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十八天激烈拼杀,明斯克战役终于落下帷幕。大明王朝派驻战场的观察员们,马不停蹄地将这场战争的珍贵影像资料火速传回京城。这些资料,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在明军装甲部队指挥官们中激起千层浪。
“好家伙!短短十八天就拿下了明斯克战役,还俘虏了三十二万苏军,缴获坦克竟有三四千辆之多,这战果,简直绝了!”第三装甲集团军司令郑山炮瞪大了眼睛,满脸惊叹,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德军才伤亡不到一万二千人,啧啧啧,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第二装甲集团军司令彭泽涛眼中满是羡慕,语气中透着深深的不可思议。
“唉,不得不说,古德里安和霍特将军堪称当世名将,他们对闪电战的理解与运用,实在是无人能及啊。只是可惜了巴甫洛夫大将,这次恐怕是在劫难逃咯,约瑟夫肯定得拿他开刀。”时任装甲部队训练总监的李过将军微微摇头,满脸惋惜。“才 44 岁呀,正值大好年华,就这么折在了这场战争里。”说完,李过将军重重地叹了口气,眼神中满是遗憾。
“不过,他就算是被约瑟夫弄死,也不算冤枉。俄西方面军足足 67 万人,三四千辆坦克, 门火炮,还有 2000 架飞机,就被他打得一败涂地,这么多精良装备,全便宜了德国人。”一位指挥官忍不住接话道。
“对了,林虎将军,你对古德里安将军比较了解,依你看,中央集团军群下一步的作战目标会是哪里?”李过将军转头看向林虎将军,询问道。
“这个嘛,据我所知,古德里安那可是个十足的战争狂人,他一定会不顾一切,迅速挥师插向斯摩棱斯克方向。而霍特将军也一定会配合古德里安将军,在那里与他会师。照此情形,估计苏军又得遭受一场重创了。”林虎将军自信满满,颇有把握地说道。
果不其然,就在明斯克战役结束的第二天,也就是 7 月 10 日,以古德里安为统帅的第 3 装甲集群和以霍特将军为首的第 2 装甲集群主力,如两把锋利的钢刀,向着斯摩棱斯克方向迅猛实施钳形攻势。
古德里安和霍特,这两位装甲兵领域的王者,凭借着对闪电战战术的深刻理解与精妙运用,再次为后人演绎了一场堪称精妙绝伦的钳形攻势。战场上,装甲集群如钢铁洪流般高速穿插,相互配合,势不可挡。
这场战役持续了整整 62 天,德军再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战果。他们又俘虏苏军官兵约 45 万余人,击毁和缴获坦克约 3600 辆、火炮 4800 余门,一路向东强势推进约 200 公里。
然而,就在斯摩棱斯克战役期间,一件足以震惊世界的大事悄然浮出水面,这件事让苏俄声名狼藉,臭名远扬,也使得波兰人彻底倒向了德国的怀抱。
这个事件,便是苏俄制造的卡廷森林惨案,而它被朱由检特意选在苏德大战的这个敏感时间点揭露了出来。原来,朱由检早已掌握了苏俄强力内务部门的诸多黑材料,一直隐忍不发,就等着这个绝佳时机,好让苏俄出丑,让约瑟夫颜面扫地,给他来个下马威。
自巴巴罗萨计划启动的那一天起,影密卫与海德里希领导的德国情报部门便紧密合作,精心安排人手秘密潜入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集群,一同朝着斯摩棱斯克进发。
当古德里安的部队成功占领斯摩棱斯克的第一天,影密卫和德国情报人员便迫不及待地直扑卡廷森林。他们依据秘密文件所提供的精确方位和地址,展开了紧张而有序的挖掘工作。
经过一整天争分夺秒的辛苦挖掘,终于,在森林的诸多隐秘之处,陆续挖出大量尸体。仔细辨认后发现,这些高度腐烂的尸体大多身着波兰军官的服装,从这一点便能初步判断他们的身份。而在其余尸体身上,还发现了钢笔、眼镜以及日记等物品,种种迹象表明,这些死者是波兰的高级知识分子。
影密卫负责人方正德敏锐地意识到此事的重大影响,当机立断,立即邀请英美记者以及波兰各界人士前来参观。
当这些记者踏入那片阴森的森林,看到巨大的葬坑中,上千具高度腐烂的尸体层层叠压在一起,散发着尸臭,场面令人触目惊心。尸体身上那破旧却仍能辨认的制服,清晰地表明他们曾是波兰军官。从尸体上小心翼翼取出的信件、日记等材料,上面标注的日期大多为 1940 年或更早。而且,军装和军靴保存相对完好,种种细节都说明这些军人是在被俘不久后便惨遭杀害。
记者们纷纷举起手中的相机,闪光灯不停闪烁,拍摄下大量照片。这些照片,如同插上翅膀一般,迅速通过各自背后的媒体和报纸,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一时间,整个世界都为之震动,舆论哗然。
波兰人更是惊愕不已,他们虽深知俄国人手段狠辣,但万万没想到,他们竟能做出如此令人发指的恶行,其残忍程度已远远超出了想象。
为了查明真相,波兰方面迅速邀请大批专业人员和经验丰富的法医赶赴现场进行鉴定。通过对头发、头骨等身体特征,以及身上携带的证件、信件、日记等物品的详细比对与分析,最终证实这些死者皆是波兰的社会精英,却都被苏俄军队残忍地杀害。
消息传到波兰华沙,波兰的上层社会愤怒了,这些人都是波兰的社会精英,是未来波兰社会的前途与希望,如今他们全部死在苏俄内务部的手里,身负国仇家恨的波兰人的情绪彻底爆发了,华沙街头出现几十万人的抗议苏俄暴行的大规模示威和游行,而且一波胜过一波。
波兰流亡政府更是愤慨不已,立即向苏联发出严正要求,希望苏联方面能给出一个公平公正的说法,并强烈要求对卡廷惨案展开独立调查。然而,约瑟夫却严词拒绝了波兰的合理诉求,不仅如此,还指责波兰流亡政府无理取闹,寻衅滋事。波兰方面忍无可忍,毅然决然地与苏联断绝了外交关系。
在这个关键时刻,大明王朝和德国的媒体仿佛听到了冲锋的号角,全力开动宣传机器,大肆宣扬苏俄内务部制造了卡廷森林惨案这一事实。一时间,苏俄在全世界面前颜面尽失,沦为众矢之的。
面对铺天盖地的指责,苏俄却坚决否认罪行,狡辩称波兰战俘是在德军入侵后落入德军手中,是被德军残忍杀害。为了自圆其说,约瑟夫甚至命人成立“德国法西斯侵略者在卡廷森林枪杀被俘波兰军人事件确认和调查特别委员会”,组织所谓的“反调查”。他们还特意邀请西方记者参观,编造谎言称波兰军人尸体是德国人在 1941 年夏末秋初枪杀后掩埋的。
而且,苏俄为了将祸水东引,当初枪毙这些人时,就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嫁祸手段。他们使用了德国制造的子弹,采用德国的枪毙方式,从后脑击毙受害者,试图营造出德军行凶的假象。
这一番操作下来,舆论的风向开始悄然转变,压力一下子来到了德国这边。事情的真相变得愈发扑朔迷离,让人难以分辨。
于是,此事越闹越大,最终闹到了国际法庭和国际红十字会。美英政府高层通过情报部门获取的信息,其实早已断定惨案是苏联所为。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他们选择对苏俄的罪行进行掩盖。洛大福、丘吉尔等人纷纷出面,极力阻止国际法庭的介入,阻拦国际红十字会等组织的调查行动。他们妄图将这场屠杀与德国联系起来,从而抹黑德国人,混淆视听。
不过,这一切都早在朱由检的掌控之中。朱由检和希特勒之所以没有立即将秘密文件公之于众,就是想让事态再发展一会儿,让约瑟夫和他领导的苏俄再多表演一番,好让世人能更加清楚地看清约瑟夫的真实面目,看清苏俄隐藏在伪装下的丑恶行径。
朱由检将在合适的时机,把这一切公之于众,让约瑟夫这批人从此永远的钉在耻辱柱上,接受万人唾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