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秦松在府中设宴。直至午时,温念之才与陆江临姗姗来迟。
府中门房来报,秦松亲自出门相迎。
“久仰陆掌柜大名,夫人,里面请。”
一阵客套寒暄,两人由秦松领着入府。
从见到陆江临的那刻起,秦松就默默打量着他。
来人丰神秀澈,手中那柄玉骨扇更是成为陆江临的标志,只疏离淡漠的浅笑便叫人挪不开眼。
他的身上没有普通商人的那股子金银钱财的气息,如兰的君子身姿颀长。
若不说他是陆江临,旁人还道是哪家翩翩贵公子。
秦松没有见过他,可却是阅人无数。单从这人的气质分辨,便晓得温念之没有唬他。
看来,将军夫人还是有些背景的。
连名闻天下的陆氏掌柜,也得卖她几分薄面。
“二位请坐。”秦松笑意盈盈。
珍馐铺满案桌,许多菜式更是温念之见都没见过的。其中不乏鲜海参、黄焖鱼翅、烧鹿筋等等。
光看一眼,便知是用银子堆出来的。
伺候的下人将三人的酒盏满上,温念之深怕出丑,便只等下人布菜。
席间更是小口小口将满桌的银子嚼碎,生吞下去。
说实话,有些难以下咽。
推杯换盏几轮,寒暄客套一番,秦松率先打开话匣子。
他诚挚地看着陆江临,“今日秦某有幸得将军夫人引荐,才能与陆掌柜同席。话说回来,想必陆掌柜已经得知,秦某收了一批粮食……”
陆江临笑笑,朝他举起酒盏,“陆某与……将军夫人交情颇深,她的忙,自是要帮的。”
“将军夫人”几个字快被他咬碎了。
“加之,乱世之下,囤粮一举实属正常。是以,秦大人手里有多少粮食,我陆氏就收多少。”
说罢,他勾起眼波,神色委实暧昧地扫了一眼温念之。
秦松立即捕捉到这个眼神。
心中不禁打起鼓。
这将军夫人生得貌美,陆江临的魂都被她勾了去。
难怪愿意高价收粮呢。
原是难过美人关。
只是这夫人……看来并不怎么洁身自好呢。萧将军的头上,多半顶着一片青青大草原。
秦松面上不显,听他如是说,便如吃了一颗定心丸。
不过他依然试探道,“陆氏财大气粗,本官倒是不担心。只不过,城中余粮尽在秦某手中。已是这个数——”
他竖起三根手指,“可夫人却仍觉不够,依照陆掌柜生意人的眼光来看。这粮,还继续收么?”
“收啊。”陆江临没有丝毫迟疑,“再翻两番,陆氏都吃得下。北宁已是穷途,秦大人心知肚明。西面更有虎视眈眈的西祁,这战事,还不知何时才结束呢。”
言罢,陆江临不动声色地独饮一杯,“秦大人,你没有门路,消息大约也闭塞。陆氏在三国都有眼线,依照陆某看,当今形势这两百文一斗的米粮,还得继续涨。”
“说到底,陆某不过是一介商人,最看重的便是利益。若是无利可图——”
他似笑非笑地顿了顿,“那便是再深的情意,也犯不上做这么大一笔亏本买卖。”
秦松行若无事地看了眼一直保持沉默的温念之。
这意思就是,几乎坐实了,这对……友人的关系似乎并不那么简单。
所以说,温念之一开始告诉他是为了萧锦羡着想,都是托词。恐怕,是要与她这位姘头大赚一笔才是真的。
秦松正沾沾自喜自己的聪明才智。
笑意更是浮漫上来,“那便如夫人所说,明日——哦不,午后,秦某便将消息送出去。管他近的远的,秦某有多少要多少。”
“只不过……”
秦松面上溜过一丝狡黠,“这么大笔开支,秦某一人恐无力承担。既然已经与陆掌柜达成一致,陆掌柜不妨先付些定金。好叫秦某也收得安心。”
是吧。
这么多钱,要他一个人垫进去,那可使不得。
都已经自费收了那么多粮食了,陆掌柜给些定金,分担下压力,不算过分吧?反正,陆氏有的是钱。
他陆江临既然要这么多粮,自有门路出手。既然大家要合作,也总得拿些诚意出来。
温念之如何不知秦松的想法。
然她却是一分钱都不想掏,只要把秦松诓进来,到时候可由不得他。
她正在想,该用什么说辞将其拒绝。
便听陆江临道,“陆氏有陆氏的规矩,要支万两以上的银钱,需得过了汉阳府陆宅的明路。毕竟,家中还有叔伯在。这样吧,秦大人。”
他略作停顿,“这一来一回十分麻烦不说,且耗时耗力。不如,陆某明日给您送一封加了印信的字据来。这下,可放心了?”
秦松眉峰微皱,略一思索,还未开口。
便见温念之添了一把柴火,“秦大人,陆氏商铺遍布三国。有了陆掌柜的亲笔印信,您还担心不成?若是您不愿意,这事陆掌柜也能直接做的。只不过,因妾身初入交州,恐会逗留一段时日。这段时间,事事还需仰仗秦大人。是以,有了这好处,自然想头一个想到的是大人您。若您……”
“夫人不必多言。”
煮熟的鸭子还能让它飞了不成。
且陆江临说得有道理,有了他的亲笔印信,这两人还能赖账吗?
左右是比大生意,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且先就这样吧。
秦松朝温念之和陆江临拱手,“莫怪本官多虑,实乃是笔大开销,自然要把稳些。不过,夫人与陆掌柜既然如是说了,本官心里的石头也算有了着落。”
他又举起酒盏,“敬二位一杯。陆掌柜,明日本官会派人走一趟贵府,也就不劳您麻烦了。”
陆江临颔首。
温念之见这人完全上了套,更是露出一道“天真无邪”的笑容。
“恭喜秦大人,恭喜陆掌柜。祝二位,合作愉快。”
午膳用完,秦松并未客套留人,他忙着将消息放出去,忙着赚大钱。
笑嘻嘻地将人送走后,心里默默算了算,干完这一票,他的子孙下三代都不用愁了。
管他乱世盛世,兜里有钱,才是正事。
于是,勤政爱民的秦大人,哼着小曲,着手安排接后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