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线筐里的绯色里衣差两针就完工了,百福走了以后,柳无依专心把里衣缝完,起身走到澹台迦南面前。
“大人一会儿试试吧。”
“好。”澹台迦南握住柳无依的手,将她拉进怀里坐着:“今日都做了些什么?”
柳无依经他提醒,想起了白日的事情,松开他的手,起身往百宝阁寻去,在第二列的格子里拿起一个小陶罐,重新在他的怀里坐下。
她高兴地同澹台迦南分享:“大人快看,这是慈幼院的孩子们摆摊挣的铜板,说要给我补贴慈幼院的花用。”
澹台迦南一手扶住柳无依的腰身,一手接过小陶罐,在她满是期待的亮晶晶目光中低头向陶罐里看去,莫约三十几枚铜板。
“孩子们知恩,也是因为知晓夫人待他们好。”
“大人此言太过偏颇了,祖父曾经教我人性本善,正是因为他们都是善良的孩子,我才会待他们好。”
澹台迦南很喜欢柳无依分享自己想法的样子,看着神采奕奕的,分外动人心弦,他低头抵着她的额头,笑道:“夫人说的是。”
柳无依抬头,自然地亲了亲他的脸颊,说完了高兴的事情,就想起书局的麻烦了。
跟着和澹台迦南简单说了下书局近日的困境,想和他要人调查一下,在书局看书的那个少年。
“如果我所料不错,那个少年应该是有过目不忘的能力,才能记下那么多的孤本。”
澹台迦南点头,肯定了她的话:“明天我把澹台三留下配合你,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吧。”
柳无依抱住他,狠狠亲了两下:“大人,你真好。”
澹台迦南墨玉般的眸子专注看着她,浅淡的笑意从他眼底浮现。
“我见那个少年家境贫寒,帮人偷录孤本应该也是补贴家用,若他心性不错,我们可以为他解决困难,再资助他进学,科举,他这样的天赋不读书未免可惜了。”
“那个指使人偷录孤本的店家呢?玉娘打算怎么处理?”
柳无依迟疑一阵,道:“好像没有合适的法律能治他的罪。”
澹台迦南将她的手握在手心里,结了疤的位置有些剌手,柳无依有些心疼地摸了摸。
澹台迦南每每同她相处,都恍然觉得柳无依待他,是有真心在的。
“法律确实治不了他,你想经商总会遇见各种竞争,他这样的法子太过阴损,是把那个少年当做弃子用的,属于恶意竞争,你不愿意用杀鸡儆猴的法子,便上门要个说法,若是他不愿意给,你便亮出自己身份,叫他换别的营生。”
柳无依看着他笑:“大人这是在教我仗势欺人吗?”
澹台迦南轻轻捏她的指节,平淡道:“恩,也可以这么说。”
“那不出三日,同福楼里的说书先生就要说大人在外城与民争利,欺压平民百姓了。”
“没关系,我的名声本就不好。”
柳无依反手握住他的两只手,不赞同道:“怎么会没关系,我希望大人的名声能好起来。”
澹台迦南怔住。
她又道:“这事儿我已经有了解决的法子,大人明日把澹台三留给我就行。”
澹台迦南失笑,好脾气地应了。
柳无依也笑,跟着把头埋在他颈窝里,轻嗅他身上的香气。
次日,澹台三领了差事出府,柳无依则在家中候着,琢磨着给澹台迦南的里衣改一改腰身,昨日他试过之后,发现腰身大了一些。
柳无依照上次的尺寸做得,哪里会差得那么多,分明就是人瘦了些。
她当时没说什么,歇下前同他多亲昵了一阵,只希望他能慢慢放下,心里那些妄自菲薄的想法。
澹台三不出一个时辰就回转了,那名少年的生平也被调查得一清二楚。
柳无依示意他坐下。
澹台三也没推辞,依言坐下了。
柳无依让春桃给澹台三上了杯茶,才问:“那少年姓甚名谁,家里是什么情况?”
“那少年名叫余杭。”
“干娘所料不错,他确实家境贫寒,如今唯有一老母在世,两月前生了病,月前病重得起不来床,他才被那同心书斋的老板以利相诱,做了偷录孤本的事。”
状元楼三楼雅间
柳无依在靠窗的桌边坐下,花窗正对着东湖,桥面上人来人往,桥下湖面波光粼粼,船夫喊着号子,使劲摇着船桨,从桥下而过。
等到入夜各个楼里的花船就会出游,届时整个湖面被映照的亮如白昼,各色花船上歌舞升平,直至太阳东出,才会如梦初醒般退去。
“夫人,余公子到了。”
门外传来通传声,柳无依回头看向门口的方向,道:“进。”
名为余杭的少年走了进来,一双眼警惕的望着柳无依。
柳无依温和道:“坐。”
又转头对着澹台三道:“上菜吧。”
柳无依不着急问话,只等五道招牌菜摆上桌,招呼余杭道:“匆匆把你寻来,还没吃早饭吧?动筷子。”
余杭抬眼看她,又看看菜,终是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柳无依是吃过饭才出来的,春桃只给柳无依盛了碗甜汤,陪着少年吃一点,手边上还放了一碟子绿豆糕。
余杭放下筷子,问道:“夫人想要我做些什么?又能给我多少银子?”
柳无依讶然看他,没有想到这少年的话会这样直白,这个少年才十一二岁却比谢霖更加成熟,他明白自己的处境,也知道自己的价值,他并不耻于用这份价值换取应有的报酬。
他有这样的城府,定然是不吃温言软语那一套的,利益交换才是更让他喜欢的方式她想了想,决定同他直接说明。
“我是松风书斋的主人。”
余杭面色一变,看来他做的那些事暴露了,才会叫人找上门来。
“同心书斋的老板叫你偷录孤本,一本给你多少银子?”
余杭撇过头,略显慌张道:“我不知道夫人在说些什么。”
“他给你多少银子?我给你更多。”
余杭听到这里,知道柳无依没有追究他的意思,也镇定了一些。
“一本给我一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