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厂长办公室里出来后,易中海疾步走出办公楼,来到了轧钢厂办公楼前广场。
今天的阳光很暖,微风习习,远处,一群工人向车间的方向一路狂奔,这个时候来的人都是踩点儿来的,慢一会儿就要迟到了。
看着那群慌慌张张的工人们,易中海想起了他上学时候,那时候的他和一群兄弟每天都踩点到学校,有时候也因为时间把握不准而迟到。
易中海抬头看向太阳,阳光刺的他的眼睛微微眯起,易中海得意的说:‘似乎来到这里也是一个不错的结果!’
说着,他迈着步伐向一车间走路,脚下生风,走的飞快。
此时,广播室内播放出一首十分慷慨激昂,振奋人心的音乐:“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一车间,向前进把大黑板拿了出来,还带领学徒工们特意把机器挪走,腾出一块儿空地来。
早早的他就收到了通知,厂里支持他和易中海的建议,让易中海进行公开讲课,让所有人都能学到钳工知识。
厂里的人也知道这么做的好处。
讲课这件事儿一旦开了先河,就像是开闸的江河一般,络绎不绝。
后续还有其他师傅也会去效仿,届时,技术将不再是掐脖子的壁垒。
一车间上午没有生产任务,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听易中海讲课。
易中海推开车间门走进来的时候,他的五个徒弟一股脑的冲了上来,围住了易中海:
“师傅你来了!”
“师傅,抽一根华子!”
“师傅,今天整个车间的人都听你讲课,这排场!”
“听说厂领导还要来呢!”
“师傅.....”
易中海点头道:“嗯,走,过去看看!”
易中海走在前面,他的五个徒弟昂首挺胸的跟在后面,煞是威风!
“易师傅早!”
“嗯!”
“易师傅,你来了!”
“嗯!”
“易师傅,今天我们都要跟你学习了!”
“易师傅早!”
“易师傅.....”
“......”
易中海在人群中看了一眼,见贾东旭站在人群中,当他的目光看过去的时候,贾东旭心虚的躲开了易中海的目光。
和贾东旭对视一下后,易中海走到了黑板旁。
向前进看了易中海一眼,略微担心的说:“一会儿杨厂长和几位厂领导都过来,可别掉链子了!”
易中海点头道:“放心吧,一会儿看我表演!”
易中海拿起白粉笔,在黑板上刷刷刷的写下了一行大字大字——什么是钳工?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一级钳工。
易中海写的几个字苍劲有力,工整得体,看起来十分赏心悦目。
一旁的向前进见易中海写出一手好粉笔字,他小声嘀咕道:“易中海什么时候有了这个本事了?”
叮铃铃~
车间上工铃声响起后,所有工人井然有序的坐在小黑板前等易中海讲课,有一些认真的人直接拿出了小本本。
吱嘎!
车间门开了。
杨厂长,李副厂长,技术部部长张万和带着技术科三十多位骨干来到了一车间。
进入车间后,杨厂长带人坐到了队伍后面,他们今天是来旁听的,想要看看易中海讲的好不好。
见杨厂长带人进来坐下后,向前进对易中海使了一个眼色,示意他可以开始了。
易中海点了点黑板,高声道:“都往我这里看,现在开始上课!”
“今天第一课我们讲什么是钳工,以及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一级钳工!”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今天不只是教你们技术,还要教你们理论,让你们知道为什么是这么做!”
“通俗来讲就是和媳妇睡觉能生孩子,我要教你们为什么和媳妇睡觉能生孩子,而不是上来就教你们怎么睡!”
易中海的一句话逗的大家哈哈大笑,下面有人起哄道:
“易师傅,和媳妇睡觉不用你教,天生就会。”
“易师傅,你这比喻实在是太无敌了。”
“易师傅,当钳工比和媳妇睡觉难多了。”
“......”
易中海敲了敲黑板,道:“钳工最初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当初人们为了从青铜器中取出铁片,发明了钳子......”
“到现在,钳子的类型已经发展到了一百多种.....”
“......”
易中海开始讲述钳工的发展历史,用他那诙谐幽默话引起大家思考的同时,又能让所有人都听懂,并且产生互动,提出问题。
讲课的水准堪比大学教授。
杨厂长看向技术科科长张万和,小声道:“易中海有点儿水平啊,我现在都知道钳工是怎么来的,他是干什么的了!”
张万和小声附和:“易师傅讲课确实是挺厉害,不愧是轧钢厂钳工第一人,我今天算是服了。”
“有些人会技术,但不一定会教人。”
“有些人会教人,但技术烂的一塌糊涂。”
“像是易师傅这种,会技术又会教人的很少见!”
“易师傅这课,上的十分有水平!”
“......”
技术科其他人对易中海的评价非常之高,评分高到让杨厂长都为之震惊。
杨厂长暗暗点头道:“看来这一步,我是走对了。”
......
易中海在厂里开课的事儿,很快传遍了整个轧钢厂。
其他钳工车间的人听到后也颇为震惊,得知易中海讲了许许多多的干货后,纷纷懊恼没有听到课。
见状,厂里决定让易中海在其他车间把课重新讲一遍,让所有钳工都能学习到,厂里不让易中海白讲,杨厂长给易中海一节课十块钱的补助,和工资一同发放。
易中海讲完课后,许多工人都跃跃欲试。
按照易中海教出来的方法,他们做出来的零件儿基本上符合学徒工零件的精度,只差一些历练,熟能生巧了。
钳工车间的学徒工们见状,每天跟打了鸡血似的,一个个工作热情高涨,像是打了鸡血一样,。
厂领导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直呼神气。
易中海连续上了五天课后,工业部派人下来听课,同时观察了一下轧钢厂的工作氛围后,给杨厂长一个很高的评价.....
七天后。
厂长办公室,
杨卫国将易中海叫了过来。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张自行车票,一张电风扇票,双手递到易中海的手里:“易师傅,这段时间你立功了!”
“上次工业部的人来调查,把原本属于一厂的初级零件加工订单给咱们三厂了,这都是你的功劳!”
“这是厂里奖励你的,你收好!”
易中海看了一眼手里的两张票,笑道:“谢谢厂长,我会再接再厉,继续努力的!”
杨卫国笑道:“向前晋升上去后,你接替他车间主任的位置,我可是把轧钢厂的钳工组交到你手上了!”
易中海一脸严肃,正色道:“我一定为轧钢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请厂长放心!”
......
下午,易中海请了半天假,直奔百货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