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的婆娘们招呼了一句。
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妇人们,一副被吓到的模样,一位四十出头的妇人,一度上演了后翻跟头且从小板凳上摔下来的名场面。
“您没事吧。”
王建设一个健步,凑到对方跟前,伸出手,准备把这位摔在地上的妇人拽起来。
跟在王建设屁股后面的小李,自然要首奋当先,他抢先一步,将这位妇人从地上拽了起来。
王建设没吱声,小李这段时间的眼力劲渐长,很不错。
唯一不好的一点,是将闫阜贵的账本当宝典的锁在了抽屉内,时不时的看一看,就连王建设这个街道主任看账本,也得经过小李的同意。
深怕王建设据为己有。
“王主任,您来了。”被小李拽起来的妇人,跟王建设打着招呼,“我没事。”
手指了指跟前的小马扎。
“您坐。”
她自己找了一块砖头,坐在了砖头上。
王建设没推辞,坐在了妇人让出来的凳子上。
随时随坐这方面,小李有先天性的优势,见地上有一截婴儿拳头粗细不到一尺长的木棍,他把自己的屁股坐在了木棍上面。
看的王建设有些心惊胆战,上一次小李就是这么坐的。
“王主任,你这是刚从99号大院出来?”
有妇人首先开了口。
正愁寻不到话题的王建设,便也借坡下驴,顺着对方的话茬子,回应了起来。
“对对对,我刚去99号大院看了钱家老大。”
妇人的问话,也就是询问钱家老大的事情,王建设明确给出自己去看钱家老大的回答。
周围街坊们的脸色,都有些僵硬。她们有些人已经把钱家老大看做了死人,贾张氏就是前车之鉴呀。
王建设是王建设,王红梅是王红梅。
“王主任,咱街道办就这么过去了?”
“哎!”王建设故意叹息了一声,“哪能过去呀,杨所长正在排查线索,我还是刚才那句话,谁知道这里面的门道,赶紧找杨所长汇报,心里有顾忌,可以找我们街道办。”
“王主任,我们有线索,肯定会第一时间汇报给您。”有街坊拍着胸脯进行着表态,随后口风一转的问起了王建设来大院的原因,“王主任,您这次来我们大院,是不是还有别的事情?”
“来做走访工作,听听大家伙的需求,看看我们街道办有什么地方可以帮到大家。”王建设笑哈哈的回道:“这也是我们街道办的工作。”
一听王建设这么说,在场的老娘们都各自拉开了她们的话匣子,各说各家的苦。
“我们家的孩子,今年二月份就跟人谈了对象,到了婚嫁抡娶的地步,就因为这......”
有人说自家孩子年纪到了,娶不上媳妇。有人说自家的孩子学习不好,找工作还没探到年纪,跟人学手艺,又有方方面面的避讳。有人说自家的房子如何如何,要怎么怎么。有人说自家婆婆或者公公怎么怎么。
王建设很认真的用笔进行着记录,大家伙提出的那些问题,他都一一的记录在了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
能不能做到,能不能帮街坊们解决这些问题,对王建设来说,并不重要。
重要的事情,是态度要好,要展现出一种为街坊们服务的态度,用一句后世之语来描述,就是纯粹装样子。
挥挥洒洒记录了整整一页。
王建设大致归纳了一下。
这些问题,无一例外,都指向了物资,也就是粮食不够吃。
物资匮乏的年月,大家都在盘算着自己的定量,女方是想把女方的定量留在自家,让女方去男方家里吃,男方家里则是想把女方和女方的定量一块带过来,双方僵在了粮食上。
还有这个彩礼钱,女方家里不要钱,要粮食,白面也行,棒子面亦可。
后面娃子跟师傅学手艺及公公婆婆与儿媳妇闹矛盾的事情,也都跟粮食有关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王建设也只能用话暂时敷衍这些人,昨天刚刚接到了上级的最新指示,这个月的定量,又被削减了两斤。
在原先每个人每个月的定量上面,减了两斤。
正愁这件事怎么跟街坊们讲。
“全国上下那个地方不缺物资,咱也就是占了京城的优势,上级的文件,我们街道办昨天刚接到最新的指示,这个月在原先的基础上,又消减了两斤,领导也在积极的想办法,我相信咱一定可以战胜这些困难......”
套路话夹着消减定量的事实,半真半假的说给了街坊们,不等街坊们给出回应,王建设紧跟着说出了自己的本来目的。
“咱先说到这块,街坊们的事情,我们街道办尽力去解决,请街坊们等着我们街道办胜利的消息。”
视线落在了绣鞋垫的秦凤茹的身上。
见王建设看着自己,秦凤茹笑了一下。
落在王建设的眼中,很不得劲,不是说秦凤茹如何如何,他怎么怎么,就是不喜欢秦凤茹这种虚假的笑。
秦凤茹的笑,在别人看来,有些和蔼可亲的意味,但是落在穿越者王建设的眼中,却不是那么一回事。
假。
这就是根本。
秦凤茹就仿佛知道王建设会在什么时间看她,当王建设目光投在秦凤茹身上的时候,秦凤茹会下意识的做出笑对的反应。
《士兵突击》电视剧中,伍六一认为成才有些聪明过了头,怀揣几种卖价不同的烟就是证据,伍六一注视成才的时候,成才总能在第一时间察觉到伍六一的关注,针对性的做出卖力性质的表演。
王建设现在面对秦凤茹,就是这么一种想法,就仿佛秦凤茹提前预判到了王建设会把目光落在她身上那样。
“秦凤茹。”王建设正色说道:“你妈在家吗?”
“王主任,在家呢。”秦凤茹稍微带着几分慌张之色,“我妈昨天感冒了,今天早晨那会儿,吃了些药,我看看我妈醒来了没有。”
一方面给出了解释,为什么她妈没有出来晒太阳,另一方面是阻挡了王建设现在就跟着进去的步伐。
醒来来三个字,看你怎么去理解,穿着衣服,也是睡觉,脱了衣服同样也是在睡觉。
王建设没吱声,目视着秦凤茹着急忙慌进入东侧厢房的背影,看着被秦凤茹丢在座位上的绣字鞋垫。
这么慌张?
东侧厢房一共五间房子,刘老歪住一间,秦凤茹她娘睡一间,刘小歪和秦凤茹两口子睡一间,剩余的两间,是一户姓刘的人家在住。
秦凤茹他娘睡得那间屋子,窗帘都没有拉开,屋门关得很严实。
趁着秦凤茹不在现场的机会,周围的街坊们都夸赞起了秦凤茹。
“王主任,秦凤茹这姑娘不错,搬到我们大院也就十几天的时间,手脚勤快,干活麻利,有礼貌,是我们大院的李秀芝。”
李秀芝可是好媳妇的代名词。
都用跟李秀芝不相上下这种的词汇,来描述和夸赞自家或者别家的儿媳妇。
就如武力值方面,总喜欢用能打几个许大茂来描述。你打一个许大茂,我能打两个许大茂,我比你厉害。
“这姑娘孝顺,她妈身体多病,老话说的好,久病床前无孝子,端屎端尿,一两天能行,时间长了,都烦躁。”
死了的聋老太太和被阉割成太监的易中海两人。
被拖出来鞭尸。
“就如95号大院的易中海和聋老太太,王主任没来当主任前,我们这些人都听过两人的名头,说易中海两口子如何照顾孤苦无依的聋老太太,又说孤苦无依的聋老太太如何把易中海两口子当亲儿子和当亲儿媳妇。”
讲到这块的妇人,嘴里冷哼了一声。
一口唾沫吐在了地上。
“呸,什么东西,就是驴粪蛋子表面光滑,易中海半死不活那会儿,聋老太太就给易中海洗了两天的屎尿裤衩子,不耐烦了,前面用猴皮筋扎住,后面塞了暖水瓶的盖子,说是要从根上解决问题。”
“我知道这件事,易中海活生生受了大罪,暖水瓶塞子,想想都头皮发麻,秦凤茹却照顾他妈到现在,嫁人都带着他妈,孝顺孩子啊。”
“好孩子。”
“要不然我们王主任也不能给秦凤茹她娘办理挂靠手续呀。”
小李还借着机会,拍了拍王建设的马屁。
“王主任,秦淮茹跟秦凤茹是不是亲姐妹?”
“应该不是。”王建设道:“听说离的很远,不是一个大队的人。”
秦凤茹推开屋门,朝着王建设走来,到了王建设的跟前,说道:“王主任,我妈起来了。”
王建设与小李两人,一前一后的朝着东侧厢房走去。
秦凤茹路上还说着歉意的话。
“王主任,我妈多病,家里有些味,您千万别介意。”
到了门口。
喊了一声。
“妈,王主任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