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辅国拱了拱手,说道:“实不相瞒,咱家乃是太子府太监李辅国。奉太子之命,前往北都,请郭元帅出兵救援长安。”
“太子?你说你是太子殿下的人?”为首的激动地问道。
“正是。”李辅国点了点头。
“去请郭元帅?救援长安?”为首的响马又问,声音显得更加激动。
“是的。潼关已被叛军攻破,圣上西巡蜀地,命太子爷镇守长安。如今,长安城危在旦夕,太子命我去搬救兵。”李辅国忧心忡忡地说。
“李公公,请恕我等无礼。”为首的响马翻身下马,对着李辅国行礼。
其他响马见状,也纷纷下马,半跪在地。
“你们这是何意?”这一幕,将李辅国整懵了。他没想到,刚搬出太子殿下的名号,这些人就全跪了。
“李公公,我等本是冯翊折冲府的府兵。天宝十三年,侍御史李宓率军七万攻打南诏,全军覆没。我等少数人幸免于难,逃回河西,为官府所不容。
县令将我等的家人抓起来,严刑拷打,很多人死于刑罚之下。我等迫不得已,才在这卧龙寨落草为寇。”为首的扯下面罩,拱手说道。
“原来如此。你姓甚名谁?”李辅国问。
“回李公公,小人姓薛,单名一个贵字。”薛贵回道。
“薛贵,你在山寨可是排第三?”李辅国又问。
薛贵点了点头。
“咱家再问你,山寨中共有多少人手?”李辅国继续问道。
“回李公公的话,卧龙寨在我等经营下,这两年声势大振,吞并了河西、合阳一带的大多数山寨,共有一千二百余人,三百多匹马。”薛贵恭敬地说。
“好家伙,难怪敢在官道上剪径!咱家问你,可愿接受招安,为朝廷效力?”听到这个数字,李辅国心中一喜。
眼下长安正缺人手,如果能招降卧龙寨,那可是大功一件。
“回李公公,我等愿意归顺朝廷,为朝廷效力,只可惜报国无门!而且,我等劫掠了不少朝廷官员,罪孽深重,恐怕为朝廷所不容。”薛贵说着,眉头紧锁。
“这简单。你速回山寨,跟其他几位寨主商量好,立即启程赶往长安。咱家给你一块令牌,到了长安城,自然有人放你们进城。”李辅国说着,将一块令牌扔了过去。
“到长安城之后,就去平康坊,找王国勋王首领,他自会安顿你们。至于过去的事情,完全可以用战功来洗刷。”
“谢李公公恩典。我等愿意为太子殿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薛贵单膝跪地,拱手致谢。
“如此甚好!军情紧急,咱家也不跟你们回寨子了,就此别过。”李辅国说着,抖了抖缰绳,准备出发。
“李公公且慢。”薛贵起身,“这一路不太平安,公公孤身一人,恐有不测。”
“柳老四,你们五个护送李公公到北都,拼死也要保公公万全!”薛贵一招手,柳老四等五个精壮汉子站了出来,向李辅国拱手致意。
“也好。那就辛苦你们几个跟咱家走一遭。回到长安,咱家必有重谢!”说着,策马离去。
“薛贵,长安危急,你等一定要速速起程!”李辅国骑在马上,回头喊道。
看着李辅国一行六人的背影,薛贵等人一脸的激动。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一次打劫,从此将改变他们的人生。
……
兴平县衙内,李倓显得十分兴奋。
让他没想到的是,打着太子的旗号募兵,效果出奇的好。
仅仅一天的时间,他就招募到了三千多人。按照这个速度,只要三天就可以招满一万人。
在新招募的丁壮中,不仅有原来的府兵,也有一心想着驰骋沙场的读书人。
大唐是一个神奇的时代,读书人都热衷于从戎报国,初唐四杰中的杨炯,就在《从军行》中说过:“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为将者,一个是勇敢,一个是眼界,二者缺一不可。这些世家子弟,从小演兵练武,天生就有做将领的潜质。
这些人,既有尚武的传统,又读过书,这也是李亨直接任命崔世仁为临时校尉的原因。
由这些自带家丁的世家子弟去统领丁壮,大家都是乡亲关系,倒也容易。
到了长安,再从禁军中调拨一批校尉、旅帅、队正,加以训练,很快就可以形成战斗力。
“张世雄拜见王爷!”正当李倓兴高采烈时,一个青壮汉子健步走进县衙。
此人出自醴泉世家,现在已经被李倓任命为临时校尉。
“武器甲胄都发放到位了吗?”李倓问道。
“三千五百人,均已领到了武器。铁甲数量有限,只发到了队正这一级。伙长、伍长和其他士卒都是配发皮甲。”张世雄朗声回道。
“如此甚好。你去藏库支领一个月的粮草,即刻开赴长安。”李倓命令道。
“末将遵命!”
“本王修书一封,你带着书信去找李开锋将军,请他派员对你等进行训练。”说着,将一封书信递给张世雄。
“末将领命。”张世雄退了出去,随即向藏库走去。
……
未时三刻,正当李亨对着墙上的长安地图盘算着防卫策略时,李俶和李浚一起走了进来。
“你二人来得正好。”二人刚一行礼,李亨就指着地图对他们说,“如果让你们来守长安,应该将机动部队放在何处?总预备队放在何处?”
李俶和李浚同时走到地图前,李俶还没有开口,李浚就说道:“机动部队可以放在崇仁坊和平康坊一带。”
“为何?”李亨问道。
“崇仁坊和平康坊离大明宫和兴庆宫都不远,可以就近支援重玄门、通化门和春明门。”李浚从李亨手里接过木棍,以崇仁坊和平康坊为起点,画了两条垂线。
“不愧是李卫公之后,熟悉兵法。”李亨赞叹道。
“太子殿下过奖了。微臣认为,应该在崇仁坊和平康坊征集民房,作为驻兵之地。”李浚抬了抬手,补充道:“眼下暑热异常,军士们苦不堪言。
若能在此二坊设军士休息等待之所,可以大大保存军士们的体力。”
李亨不由得点了点头:“如此甚好。那就由你们京兆府去办理。注意,对老百姓要客气一点,该给的补偿一点都不能少,千万不要激起民变。”
李浚点了点头,暗忖道,这太子殿下真是仁慈,超乎自己的想象。
“父王,儿臣觉得,城墙之上每隔一段距离也要搭起棚子,准备茶水和稀饭。而且,这棚子既可以用于乘凉,也可以放置备用物品。”李俶用手指着地图,建议道。
“此议甚好。搭棚子的事情,那就交给你去办理吧。”李亨看着李俶说道。
“儿臣遵命。”
“你二人一起来,所谓何事?”李亨问道。
“我们凑巧走到一块了。”李俶解释道。
“长安城内可有异动?”李亨问道。
“微臣正要禀报。此事太过蹊跷,还请太子殿下裁夺。”李浚放下木棍,拱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