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正望着瘫坐在龙椅上、神色绝望的北元皇帝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
心中并无太多胜利的喜悦,只有对这场漫长征战的感慨。
他大手一挥,命令身旁的士兵:“将他好生看管,准备押解回京城,交由陛下处置。”
士兵们领命,上前将脱古思帖木儿扶起,带离了大殿。
就在朱文正准备安排后续事宜,确保北元龙庭彻底平定之时。
一名传令兵慌慌张张地冲进皇宫大殿单膝跪地,大声禀报道:“大都督,大事不好!
急报传来,金帐汗国与窝阔台汗国听闻我们攻破北元,竟合兵一处,挥师南下,如今大军已经逼近!”
朱文正闻言,脸色骤变,他没有想到,刚刚结束一场恶战,还未及喘息,又一场更大的危机便已降临。
但多年的征战生涯早已铸就了他钢铁般的意志,短暂的震惊后,他迅速冷静下来。
目光扫视着大殿内的一众将领,沉稳地说道:“诸位,大战未歇,新敌又至。
但我大明将士,何惧之有!我们能攻破北元,就能击退这两路敌军!”
将领们纷纷抱拳领命,士气并未因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而低落。
朱文正深知,此刻情报至关重要,他立刻招来斥候,详细询问敌军的兵力、行军路线以及装备等情况。
斥候回报,金帐汗国与窝阔台汗国联军人数众多,约有二十万之众。
其中骑兵占了大半,装备精良,且来势汹汹,意图趁着明军疲惫之际,给予致命一击。
朱文正皱着眉头,在大殿内来回踱步,思索着应对之策。
他明白,明军经过与北元的激战,兵力损耗不小,且士兵们疲惫不堪,正面硬拼绝非上策。
但若是避而不战,任由敌军深入,不仅之前的战果将付诸东流,还会给大明的北方边境带来巨大的威胁。
沉思良久,朱文正终于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他对众将说道:
“我们不能被动挨打,但也不能盲目出击。如今我们占据着龙庭这一有利地形,敌军远道而来,必然急于求战。
我们先以龙庭为依托,加固防御工事,设置坦克堡垒防线,挖掘反坦克壕沟,布置火炮阵地。
同时,派出装甲侦察车队,密切监视敌军的动向和补给线,一旦摸清情况,便出动我们的重炮部队。
对其补给线进行精准打击,使其首尾难顾。待敌军疲惫、士气低落之时,再寻机出击。”
众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朱文正迅速下达命令,士兵们开始紧张地忙碌起来。
一部分士兵负责加固龙庭的城墙和防御工事,搬运沙袋堆砌掩体,将火炮部署到最佳位置;
另一部分士兵则驾驶装甲侦察车,朝着敌军的方向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金帐汗国与窝阔台汗国的联军正在急速南下。
联军统帅分别是金帐汗国的脱脱迷失和窝阔台汗国的海都。
脱脱迷失身材高大,满脸胡须,眼神中透着一股狠厉;
海都则身形矫健,目光如鹰,心思缜密。两人在行军途中,不断商讨着作战计划。
脱脱迷失一脸傲慢地说道:“明军刚刚与北元激战,此时必定疲惫不堪。
我们只需一鼓作气,便能将他们赶出大漠,重振我们蒙古诸部的雄风!”
海都却微微皱眉,冷静地说:“不可大意。朱文正此人,素有谋略,绝非等闲之辈。
我们虽然兵力占优,但也不可贸然进攻。还是先摸清明军的虚实,再做打算。”
脱脱迷失虽心中有些不悦,但也明白海都所言有理,便不再坚持。
联军继续前进,很快便抵达了龙庭附近。他们远远望去,只见龙庭城墙上旗帜飘扬,明军的坦克和火炮严阵以待。
脱脱迷失见状,冷哼一声:“哼,他们倒是警觉。
不过,就凭这些残兵败将,还能抵挡我们二十万大军?明日一早,便全力攻城!”
海都无奈地摇了摇头,却也无法阻止脱脱迷失的决定。
第二天清晨,联军吹响了进攻的号角。骑兵们挥舞着长刀,冲在前面,装甲车夹杂其中,如潮水般朝着龙庭涌去。
明军则在防御工事内严阵以待,坦克炮手紧紧握住操纵杆,火炮手点燃引信,准备给予敌军迎头痛击。
当联军靠近防御工事时,明军的火炮率先轰鸣,炮弹在敌群中炸开,一时间,联军阵中人仰马翻,惨叫声不绝于耳。
骑兵纷纷落马,装甲车也被击中起火。脱脱迷失见状,怒不可遏,他挥舞着马鞭,大声喊道:
“冲,给我冲!不要怕,他们的炮弹总有打完的时候!”
在脱脱迷失的催促下,联军骑兵不顾伤亡,继续向前冲锋。
然而,明军的防御十分顽强,坦克也开始出动,在城门前组成钢铁防线,用强大的火力一次次击退了联军的进攻。
激战持续了一整天,联军损失惨重,却始终未能攻破龙庭的防线。
夜幕降临,战场上硝烟弥漫,一片死寂。脱脱迷失满脸沮丧地回到营帐,海都看着他,无奈地说:
“我早就说过,不可贸然进攻。如今我们损兵折将,士气低落,若是再这样下去,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脱脱迷失叹了口气,问道:“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是好?”
海都沉思片刻,说道:“我们暂且退兵,重新调整战略。
同时,加强对补给线的保护,防止明军的骚扰。
另外,我们可以派人去联络其他蒙古部落,争取他们的支持,壮大我们的实力。”
脱脱迷失点了点头,同意了海都的建议。联军开始缓缓退兵,在距离龙庭数十里的地方扎下营寨。
而在龙庭这边,朱文正也在密切关注着联军的动向。
当他得知联军退兵后,心中明白,敌军这是在调整战略,接下来的战斗将会更加艰难。
他立刻召集众将,商议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将领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主张主动出击,趁敌军立足未稳,给予致命一击;
有的则认为应该继续坚守,等待敌军再次进攻时,再寻找破绽。朱文正静静地听着,没有立刻表态。
这时,李文忠站了出来,说道:“大都督,我有个想法。
我们可以趁着敌军退兵,军心不稳之际,派出一支精锐部队,驾驶装甲车,携带轻便火炮,偷袭他们的营寨。
这样既能打击敌军的士气,又能打乱他们的部署。”
朱文正眼中一亮,他看着李文忠,问道:“你详细说说。”
李文忠清了清嗓子,条理清晰地阐述起来:“我们挑选一千名精锐士兵,分成两百个战斗小组,每组配备一辆装甲车与一门轻便火炮。
这些装甲车机动性强,能在大漠复杂地形中快速穿梭。趁夜色掩护,我们从小路绕到敌军营寨后方。
抵达后,各小组同时开火,用火炮对敌军营帐进行饱和式攻击。敌军在睡梦中突遭袭击,必定大乱。
我们再凭借装甲车的火力与机动性,冲入敌营,见机行事,能歼敌则歼敌,若遇强烈抵抗,也能迅速撤离。”
朱文正听后,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许:“此计甚妙,不过这任务极为艰巨,危险重重,谁愿带队前往?”
李文忠毫不犹豫地抱拳说道:“大都督,末将愿担此重任!”
朱文正拍了拍李文忠的肩膀:“好,就由你带队。务必小心谨慎,
一切以兄弟们的安全为重,一旦情况不妙,立刻撤回,不可恋战。”
李文忠领命而去,迅速着手挑选士兵,准备物资。
他亲自检查每一辆装甲车的性能,调试每一门火炮,确保装备万无一失。
同时,对挑选出的士兵进行战前动员,鼓舞他们的士气,详细讲解作战计划与注意事项。
当晚,月色朦胧,大漠被一层银纱笼罩。李文忠带领着一千名精锐士兵,驾驶着两百辆装甲车,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龙庭。
车队沿着一条隐蔽的小路蜿蜒前行,车轮扬起的沙尘很快被夜风吹散。
而此时,在联军营寨中,海都正与脱脱迷失商讨着新的战略部署。
海都指着地图说道:“我们虽暂时退兵,但不能就此罢休。
明军擅长防守,我们需想办法引他们出城,再聚而歼之。
我打算派一支精锐骑兵在龙庭附近佯装劫掠百姓,明军必定不会坐视不管,到时我们设下埋伏……”
脱脱迷失皱着眉头听着,虽然觉得此计可行,但心中仍有些疑虑:
“就怕朱文正不上当,他老谋深算,不会轻易出城冒险。”
海都自信一笑:“他不出城更好,我们不断骚扰周边,消耗他们的精力与物资。
再联合其他部落,对龙庭形成包围之势,时间一长,明军必乱。”
两人正说着,一名哨兵匆匆跑进营帐:“报!发现一支不明车队朝着我们营寨方向驶来,距离营地大概还有十里地!”
海都和脱脱迷失对视一眼,神色一凛。海都立刻下令:“全军戒备,准备战斗!
通知各部队,按预定防御阵型布置,弓箭手登上高处,骑兵待命,装甲车准备迎敌!”
李文忠这边,车队正稳步前行。突然,前方的侦察兵通过对讲机传来消息:
“报告,前方发现联军有戒备迹象,似乎已经察觉到我们的行动!”
李文忠心中一沉,他深知此时撤退已来不及,敌军一旦追击,在开阔的大漠上,己方将陷入被动。
他迅速做出决定:“全体注意,加速前进,按原计划发起攻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装甲车的引擎轰鸣声瞬间加大,车队如同一把利刃,朝着联军营寨冲去。
当距离营寨还有五百米时,李文忠大喊:“开火!”
两百门轻便火炮同时发射,炮弹如雨点般砸向联军营帐。
联军营寨内顿时火光冲天,喊杀声、爆炸声交织在一起。
睡梦中的士兵们被惊醒,慌乱地寻找武器,组织抵抗。
海都站在营帐外,冷静地指挥着:“不要慌!弓箭手向车队射击,骑兵从两翼包抄,装甲车正面迎击!”
李文忠见状,指挥着装甲车边前进边射击,用车载重机枪压制敌军弓箭手。
同时,他带领一部分士兵下车,利用装甲车作为掩体,向敌军发起冲锋。
双方在营寨前展开了激烈的交火,子弹横飞,硝烟弥漫。
一名明军士兵不幸被敌军弓箭射中,倒在地上。
李文忠见状,立刻冲过去,将他拖到装甲车后,大声喊道:“坚持住,兄弟!医疗兵,快来!”
此时,联军的骑兵从两翼迅速包抄过来,试图将明军包围。
李文忠发现后,迅速调整部署:“留下一部分人继续攻击营寨,其他人上车,对付骑兵!”
装甲车迅速转向,用强大的火力扫射逼近的骑兵。
骑兵们纷纷落马,但他们凭借着悍不畏死的精神,依然奋勇向前。
一名联军骑兵挥舞着长刀,冲到了一辆装甲车前,试图砍杀车上的士兵。
车内的士兵毫不畏惧,端起冲锋枪,将他击毙。
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双方都伤亡惨重。李文忠意识到,再这样僵持下去,对己方极为不利。
他通过对讲机喊道:“各小组注意,集中火力,突破敌军一侧防线,准备撤退!”
明军士兵们拼尽全力,向着联军一侧防线发起猛攻。在强大的火力压制下,联军防线出现了一丝松动。
李文忠趁机带领着士兵们冲了出去,成功突出了重围。
回到龙庭后,李文忠向朱文正详细汇报了此次偷袭的经过。
朱文正虽然对偷袭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感到有些遗憾,但对李文忠和士兵们的英勇表现给予了高度赞扬:
“你们已经做得很好了,虽未重创敌军,但也让他们知道,我们明军不是好惹的。”
经过此次交锋,双方都意识到这场战争的艰难。
朱文正和将领们日夜商讨对策,加强龙庭的防御,同时不断派出侦察兵,监视联军的一举一动。
海都和脱脱迷失也在积极调整战略,他们四处联络其他蒙古部落,试图壮大联军的实力。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双方不断进行小规模的冲突,互有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