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
“如何?可有思路?”太医正华时珍语气和蔼,将眼前的少女当做自己的晚辈。
此时的殿内仅一些宫女和太监守着,无其他人在场。
万三素收回手,看着龙榻上脸上无丝毫血色的中年男人,沉吟了会儿:“需要一些准备,明日午时四刻,我来施针”。
“明日午时?”明天可是陛下大限之日,看着少女起身向自己行了一礼,华时珍心中有些明了,到那最后的时限,即使下一刻丧了命,也与她无关,只是大限将至罢了。
“你可有把握?”那时的陛下已极度衰弱,拖一刻便衰弱一些,等真清醒了是否还有余力回答问题。
“您知道的,陛下能睁眼有所表示便已是极限,如何能再开口张嘴,即使现在让他清醒,结果也是一样”,万三素站直身子看向太医正,对方是一个与自己师父年龄相仿的男人。
在医者看来,“言多伤气”,即说话过多会耗损肺气。而“心主言”,即心脏与说话密不可分。在最后的时刻,当今圣上若张口,阳气泄露时,便是他殒命之时,如何再能回答问题。
故,万三素选择明日太阳达到最高点的时候,即一天的日中时分,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刻。
华时珍微微颔首,表示认同万三素的话,叹了口气,回道:“既是如此,便明日再来,此间情况老夫会向太后娘娘汇报清楚,你无需担心”。
这个孩子已经为太医院的同僚们争取了一线生机,自己也该努把力。
“有劳华医正了”,万三素又是一拜,对于长者表达敬爱之情。
“无需如此客气,老夫尚未向你表达谢意”,华时珍摆了摆手,就如梁太后所说,对方有南华山派作保,无需卷入这场漩涡中,今日却为了自己这些不相干的人,出手相助。
“这两日便在太医院歇脚,如有不便之处,多多担待”,见她乖巧点头,华时珍连日来沉闷的脸上也有了丝笑意,示意对方随自己往外走。
两刻钟后,昭阳宫一处殿宇内
“殿下,养心殿来了消息”,一个太监疾步走至殿内,上前几步放低音量。
“如何?”青年男子坐于上座,闻言放下了正书写的毛笔。
“刚入宫的万大夫说是于明日午时唤醒陛下”,太监低声回道。
“真有奇法”,男子的眼底有了丝难以掩藏的惧怕之色,明明只差一点,只差一点就能让他一命呜呼,时不我待啊。
“回禀殿下,皇后娘娘召唤,命您尽快整理,一同前往养心殿”,另一名太监自殿外疾步进入,声音不高不低地禀报。
“知道了”,男子恢复了往日的温文尔雅。
当日头渐渐西沉,长乐宫内
“既是如此,便依她吧”,梁太后已没有了下午时候的强硬态度,挥了挥手让太医正退下。
“喏”,华时珍不再多话,起身退出殿外。
“母后,按照太医正所言,陛下醒来时间极短,且务必告知他不可开口讲话,那是否需要将皇子们一齐招进养心殿内呢?”长公主裴新蓉出言提醒。
“届时先让他们在殿外等候,看情况再做定夺”,梁太后见多了深宫中的风云变幻,她需要掌控大局。
看向依偎在自己身边的女儿:“新蓉,今夜宫门已落锁,明日一早你便出宫将娇儿带入宫里,那是她的亲舅舅,阖该让她见上最后一面”,梁太后拍了拍女儿的手背,低声道。
也让裴镇看在娇娇的面上,为她选个好夫婿。
“喏,女儿都听母亲的”,裴新蓉柔声应着。
“养心殿内今晚是谁在那伺候?”梁太后看向殿下一直安静站着的宫女映秋。
“回太后娘娘的话,此前万大夫前去养心殿诊断时,奴婢已告知皇后娘娘与大皇子暂避,等万大夫与太医正离开后,皇后便携大皇子一起前往养心殿了,此后守在那处不再离开”,映秋恭敬回话。
“佑儿多年来有礼有节,孝心可嘉啊”,梁太后感慨了一句,此前她一直认为,如果可以,在八位皇子中,她更属意大皇子裴佑。
然扬州一行,六皇子裴见深为了保全娇娇,在最后关头一把将娇儿推至护卫的手中,勒令他一定要看护好娇娇。那一次若不是见深用自身安危守护,那娇娇会遭遇什么后果,自己不敢往下想。
这一遭,裴见深的举动令梁太后刮目相看,有勇有谋,又对娇儿情深义重,她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孙儿。
她也想过,那次是否就是李蓁蓁布的局,事后查探却与华清宫无半分关系,自己这个孙儿倒是受了不少苦。
梁太后转念一想,当时的情景,自己的孙儿也才十二岁,一切的行为只是下意识的反应,这反而说明了见深的赤子之心。
“母后,深儿也不错呢”,裴新蓉连着几夜宿在夏宫内,除了侍奉梁太后,更想第一时间知道储君人选,甚至在关键时刻能拨动梁太后的心意。
裴见深与自己女儿年岁相差不大,且跟女儿青梅竹马,即使有一个狐媚、强势的母亲,只要梁太后在一日,李蓁蓁便没有出头之日。
等自己母后驾鹤西归,裴见深也已长大,羽翼已丰,看他那副对娇儿深情模样,必不会让李蓁蓁欺负程家。
“你也如此认为?”,梁太后看向自己的女儿,她一生没有几个信任的人,而此时的殿中便站着两位。
“母后,娇儿她......非见深不嫁呢”,想起那个娇蛮的女儿,女婿也无法有第二个人选,只能是裴见深。
闻言,梁太后的犹疑之色更浓,但只要一想到深儿背后那个魅惑十足的娘登上后位,她便好像看到了那已死了多年的狐媚子对着自己笑,似展示自己赢了。
可真是阴魂不散呐,一次、一次又一次。
“也罢,容哀家想想”,梁太后向裴新蓉挥了下手,低喃了一句。
届时养心殿内,什么人能进,还不是自己说了算,只是在那龙椅上坐着的从始至终都是自己的公公、丈夫以及自己的儿子,在这关键时刻,自己无法决断,不如交给镇儿吧。
如果镇儿最终选择了见深,那她便如多年前般违背先皇的口谕,继续垂帘听政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