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大姐,快开门,”门外响起了张氏弟弟的声音。
“老大媳妇儿,好像是你家宝柱的声音,你快看看,”老太太催促道。
张氏以为家里出了什么事儿,匆匆起身朝着门口走去。由于走得太过匆忙,她差点被脚下的凳子绊倒。
刚一打开门,只见弟弟和弟媳并肩而立,他弟弟身上背着一个大大的背篓,看起来沉甸甸的。
\"大姐......\"弟弟率先开口叫了一声,他那憨厚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大姐......\"弟妹也跟着唤了一句。
张氏见弟弟,弟妹神情不错,想必不是爹娘有事,松了口气。
“你们怎么跑来了,快进屋,”张氏侧身将二人让进屋里。
张宝柱夫妻见到正在厨房忙活的老太太,忙叫了人。
老太太笑着应了声,招呼他们进屋。
张氏见弟弟一直背着背篓,问道:“这背篓里装的啥呀,怪沉的,赶紧卸下来。”
弟弟挠挠头笑着说:“姐,家里的猪给杀了,我给你带了点肉来,咱家的猪都是你帮忙养起来的。还有一些板栗,我跟爹一起上山找的,个头可能不是很好,我想着也拿点给你们尝尝,”张宝柱挠着头傻笑。
张氏微笑地快步走上前去,目光随即落在了那个背篓之上。
她不禁惊讶得张大了嘴巴——背篓里面竟然装着一只大猪腿!粗略估算一下,猪腿怕是足有十来斤重了!
“你们怎么不留着自己吃呢,或者把肉卖了赚点钱也好啊,我这边有肉,咱家也杀了一只大肥猪呢,”张氏推拒着。
弟弟懂得感恩,懂得回报,她比谁都开心。
老太太也觉得了张氏的弟弟没白帮,这样的亲家能处。
“大姐,猪肉卖了的,卖掉一半,赚了不少了,家里还有很多,爹娘也交代我拿点过来,”张宝柱说道。
“大姐,你就别推拒了,咱家今年能过好日子,有你一半,咱爹娘的身体,可都是你照顾好的,说起这个,我跟宝柱都觉得对不起你,这些东西你都拿着,板栗不值钱,给孩子们尝尝鲜。”弟妹也在旁附和着点头。
张氏心里一阵暖流涌过,眼眶微微泛红,说道:“我也是爹娘的女儿,我照顾着不是应该的嘛,你们以后能过好日子就行。”
弟弟忙摆摆手道:“姐,爹娘的身子骨,现在硬朗着呢,你不用担心了,以后我会照顾好他们。”
张宝柱说完就把大猪腿跟板栗都拿了出来,还真挺重的。
两人跟张氏说了几句话,就准备回去了。
老太太跟张氏想留着他们吃顿饭都留不住。
张氏站在院门口,看着弟弟跟弟妹渐行渐远的身影,擦了把眼泪,转身关门。
“老大媳妇儿,如今你娘家也能过的好点,你开心才是,”老太太对着张氏劝说道。
“你弟弟虽说老实了点,你弟妹人不错,傻人有傻福,以后日子不会差。”
张氏笑了笑,确实???????
爹娘身体好,弟弟一家子也能过的好点,她也就放心了。
张氏割下一大块肉,晚上准备做红烧肉,孩子们最喜欢吃老太太做的肉了。
剩余的都给腌制起来,做成腊肉。
“阿奶,可以做糖炒栗子吗?”杨玲儿站在厨房门口,对老太太提了个小要求。
这个有点费功夫,她也没做过,不知道能不能做好,而且还得找小的鹅卵石才行。
老太太想了会儿,决定试试:“这个阿奶得试试,咱先去小河边找找鹅卵石,好吗。”
老太太把几个孙子叫上,一群人出发小河边找鹅卵石。
到了河边,还真不好找,几个人,弯着腰,忙活了一个多小时才找了小半篮子。
老太太累的直不起腰了,敲了敲:“不找了,少点就少点,咱回去做糖炒栗子了。”
几个孩子连蹦带跳的,吵吵闹闹的回家了。
到了院子里,几个人又拿着刷子,又把鹅卵石一个个的刷干净。
老太太地将一颗颗圆润光滑的石头倒入锅中,然后再倒入适量的菜油和白糖。随着油温逐渐升高,白糖开始慢慢融化,与热油相互交融,发出“滋滋”的声响。(不会做糖炒栗子,网上找的)
老太太手持锅铲,不停地翻炒着锅内的石头、油和糖,这个活费力气,张氏接过了老太太手里的锅铲,动作娴熟。
她眼睛一直盯着锅中的变化,不敢大意。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之后,厨房里渐渐弥漫出了一股诱人的甜香气息。
终于,老大媳妇儿停下了手中的动作,脸上露出了笑容。
她将锅中已经炒制完成的糖炒栗子全都盛出来,放在一旁晾凉。
“你们几个等不及了,赶紧尝尝吧,”家里的几个小的,从厨房传出香味儿后,就一直待在厨房等着。
几个人争先恐后的上前,杨玲儿迫不及待地剥开了一个栗子。只见栗子壳轻而易举地就被剥开了,露出里面金黄色的果肉。
她把整个栗子塞入口中,香甜软糯的口感,她又尝到了一种美味!
杨玲儿吃着板栗,感受着板栗带来的愉悦,心中暗自感叹:不修仙也挺好,人世间有这么多美食可以尝。
老太太跟张氏忙完板栗,就得准备晚饭了。
晚上,老太太做了红烧肉,红烧肉端上桌,色泽红亮,香气四溢。
孩子们围坐过来,眼睛紧紧盯着那盘肉。家里其他人也有段时间没吃红烧肉,都被它的香气给吸引住了。
老太太先给杨玲儿夹了红烧肉,肥瘦相间,其他人也都把筷子伸向了那道肉,都不禁夸赞老太太的手艺。
吃完饭后,天色已暗。老太太看着孩子们说:“咱们这平淡的日子,过得也算有滋有味儿。”张氏也点头称是,希望这样的好日子能够一直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