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聂不离那出神入化剑术震撼的嬴政,瞬间燃起了拜师盖聂的熊熊烈火般的强烈欲望。
然而,尽管盖聂拥有如此绝世武功,但他终究还是属于江湖游侠的范畴。
这类人物向来行踪飘忽不定就连与盖聂关系匪浅的聂不离,此刻也全然不知他如今究竟身在何方。
无奈之下,嬴政只得下达命令,让分布于秦国以及其他六国的探子们,务必多加留意并收集有关盖聂的一切消息。
待处理完这件事情之后,江川终于可以将精力集中到自己筹划已久的培养人才计划之上了。
就在这一日,江川迈着沉稳而坚定的步伐,踏入了一间经过精心布置的宽敞教室之中。
只见台下早已坐满了来自工尉府的众多能工巧匠,他们一个个正襟危坐,按照既定的座次整齐地排列着,安静地等待着江川这位工尉大人的驾临。
江川放眼望去,整个教室里人头攒动、座无虚席,这般热闹景象令他不禁暗自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一下自己略微有些紧张的心情。
稍作调整后,他稳步走上讲台,目光缓缓扫过在场众人,随后缓缓说道:
“今日将诸位召集于此,并非是要给各位安排繁重的事务……”
说到此处,他稍稍停顿片刻,接着提高音量大声宣布道:“而是由我亲自,为大家传授知识技艺!”
听到江川的话,台下众人都纷纷议论了起来,大家都是浸淫多年的能工巧匠,今天一个束发之年的小伙子扬言要给自己上课,都感觉到有点稀奇。
“哈哈,想必在场的诸位或许都会这般认为,自个儿已然在此道之中沉浸多年,一个毛头小子又能够传授给我等何物呢?”
只见江川面带一抹淡淡的笑容,缓声说道。
“正如同诸君所想,今日我欲教授于大家的并非某种特定的工作之法,亦非教导诸君某项工艺技巧。我所要传授给各位的乃是一门名为‘数学’的学问!”
江川的话语刚落,人群之中便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
这时,一名看起来颇为年轻的工匠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开口问道:
“敢问大人,这所谓的数学究竟是什么呢?”
听到这名工匠的发问,江川微微颔首,表示赞许,然后回应道:
“嗯,这个问题提得甚妙!所谓数学,其实就是关于数字相互之间关系的一门学问。不知诸位平日在制作铁器或者木器之时,可曾留意到数字彼此间存在着何种关联?”
话音未落,那名提问的工匠略作思索后,紧接着回答道:
“大人所言是否便是那九九乘法表?”
江川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之色,点头应道:
“不错,正是此九九表。想来在座的各位对于这九九表应当都不陌生吧,说不定有些人早已将其熟记于心、倒背如流了。”
“《周髀》中就有记载周公曾与商高谈论过类似勾三、弦四、股五的言论,这证明先贤在很早的时间就注意到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学问!”
“本大人今天要教给大家的不是之乎者也的论述,我今天就是要教大家一种简单的数字表示方法”
说罢江川转头在黑板之上写下了0、1、2、3.....19,然后转头看向台下的众人,微笑着开口道:
“我知道大多数人对这些字符很好奇,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解释一下,这就是一种便捷的数字表示符号”
“这个表示的是零”
“这个是壹”
......
“其中数字的顺序排列也很重要!”
“这代表的是十位数”
“这是百位”
......
“对于不是整数的数字,也就是1之后的数字,我们加个.表示这是小数位数字”
“小数位数字的顺序就完全相反,越靠后代表越小”
“这代表的是十分位”
“这是百分位”
......
随着江川讲述的越来越深入,台下原本面露轻视之色的众人,此刻皆已神情肃穆,纷纷拿起纸笔,全神贯注地记录着他所说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
身为这个时代对数字最具敏感性的一群人,就在江川刚开始讲解的时候,他们便敏锐地察觉到,那些看似怪异的符号背后所蕴含的精妙之处以及其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不仅会改变他们自己的工作方式,甚至还将对未来世世代代的人们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详细阐述完有关数位的知识之后,略感口渴的江川稍稍停歇下来,端起水杯轻抿一口水润了润嗓子,随后又做了一个短暂的停顿。
紧接着,他面带微笑,目光温和地扫视过在场的众人,缓声说道:
“好啦,以上便是我今日想要为诸位讲授的第一课,主题正是‘数字与数位’!不知各位对此是否还有什么疑惑或是未能理解的地方呢?若是有的话,现在尽可以向我发问。”
话音刚落,只见一名先前曾提出问题的年轻工匠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满脸兴奋地高声问道:
“大人,您今日所传授的这种符号着实太过便利了,于我们而言可谓是受益无穷啊!只是尚不晓得咱们应当如何去称呼它们呢?难道就直接称作‘数字’吗?”
江川闻言,微笑道:“这个本大人还没想好,大家觉得怎么称呼它合适?”
“我觉得应该叫符数,毕竟是符号!”
“我觉得秦数更合适,它是从我们秦国诞生的!”
“我觉得应该叫工数,咱们工匠的数!”
“愚见,这个数字岂止工匠能用,依我看人人都可以用,符数更有利于向外推广”
“秦数更能说明它的诞生地,古来皆如此”
“我觉得秦数更合适”
“我也觉得依古制,秦数!”
“赞成!”
......
江川看到争论的众人差不多形成了一致的意见,便轻声开口道:
“既然大家都觉得叫它秦数比较好,那我们以后就叫它秦数,以后上课就是数课了,哈哈~”
.......
阿拉伯数字和秦数几乎诞生于同一时代,史学家对于现代数字的诞生地一直争论不休,但是现在主流的观点认为,秦数的知识结构更为完善,数学发展更为先进,故现代数字的诞生地应为公元前2世纪左右的秦朝——《数学发展史》,苏家若,帝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