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唐朝站出来出了个主意。他建议等村合作社日后盈利了,可以从中拿出百分之五来当作村里的日常备用资金,以备不时之需;
另外再拿出百分之五设立成村奖学金,专门奖励村里那些读书特别厉害和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剩下的百分之五呢,则用来补贴村医馆的日常开销。当然这个村医务室唐朝要求是不能赢利的,本村的人只收大家一个成本钱!其它村的上浮百分之二十!
“啥,上浮百分之二十!这么黑心!”
你们是没见识后世那些黑心医院!未来网上有句话:生不起(生小孩的成本太高)、养不起(养小孩的成本太高)、住不起(房子太贵了)、病不起(看医生太贵)、死不起(墓地太贵)!
至于村医馆没有医生这件事儿,唐朝也想到了解决办法——让全村找找有没有合适的年轻人,送去县里学习一年。刚好顺便学一些兽医知识!当然找医院学习的事只能唐朝去托人找关系!
听到这儿,您可能心里犯嘀咕了:“啥?学一年就能行医看病啦?”
嘿,您还别不信,在这个时代啊,哪怕只是去正规医院扎扎实实学习一年,那可比那些农村的所谓赤脚医生强太多太多啦!
话说为了办这个村合作社,就必须找几个兼职的人,于是唐朝直接在村里招人,一个月工资60块!打米打面的招两人兼职喂鸡!小卖铺和村医务室招聘两人!
其中小卖铺的兼职四个店铺的财务!而村医兼职村兽医!不过所有人都要求必须认识字,而村医唐朝更是要求至少有初中文化水平、还必须是老实本分的人!
“60块?这么少?”有人也许会说,
但这还真不少,平时这些人还可以回家务农!只是兼职!只是唐朝特意要求村医必须是那种老实本分的人,工资唐朝还特意提高了十块!
因此,当整个村庄的居民得知村里所创办的这个合作社居然会给应聘成功的人员发放工资时,刹那间,全村陷入了一片狂热之中!人们仿佛被点燃的火焰一般,纷纷涌向村长家,试图通过各种方式走后门谋求这份工作机会。
聪明机智的唐朝早已预见到这种麻烦情况,并提前告知村长张因民让他自行应对这些麻烦事。对于唐朝来说,他只关注最终的结果如何。
果不其然,到了第二天下午,备受村民困扰、头痛欲裂的张村长果断决定召集全体村民召开一次会议,以便当场公开选举合适的人选,从而避免众人继续一窝蜂地涌到他家中走后门。
不得不说,当唐朝听闻张村长采取这样明智的解决办法后,心中不禁对他生出几分钦佩之情。
就在当天下午,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和民主投票,最终成功选出了三个人:马正九、张小花以及王超。其中,马正九和王超理所当然地被安排到打米房工作;
至于张小花,则由于她是村长的表妹这层特殊关系,顺理成章地在负责村中的小卖铺工作。
之所以选中这三人,原因其实非常简单——放眼整个村子,目前文化程度最高的也就只有他们三个而已,而且无一例外都是小学毕业生。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三位幸运儿年龄相仿,均处于二十出头的青春年华。
有人不禁好奇地问道:“为什么这里只有三个人呢?咱们不是计划要招募四个人吗?”
唉,您们是不知道啊,这个时代整个村子如今都找不到初中毕业以上学历水平的人!
不过这时,又有人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插话道:“不对呀,好像村长家的儿子张龙强就是初中毕业吧?”
这话一出口,立刻引起一阵小小的骚动。然而很快就有人反驳说:“那可不行,人家张龙强现在可是有着一份正儿八经的工作呢,哪能来干咱这份活呀!”
这个时代在咱们农村里,能够顺顺利利读完小学的,那就已经算是高文化程度咯!
这时几个大聪明,不甘心地补充道:“虽然初中毕业生难找,但是目前咱们村里正在读初中的孩子倒也还有那么几个,只是他们都还没有毕业呢。”
听闻此言,人群中开始传来阵阵议论声。有的家长甚至打起了让自家孩子辍学回来上班的主意,毕竟这样的工作机会实在难得。
眼看着局面变得越来越混乱,张村长赶紧大声喊道:“停停停!先别吵了!我在这里郑重声明,这次招工必须要求年龄在十八岁以上才行,否则一概不予考虑!”
他的这句话犹如一道惊雷,瞬间将那些躁动不安的心镇住了。刚才还喧闹无比的现场,一下子安静得连根针掉地上都能听见。
正当大家为此事而纠结不已的时候,只见村里李二柱的老婆李婶犹豫再三之后,慢慢地举起手来说道:“村长,我家闺女李会文最近相了个亲,她那个相亲对象您看行不行啊?他们准备开年就结婚了!”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集中到了李婶身上。
结果李婶儿刚说完,大礼堂的其它村民就开始反对了。村民甲:“村自己办的合作社,肯定得优化考虑我们自己村的人嘛,怎么能让其它村的人来捡便宜呢。”
“就是!就是!”
“张村长啊,我觉得咱们是不是可以适当把要求放宽松一些呢?毕竟村医这个岗位要求真不算太高。平时看病的人也少!这么好的一份工作,如果让外人给抢去了,那可真是太可惜了,这不是白白便宜了别人吗?咱村里自个儿人能胜任,干嘛非得找外面的呀!”村民乙一脸认真地说道。
此时,众人正围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关于村医招聘的事情。站在一旁的李会文听到大家的议论后,不禁脸色泛红,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轻轻扯了扯自己父母的衣角,似乎想要阻止他们继续往下说。
然而,李婶儿却完全没有理会女儿的暗示,反而转头对着身旁的李会文说道:“闺女啊,你之前不是跟我说过,那个民生刚在卫校学习了整整两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