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澄拍着胸脯,信誓旦旦,满脸写着“老子算无遗策”,颇有几分狗头军师的派头。
那架势,活像个街头算命的。嘴里叨叨着“包你发财”,手里还差个破幡儿写上“神机妙算”。
再配个瞎眼造型就齐活了,简直能直接去摆摊儿忽悠路人。
朱允炆一听,乐得跟捡了金元宝似的,激动得手舞足蹈,差点没蹦起来喊“发达啦”。
赶紧恭恭敬敬把这位“军师”请到上座,自己则像个乖学生似的端坐一旁,眼巴巴等着教诲。
恨不得掏出个小本本记笔记,标题写上“如何干翻朱允熥”,还得画个笑脸装饰一下。
黄子澄瞅着他这副模样,心里美得跟吃了蜜似的。
这小子对儒家礼仪那是苛刻到骨子里,简直是个活体礼法教科书。
走路都得量步子,生怕踩歪了正道,正中他这老酸儒的下怀,比中了彩票还开心。
他清了清嗓子,慢悠悠开口,摆出一副高人指点的架势,像个老戏骨准备开嗓:
“殿下啊,朱允熥那小子在大殿上倒是风光了一把,一鸣惊人。
可那不过是提前做了功课,临时抱佛脚罢了,没啥真本事。
他的势力还是那小破船,风一吹就翻,不堪一击,跟个纸糊的玩意儿似的,撑死了也就唬唬人!”
这话说得头头是道,朱允炆听得连连点头,眼睛亮得跟点了俩灯泡。
心里暗想:“对啊,朱允熥那小子就是个纸老虎,吓唬人罢了,虚张声势,虚得跟个空壳子似的!”
黄子澄见他上钩,得意地抖了抖袖子,像个抖包袱的说书人,继续忽悠:
“圣人云,计谋这种小伎俩嘛,速成没问题。
可有些东西是速成不了的,得靠常年累月慢慢养出来的,急不得,火候不到就成夹生饭!”
朱允炆一听,觉得这话简直是金科玉律,忙追问:“先生,比如啥?”
那语气,像个急着抢答的小学生,生怕错过啥金点子,耳朵都竖得跟兔子似的。
黄子澄眼珠一转,慢条斯理吐出三个字:“文学素养。”
说完还故意顿了顿,像个老戏骨等着观众鼓掌,嘴角微微上翘,颇有几分“老子这词儿用得妙”的自得。
仿佛下一秒就要吟首诗证明自己。
朱允炆一拍大腿,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对啊,太有道理了!这玩意儿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出来的,得靠时间熬!”
黄子澄趁热打铁,滔滔不绝道:
“咱这帮人吟诗作赋,挥手泼墨,那是因为常年在大儒身边熏陶出来的,底蕴深厚。
跟泡了十年的老坛酸菜似的,味儿浓,揭开盖子都能熏一屋子。
朱允熥呢?他身边就一个茹瑺撑场面,那家伙是啥出身?
当今圣上一眼看中从草民里提拔的,泥腿子一个,土得掉渣,满身牛粪味儿,站那儿都像刚从田里爬出来!
咱的文学聚会,他连门都摸不着,哪有资格跟咱比?
估计连‘床前明月光’都背不全,背一半还得卡壳!”
这话说得朱允炆心花怒放,点头跟小鸡啄米似的,乐得嘴都合不拢:
“先生说得太对了,那泥腿子哪懂风花雪月啊,拿毛笔都得抖半天,写出来的字跟鸡爪子挠似的!”
朱允炆越听越兴奋,手足无措得跟个刚中了彩票的土财主,急吼吼问:“那先生,咱咋安排?”
那架势,像个刚学会下棋的小白,急着找人开局。
黄子澄眼角一挑,露出个老狐狸般的笑,慢悠悠道:
“殿下,咱可以用兄弟聚会的名义,把朱允熥约到城外花园。
到时候,臣让弟子宋义出马,跟他对诗,杀杀他的锐气。
让他当众出丑,在士林里颜面扫地,丢人丢到姥姥家,回家都不好意思见他娘,哭着喊着找地缝钻!”
朱允炆一听,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激动得一巴掌拍在桌上,震得茶杯都跳了跳,大喊:“好计谋!太妙了!”
那声音大得差点把房梁震下来,像个刚学会打牌的小孩,觉得自己拿了张王炸。
恨不得立刻跑出去显摆,满脸写着“老子要赢定了”。
黄子澄洋洋得意,捋了捋胡子,摆出一副“老子运筹帷幄”的姿态,像个刚下棋赢了老对手的棋摊大爷,慢条斯理道:
“殿下稍安勿躁,微臣还没说完呢。
经过朱允熥那事儿,臣学聪明了,做事得有两手准备,不能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里,不然摔了连个炒蛋都吃不上!”
朱允炆一愣,忙凑过去,满脸好奇:“哦?先生还有啥妙计?”
那模样,像个等着拆礼物的熊孩子,眼里全是期待。
恨不得抱住黄子澄喊“快说快说”,耳朵都快贴到他脸上去了。
黄子澄得意一笑,接过朱允炆满上的茶水,俩人聊得兴致勃勃,跟刘备三顾茅庐似的,自得其乐。
恨不得点个炭火煮壶酒再摆盘花生米,边喝边聊,气氛好得像过年。
他慢悠悠道:“微臣还会上奏皇上,让周观政当朱允熥的老师!”
朱允炆一听,脸刷地绿了,怒气冲冲跳起来,跟个炸毛的公鸡似的,差点没把茶杯摔了:
“不行!绝对不行!现在出阁的只有我一个,要是让他也出阁,岂不是名正言顺跟我抢太孙之位?
这不是搬石头砸自己脚吗?我脑子又没进水,干嘛给自己找不痛快!”
他气得跟个被抢了糖的小孩,脸红脖子粗,嗓门都拔高了八度。
黄子澄赶紧摆手,笑得跟个老油条似的:“殿下莫急,您知道周观政是啥人吗?”
朱允炆冷哼一声,没好气道:
“当然知道!当年皇爷爷让太监叫一队乐师进宫,他硬是拦在门口,说皇帝规定乐师不准入大内。
连皇爷爷下旨都没用,那老顽固非逼着皇爷爷亲自道歉才肯罢休,刚正不阿得跟块石头似的,倔得能气死人。
简直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他越说越气,恨不得把周观政拉出来揍一顿,解解心头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