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孙先生让位袁世凯,袁世凯正式成为大总统.袁世凯上位后企图称帝,下令解散了国民党,撤销国民党员的议员资格和强制解散国会,】
(北洋军阀领袖[赞]。)
(捡漏第一人。)
所有人都不理解这位孙先生为了什么把得到的天下让给别人。要是他们才不会拱手相让.
长孙无忌也很疑惑,又以袁世凯逼迫那个小皇帝退位的事情在脑子里不断旋转,最后不太确定的说:\"会不会这个孙先生和袁世凯之间清帝让位的条件。\"
李二凤听到自家舅哥的分析,仔细想想。也是有可能。补充道:“只是这个孙先生没有想到这个袁世凯赶走皇帝后自己想称帝。”
魏征说:“只怕那个时候天下的百姓不会同意。”
杜如晦点点头:“这个清朝没了,但这动乱还没有平息。”
一些什么都不懂的百姓倒是很羡慕袁世凯,他们也想捡漏,过一把皇帝的瘾。
民国时期
孙先生身边的人看到这里都劝阻孙先生不能让袁世凯再次得逞,恳求孙先生成为真正的总统。
孙先生也明白,他们好不容易推翻清朝的统治,“决不能让袁世凯再次窃取革命的果实。”
【1913年,宋教仁遇刺身亡,7月李烈钧在孙先生的号召下在江西宣布独立,电告讨袁,南方革命党人纷纷响应,发动二次革命,但最终二次革命失败,孙先生、黄兴,李烈钧逃亡小日子国,1914年7月8日,孙先生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后来改组为中华国民党。】
【同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小日子对德国宣战,入侵胶州湾的德国势力。进而占据山东。】
(帮了人家还反咬一口。)
(实力永远是维护正义的基础。)
(国防才是外交真正的后盾尊严只在剑锋之上。)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皇帝们:这样外邦人真无耻,还有那个扶桑人真是老奶奶喝稀饭,既无齿又下流。
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后人的这些评论点点头,拳头才是硬道理。
一个纨绔官二代说:\"自己家的事情还没有解决,既然有闲心法帮别人真是闲的慌.
大腹便便刚从外面回来的官人听到到自家蠢儿子的言论,踹了一脚:\"让你好好读书你不读,连这个都看不出来,我们参加这个一战,是为了得到别国的关注、认可和地位。以后,再让我知道你去青楼,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纨绔不以为意:\"我们怎么样关别人什么事,凭什么还要得到别人的认可。”
官一代看到自家儿子的表情就知道他拉的是什么屎,气的罚儿子去跪祠堂。唉,这偌大的家业可不能败在这个不孝子手里。
【1915年1月18日,小日子向袁世凯递交二十一条,二十一条严重损害华夏主权,企图蚕食华夏,5月9日袁世凯为了实现皇帝梦,与小日子秘密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史称五九国耻。】
(先辈屈辱真的泪目面面面。)
(这21条赤裸裸的抢劫。)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老祖宗们看着这一条条条约,气的咒骂这个袁世凯,这不是把华夏拱手让给那个倭人吗。
清朝的皇帝们倒是有一时的开心。你们还说我们屈辱,卖国,你们后人不也是这么干的吗。
慈禧看到这些条约,指着跪在下面袁世凯道:“后人还说哀家,哀家看你才是真正的卖国。”身边的人看着袁世凯也冷冷的不说话。呸,卖国贼。
已经到达倭国岛屿的燕王朱棣直接拿着让下属照着天幕上展示的二十一条更改的条约逼着跪在他面前的倭国天皇签字。你不是让我华夏签这屈辱条约吗,现在该由你们了。
倭国天皇看着那一行行字,嗯~看不懂。听到身边人的翻译后立刻松了手说:“我了解的大明是一个礼仪之邦,不会欺负弱小的。这条约我是不会签的。”
朱棣听着这个人叽里呱啦,说着让人听不懂的鸟语,不耐烦道:“要么签字,要么死。”
天皇听了,赶紧捡起纸签上自己的名字。
民国时期的人们看着这二十一条,纷纷加入了讨袁的声势中,绝对不能让这个卖国贼称帝。
【12月2日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登基称帝,12月25日,唐继尧、李烈钧等人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随后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1916年2月18日,中华革命党在湖北起义失败,3月23日袁世凯致电停战,袁世凯被迫宣取消帝制。恢复共和制,随后袁世凯病逝,中华开始进入军阀割据混乱时代。】
(军阀混战时期堪比五胡乱华、五代十国时期。)
(打来打去也没想着独立、分裂,都想着干掉对方统一华夏。)
(这就要说我那迷人的老祖宗政哥了,是他将统一的思想深深地扎根的华夏这片土地。)
(不想统一的都被说偏安一隅,地方割据在这里点名南宋。)
(楼上,你还忘了江东鼠辈。)
皇帝们看着天幕上展现的华夏地盘上五颜六色的块状,什么直系、皖系、奉系、滇系、桂系,这还是统一的华夏吗。
都在猜测哪一个能够统一、结束这乱起来的华夏。
南宋和孙权看到后人又在批评他们,连连喊道他们已经在努力了,不会在像你们说的那样了,放过我们吧。
【1916年至1917年中华总统黎元洪与总理段祺瑞展开权力斗争,史称府院之争。
1917年6月14日张勋利用黎元洪与段祺瑞的矛盾,进京拥护溥仪复辟,溥仪登基后遭到全国反对,复位仅仅12天以失败告终。】
(我其实不太理解,他又没有曹操的势力?他为什么想做曹操?)
(愚忠 清政给了他所有再说他年纪大了无所谓。)
(清朝在那个时候早就崩溃了,组不起来了的,除非他想用旧老的势力,但是太单薄了。)
(患难见真情,落难见人心。国难见忠臣。)
(主要是他实力太弱了,菜就是原罪。)
(溥仪:就是因为你,现在连我也被赶出来了。)
清朝皇帝们看到后人还有人支持他们满清,还是很高兴,对张勋大夸特夸。
清乾隆看着天幕:“这张勋是我大清忠臣,根本就不是后人说的愚忠。朕要封他为大将军。”
清雍正看着这个如闹剧一样的事件,他已经看出来变革已经势不可挡。这个张勋只是在利用这个傀儡皇帝,获得背后所代表的旧势力的支持。
曹老板看着这场闹剧:“没有势力揽什么瓷器活,最后让自己变成了一个笑话。怎么可能和孤相比。”
溥仪看到自己最后被赶出紫禁城,也不再答应张勋辅佐自己称帝了,他不想被赶出去。虽然丢了皇位,但生活还是不错的。
张勋连小皇帝都拒绝自己的,也不管这个小皇帝,赶紧带着部队从京城退了回去。
【1917年7月皖系军阀段祺瑞控制北京政府,拒绝恢复中华民国,孙先生联合桂系,滇系等西南地方军阀发动护法运动,讨伐段琪瑞,但最失败告终。】
【1917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上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小日子。】
(屈辱啊,感谢钱学森,感谢邓稼先等所有在尖端国防科技上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是他们让中国人在外交的舞台上挺直了脊。)
(华夏外交的三个阶段:顾的怒,乔的笑,耿的爽[看]。)
(即使西方失去了耶路撒冷,华夏也必须拥有山东[看]。)
(导弹的射程有多远,你的主权就能延伸多远。)
(只有强大的国防才会有百姓的安居乐业不要对任何国家抱有任何幻想。)
(很遗憾的告诉顾维钧,西方要失去耶路撒冷[笑哭][笑哭]。)
虽然已经从前面的视频中看到华夏再也不会受到这些人的歧视了。面对这些轻视,交头接耳的洋人还是要说:“华夏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请你们记住,华夏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动等多种形式对抗政府,进行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五四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动力。愿我们保持青春的热情,挥洒奋斗的汗水,在时代的洪流中勇立潮头,绽放光彩!)
(铭记五四,不忘初心。在新的时代征程中,让我们以青春之我,创造辉煌,以奋斗之姿,谱写华章。五四精神,永放光芒!)
(五四薪火传,青春志不灭,愿我们都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真的很好,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且行且珍惜。)
(牺牲,五四青年的行动,在所不惜,义无反顾。五四青年节的意义,千秋万代,为伟人点赞!!!)
(我怨地域歧视,我恨我是小镇做题家,我气我的家乡被骂,但谁也不能挡住我的爱国之心!)
老祖宗们看到这些热血青年,知道华夏这些新生代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了。
皇帝们看着那一句句振奋人心、激励华夏的言论,明白了那句“少年强则国强的那句歌词,他们代表着华夏的未来。”
特殊时代
被抓在牢里的学生们看着天幕上后人演绎和后人的对他们的赞美,互相拥抱道贺。然后手拉着手,一脸愤怒的看着外面拿着警棍的敌人,表示誓不屈服。
一位女子拿着手中的花看着一夜白头的朋友:“心纲,你看到吗,我们的行为得到社会各界、后辈们的支持,我们是值得的。”
白头的男子苍白的脸上一脸笑意:“看到了,我们还成为一种精神了呢。”
大街上学生们都高喊着:“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还我青岛”
“拒绝签字,惩办曹、陆、章等卖国贼。”
“誓死力争青岛。”
工人、商人也积极响应要求释放被捕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