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远处看,草原、寺人、男人、虎头、牢笼,多么一幅荒诞又和谐的画面。
离栾弯腰,拿起地上沾满血腥的衣物,丢入一旁刚刚燃起的火堆。
不远处,三个青铜大鼎排列整齐,最左边的大鼎有些发黑,它底下的柴火刚刚烧完,寺人们将鼎沸的热水舀入备好的浴桶中,直到冷热适宜为止。
中间的鼎火势正旺,天子沐浴,涤尽恶气,热水还是要管够的。
几名仕女过来服侍,寺人们忙完后便向外退去。
胡亥任由仕女们上手摆弄,转头对准备脚底抹油的离栾道:“怎么这时候这么蠢呢?让那个女人过来服侍。”
皇帝指了指停在一旁的几辆马车,离栾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奴婢该死,竟不能及时领会陛下圣意。”
胡亥摇头失笑,这个离栾想必是有某种意义上的“盟友”了,不想别的女人插进来分走圣眷。
为此,居然敢睁眼说瞎话,自己出宫来带那个女人干嘛,让她看戏吗?杀老虎给她取乐?
就算她是褒姒,寡人也不是周幽王。
女人坐在马车内,端坐着,她的侍女没有在身边,独自一人。
娜仁很久没这么正式的表现过了,特别是一个人的时候,她本可以放肆一些,例如伸伸懒腰,舒展下优美的身体。
可总觉得有无数双眼睛在看着她、告诫她:君子慎独,女子也当慎独。
这与她的习惯严重相悖,她有种水土不服的感觉,草原除了祭天会盟,基本没有太强的礼仪要求,前两者与自己这个女人又没什么关系。
她开心散漫惯了,勉强有的严肃,也是因为自己是长女,要有姐姐的威严,学着娘的样子装出来的罢。
现在,她也要成为“部族首领”的女人了,还好,秦人的阏氏不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自己不用服侍很多人。
但听说有殉葬制,哎呀,怎么办啊。
眉生青柳淡淡春,舟落他乡点点愁。
她以为自己心态已经够稳定了,她还曾经数落巴尔,让他摆正心态,可现在,当那个男人派人将自己从邸舍拉出来时,她的心还是不争气的乱了。
倒不是因为爱,只是源于对未来的迷茫。
“笃笃。”
离栾敲了敲马车的边框,女人从思绪中惊醒,有些小心的开口问道:“谁。”
“夫人,陛下需要沐浴,点名要您服侍,劳烦夫人了。”离栾没有回复,直入主题。
娜仁紧张的捋了捋碎发,将不自然生成的口津咽下,“我知道了,等我整理一下。”
“好的,请夫人尽快,奴婢等您。”离栾平淡的声音中带着不容拒绝的压迫,逼向她。
其实哪有什么可以整理的?她不过是想调整一下心情。
少顷,她便在几名威崇殿仕女的陪同下,来到了木桶附近。
她抬眼看去,皇帝已经脱完了衣物,大半身躯没入浴桶,只留下那如瀑的黑发,披散在外,背对着她。
在她磨蹭的这段时间,皇帝都换了一遍水,洗差不多了。
看到她过来了,正在给皇帝揉捏胳膊的两个仕女便加重了一点力气,提醒皇帝。
离栾也道:“陛下,夫人到了。”
“嗯。”皇帝从喉咙眼哼出一声慵懒的答复,离栾和仅剩的寺人便退下了。
皇帝抬抬手指,示意仕女们也离开,娜仁稍稍犹豫,走向皇帝,来到木桶的侧面,让皇帝能够看见她。
“不错嘛,换了服饰,涂了妆彩,你还是有心的。”胡亥看着一身秦国妇人模样的娜仁,轻笑道。
娜仁死死的盯着木桶边缘,因为紧张,她甚至没有回话。
胡亥见女人不理他,反而觉得蛮有意思,但他不想洗更久了,于是,他说道:“进来。”
女人抿抿嘴,点点头,宽衣解带。
四周的仕女支起白色的帷帐,以做遮掩。
天高云淡,男女纠缠在一起,水花四溅。
……
翌日,娜仁陪伴在皇帝身边,看他处理政务,两人已经没有那么生疏了。
“呐,放到那个盘子里。”胡亥将奏折递给娜仁,委托她帮忙搭把手。
“哦。”女人放下书籍,她正在学习秦国的字体——小篆体。
(因为双方居住地临近,合理设定为娜仁能听懂大部分秦朝语言,只是说不太准确)
昨日,以天为被以地为床折腾了一通后,胡亥也怕冬日把女人冻出个好歹,影响了外交就不妙了。
还是学一学高王,怜惜一点吧。
他将女人带回宫内,当晚依旧住在一起,并将其封为良人,就此纳入宫中。
同时给邸舍去了道口令,说今日就是良辰吉日之类的,附送了些许金银。
另外,也许是感到良心不安,他又给韩八子补了一道诏书,册封怀有身孕的韩八子为韩夫人。
已经显怀的韩素素被族妹扶着,接过诏书,就此成为后宫地位最高的两人之一,但她没有想象中那么开心,陛下已经好几天没有来芷荷宫过夜了。
(秦后宫制度:皇后【不设】、夫人【原配叶夫人、新欢韩夫人】、美人、良人【娜仁、其他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
与后世不同的是,秦朝的妃嫔和女官职位是比较混杂的,没有做到泾渭分明。简单来说,暖床的和干活的用一套体系。)
“陛下,臣妾不是很喜欢吃这里的食物。”
“怎么了,不合胃口?”胡亥落下朱笔,批示一份奏章,听到身边良人的话后,微微抬头问道。
“有一些。”女人一脸娇蛮的模样,有一种我啥事你都要负责的感觉,她微微拽着胡亥的衣角,回道。
“你们南下有带厨子吗?”
“有的!”女人赶紧点头,可爱又漂亮,此刻的她看不出来一点昨天的情绪了,可那严肃中带着哀伤的可怜样仿佛还在眼前。
胡亥转身接着批复奏章,随口说道,“传个口信,把你的厨子接进来,手艺给宫里的人教一教,不就好了。”
“可以的嘛?”
“一般来说是不可以的。”胡亥放下笔,这女人真妨碍自己办公,他眼中带笑的看着娜仁,接着道:“但你的要求朕都会尽量满足的。”
“谢谢陛下。”女人很轻很轻的回应。
下午,演武场。
“那头小老虎呢?”胡亥练完弓箭后,饶有兴致的问道。
郑履低眉严肃道:“在东边的小院里,陛下,这畜生凶得很,牙已经能咬断骨头了,臣扔了块木板试了试,一口下去,入木三分。”
“你想说什么?”胡亥走向娜仁,她坐在一旁的胡椅上,姿势很是规矩,见皇帝过来,纤纤玉手放下了手中的竹简,挽袖、倒茶。
女人适应的很快,不管是身份还是心态,都转变的很快。
“呐。”她举起倒满茶的杯子,递向皇帝。
胡亥笑着接过,“八分满就好,过犹不及。”
随后刮了一下她的鼻子。
“呀。”她拿起帛书,她看皇帝也有一个,就硬拉着也要,“我记一下。”她说道。
看着亲密互动的两人,郑履很是头疼,“陛下,那毕竟是老虎,真的很凶。”
“寡人还没说要干嘛呢,你怎么这么多话。”胡亥喝完茶水后,提高声量对郑履说道。
“恕奴婢多嘴,依奴婢的浅薄智慧来看,陛下您是想打开牢笼,将它放出来玩耍,这要不得。”
“哈哈,你啊你,你比外边的人忠心,朕知道了,但朕还是要打开,你又待怎样?”胡亥平时不喜欢捉弄人,但今日反而来了想法。
中年寺人郑履一脸痛苦面具,这道题他不会做,突然,他想到了什么,抬头直视皇帝,有些惊诧的问道,“陛下,那头大的呢?”
“你说它娘啊,死了,被朕锤死在了草原上。”胡亥说着还挥了两下拳,有些稚气。
郑履感觉很离谱,但他很快就找到了解题思路,他是一个迷信的人,这个时代的老人都很迷信。
于是,他转身走向那个小院子,边走边叨叨,“祖先啊,天神啊,圣君在世啊,本朝君主有如此勇力,想必可以长命百岁,灾劫不沾。”
多少成大事者,折在了寿命这一关。
陇西薛举,唯一正史中记载击败过天可汗的人,却死于瘟疫。
突厥大单于,见唐国扩张速度过来,集结兵众,准备南下,插手中原局势,结果出发前夜,突然薨逝。
什么?你说他们都只是运气不好?跟身体没关系?
李世民与薛举是前后脚得的病,李世民身体好活了下来,薛举死了。于是,李世民是天策上将、大唐皇帝陛下、天可汗,而薛举狗屁不是。
唐国疆,薛氏亡。
生存下来,才有后续。
胡亥的勇力与健壮,让郑履这个大忠臣,看到了秦国长期兴盛的保证。
人心遂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