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婉如见到太后,还没说话,眼泪就先垂了下来,哽咽道:
“臣妾花婉如感谢太后娘娘垂怜,给娘娘添麻烦了。”
太后一脸心疼的看着花婉如,道:
“哀家相信你是个好孩子,不管前朝如何,本宫都会尽量护你周全。”
听到太后娘娘这么说,花婉如感激的又是深深一鞠躬道:
“臣妾感谢太后娘娘护佑。”
太后娘娘得知这个消息也不好过,但是也没办法,后宫不得干涉朝政,她贵为太后也得遵守这个礼法。
再说,花丞相花威涉嫌的罪名,实在是太大了,让大家都有所顾忌,根本不敢往这个漩涡里凑。
太后能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收留花婉如,已经是莫大的恩情。
花婉如也自然知道的,所以也不打算多连累到太后。
至于穆王爷那里,更是要尽量撇清关系,不能连累到自己夫君。
明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被冤枉的,但是苦于没有证据,花婉如只恨自己不是男儿身,更恨自己只顾着做点小生意,和跟穆王爷小情小爱,没将解救花父放在最要紧的位置上,才给坏人了可乘之机。
现在,后悔也来不及,那就不必后悔,走一步,看一步吧。
拜谢完太后娘娘,花婉如就告辞,来到了自己住的仁善宫,只见这个花园,还是自己离开的样子,
鲜花盛开,蝴蝶飞舞,蜜蜂采蜜,小鸟鸣叫。
只是,花婉如的心情,
却回不到曾经的阳光温暖,
仿佛被关进了冰窖里。
她无心关注自己的花园,要好好合计下,下一步该怎么办。
让月儿数了下银子,最近做生意,除了开销之外,也攒了几万两。
就是不知道这几万两银子,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她立马指派月儿带着这些银子,抓紧逃出宫外,
找到父亲曾经反复提及的自己的至亲好友王御史,看看能不能从前朝想想办法。
自己,作为已经被盯上的目标,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半夜,正在熟睡中的花婉如,被一群宫人拖了起来,还没等她反应过来,就被套上枷锁,押入水牢。
水牢阴暗潮湿,花婉如被扔进去后,吃了不少苦头。
但是要强的她,强忍着遭受的严刑拷打,硬是让自己一声不吭,背上因为受刑,有着一道道深浅不一的血痕,看起来触目惊心。
后来,慢慢支撑不住,昏死了过去,被狱卒押到一处牢房,关押了起来。
就在迷迷糊糊之际,她以为自己要命丧黄泉之时,竟听到了父亲花威呼喊自己的声音。
原来,自己的父亲就被关在隔壁。
父女俩相视无言,眼中皆是悲痛。
花婉如扑向花威,想说什么,张了张嘴,不知道从何说起。
花威眼含热泪道:
“女儿,你跟着受苦了,全是他们诬陷,为父的清白,日月可鉴。”
花婉如坚定地点了点头,她悄悄告诉父亲,自己已派月儿去找王御史帮忙。
花威听后略感欣慰,但同时也让女儿,自己多加小心才是。
目前就是个绝境,能不能撑过去,很难说,但是总得乐观应对。
通过跟女儿交流,华威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女儿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比出阁的时候,聪明了不少。
这也是他牢狱生涯里,难得的一个亮点,
所以,他暗暗发誓,绝对不能被屈打成招,
除非是打死自己,
否则,这所谓的罪名,是万万不可应下的。
看原主的父亲,被打得血肉模糊,满身脓包,花婉如的心也跟着很疼。
她趁着监狱中的守卫不在,偷偷取出了一点,自己从天界带下来的,宝葫芦里面的灵泉水,让花威饮用。
这水不愧是天界的神水,花威饮用这些水之后,没过多久,就感觉伤口处隐隐的发痒,很快竟然结痂痊愈了。
他是极聪明的人,怕引人怀疑,只是用眼神示意女儿自己好了,平时还是装出一副伤口很重的痛苦样子。
虽然是在大牢里,花婉如还是感受到了这个凡人父亲,对自己浓浓的爱。
她也在盘算着,这件事情,总归会有一个结果的,
就在出结果之前,父女两个能安全活到那时就可以。
因为无法避免别人给他们饭菜下毒的可能,花婉如就让花威每日餐后,悄悄饮用一杯她的灵泉水。
上界的神水,对这下界,有治病解毒的功效。
靠着小心翼翼,互相鼓励,虽然牢狱生活很痛苦,倒也安然的度过了一日又一日。
话说,太后看到花婉如,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被抓,感到颜面扫地。
但是,碍于事态敏感,当时并没有发作,只是悄悄让心腹查了下,
竟然发现她这边的侍女铃铛,竟然是陆将军暗中安插在自己身边的耳目。
于是,把这个线索悄悄传达给了穆王爷。
穆王太子殿下,顺着这条线索,竟然又发现自己的一个侍卫铁牛,也是陆将军安插进来的眼线。
隐藏得可是够深的,不到这关键时刻,竟然都没有露出马脚?
顺着这两个眼线,几天后,穆王终于掌握了陆将军陷害花威的关键证据,
不仅仅这次是陷害,
前面的罪名也是陷害。
但是,这关键证据,该怎么样传达到皇上那里,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呢?
因为,事情敏感,自己是不可以直接举证的。
正在这时,太后娘娘的侍女,绿竹传话过来,说是王御史托她带了一封信。
在城外一户不起眼的农家,主人王壮正在家里收拾农具,
来了一个遮面的年轻男子,拿着一封信,说是要求见家主。
王壮看到这封信,点了点头,就把来人引入一个偏僻的小院,院子里坐着一个人正在编竹筐。
来人忙走过来,对编竹筐的人说道:
“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编竹筐的人头也没抬,继续编着他的竹筐说道:
“要买几个竹筐?”
来人答道:
“家主让我买五十个竹筐,这是定金。”
说着把一个用半新不旧的布包着的信封,递给了编筐人。
编筐人看也没看,面无表情的把这个布包揣入怀中,说道:
“我还忙,就不送了,客人请自己回吧,筐子十日之内我会送到府上的。”
这编筐人待来人走后,悄悄从后门,骑着一匹快马,直直来到王御史家的后门,走了进去。
他是王御史的心腹下属,带着这个布包,径直来到王御史的书房,把它交给了自己的主人。
是夜,王御史在书房忙活了半夜。
第二日,早朝的时候,只听皇上贴身太监说道: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众人大臣正在观望,今天谁是第一个奏事的人。
只听,王御史,上前一步,说道:
“启禀皇上陛下,臣要弹劾陆元霸将军拥兵自重,诬陷朝廷重臣。”
皇帝闻言,脸色微变,看向下方的王御史,问道:
“爱卿可有证据?”
王御史拱手道:
“臣有证据。”
说罢,他从衣袖中取出一份奏折,呈给皇帝。
皇帝接过奏折,仔细翻阅起来。
随着阅读的深入,皇帝的眉头逐渐紧皱。
读完后,皇帝将奏折摔在龙案上,怒声道:
“陆元霸这厮,竟如此大胆!来人,传朕旨意,命锦衣卫即刻将陆元霸押入天牢,候审!”
朝堂上的众大臣,看到这一幕,吓得都不敢作声。
无人敢替陆元霸求情。
此时的陆元霸,忙跪地不起,大声说道:
“皇上陛下,您要相信老臣是清白的,臣是冤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