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的两名万户长忽力尔、普思凡此刻无比头疼,那魏国两名将领如泥鳅一般滑不溜手,根本不与他们正面接战,随时将万人骑兵分为若干小队,袭扰砍伐木料的汉兵之后就退,一边还要大喊说:“燕州的兄弟们,不要助纣为虐,跟漠北人勾结,燕王是逆贼,逃进山去,陛下既往不咎,陛下既往不咎。”
如此一来大量燕州军直接逃入山中,漠北人不熟悉山地地形,也无法入山搜索,一天下来逃跑的兵士有两三万人,整个汉军大营士气土崩瓦解,杀了上千多人才压住哗变,一天下来伐木造器械几乎没有太大的进展。
田子义和卢定国见目标几乎达成,两人商量几句:“定国,我们打上一仗,见好就收,引他们入紫云峡。”
“正合我意!”
就在万户长忽力尔、普思凡一筹莫展之际,魏军主动攻击,他大喜过望,于是两军在东都城外大战一场,焦灼之际,田子义鸣号退兵,魏军往紫云峡而逃。
万户长忽力尔、普思凡以为魏军要逃到山中,于是领兵穷追不舍,果然入预计一般进入紫云下,独孤文钦命滚石堵住退路,当天晚上紫云峡中惨叫声不绝于耳,四万漠北骑兵尽数命丧紫云峡。
........
晚上一条条的坏消息汇聚到了拓跋烈的帅帐之中。
“报,南院大王萧宝龙在陈留城外被魏国骑兵从背后偷袭,两万部落骑兵全军覆没!”
“报,北院大王忽兰达在怀州城外被偷袭,伤亡过半,北院大王重伤!
……
“报,万户长忽力尔、普思凡追击魏军,在紫云峡中伏,全名遭遇火攻,无一人幸存!”
“报,汉军大营哗变了,数万汉军谋反,杀万余漠北兵,冲进了太行山中,死亡两万余人。”
......
一条条消息惊的耶律楚河和拓跋烈心惊胆战,呆若木鸡。
耶律楚河:“烈儿,这些人从那里来的?东都城外不是没有魏国的军队了吗?”
拓跋烈如抽空了一般跌坐在椅子上:“叔父,我们上当了,晋王和独孤文钦应该领兵返回了,就埋伏在附近山中,等着我们上钩呢,我们今夜要连夜撤退,退回漠北,否则晚了就没有机会了?”
耶律楚河:“我们退了,那些部落诸王怎么办?”
拓跋烈:“等不了,只能安排人去传令,让他们马上尾随我们撤退,我们若等到天亮再走,恐怕被人四面围住,就走不了了。”
耶律楚河只能点头,当夜漠北金帐王庭连夜拔营,丢下燕州汉军,领着十五万金帐骑兵仓皇而退。
.......
第二天东都城上,天一亮拓跋宏和慕容聘惊奇的发现漠北退兵了,东都危机不过一天就解了,此时军报过来。
“报,征南大军五万由独孤若弥,独孤若望两位将军率领已经抵达东都!”
“报,征西大军六万由罗克敌率领,明日可达东都!”
“好,传本王帅令!”
“本王与信国公各自领五万骑兵精锐,追击金帐骑兵,其余人马由安国公统帅,扫荡部落骑兵,收拢燕州旧兵,对于归降的燕州兵,尽数赦免,至于漠北骑兵,一个不留。”
“诺!”
当天,拓跋宏与独孤文钦各自领兵十万追击而去。
三日后,拓跋烈与耶律楚河的金帐铁骑被瀛洲守将李存孝领兵十万阻击,激战一天,独孤文钦和拓跋宏大军抵达战场,随即投入战斗,漠北大败,耶律楚河亲自率军断后,拓跋烈领兵五万败退而去。
观政二十九年的这场大战终于平息了,漠北二十万大军入寇,十五万大军葬生大魏、十一部落诸王尽数战死、漠北狼神大祭司耶律楚雄、大汗耶律楚河战死,漠北积蓄的力量毁于一旦。
拓跋烈返回漠北王庭,接掌漠北达炎可汗、狼神大祭司之位,再也不提萨珊遗脉、再也不提圣火教,他整合了十万金帐王庭,干脆直接收编了十一大部落,尽数取消部落王,以中原之法统治漠北草原,将草原由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变成了一个集权统治的国家,经过三十年统治,在拓跋烈死后,漠北成了一个更为强大的草原帝国,拓跋烈的孙子耶律宝机最终建国号大契丹国,五十年后,这个国家成为中原王朝的噩梦!
后世史学家分析,耶律烈当年引漠北大军入关的本意并不是夺取魏国皇位,而是为了借此消灭整个漠北的诸部落实力,借此一统漠北诸部落,这个观点得到了主流史学家的认可,毕竟这位未来大辽国的太祖皇帝曾经有一个身份,魏国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