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服务团
刚刚抵达洋河口的驻防之地,古之月所属的四连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紧张而忙碌的日常训练之中。
洋河口这个地方可不简单,早在北洋时期,它就不幸落入了倭寇的魔掌,成为了他们的租借区域。也正因如此,这里早就存在着倭寇设立的工厂和各种设施。
然而,近期由于中国工人在倭寇租借的工厂内发起了罢工行动,这可激怒了那些蛮横无理的倭寇。
于是乎,他们悍然出兵洋河口,对当地的政府驻地、图书馆、医院以及工厂等重要设施展开了疯狂的袭击,所到之处皆是一片狼藉,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古之月所在的团接到紧急命令,迅速调遣至此地执行驻防任务,并承担起保卫这片土地的神圣使命。
就在这个宁静的清晨,当古之月完成了一早上艰苦的训练之后,他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缓缓离开了训练场,朝着宿舍的方向踱步而去,心里盘算着赶紧去享用一顿丰盛的早餐来补充消耗殆尽的体力。
正当他快要走到宿舍的时候,突然从营门口传来了一阵喧闹嘈杂之声。
“四连长!
不好啦,营门口那边似乎有些混乱啊!”
古之月看到一名在营门口负责值班的四连士兵神色慌张地一路小跑过来,急匆匆地向着宋连长汇报情况。
宋连长听闻此言,心头猛地一惊,当即毫不犹豫地放下手中那还冒着热气的水壶,迈着大步流星般的步伐快速朝着营门口飞奔而去。古之月则赶紧跟着一班去食堂吃早饭去了。
待到宋连长赶到营门口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营门口此刻已经聚集了一大群情绪激昂的年轻人,他们身上穿着朴素简约的中山装或者一袭长长的裙式校服,每个人手里都紧紧握着醒目的标语横幅,口中高声呼喊着慷慨激昂的抗日口号: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还我河山!” “坚决抵抗倭寇侵略!”
这些充满力量的声音此起彼伏,在整个营地周围回荡不息。
团参谋长正站在门口,神情严肃地拦着他们。
“参谋长,这是怎么了?”宋连长走上前问道。
“哦,是四连长啊。”参谋长回头看了看宋连长,
“这些人是北平大学生战地服务团,说是来给我们宣传抗日的。
可这里是军营,不是随便进出的地方,我正拦着他们呢。”
“宣传抗日?他们是怎么找到这里的?”
古之月有些好奇。
“好像是从北平一路赶过来的,说是想给战士们鼓鼓劲。”
参谋长叹了口气,“不过,军规就是军规,我不能让他们随便进来。”
“团长呢?”宋连长问道。
“团长在团部开会,估计一时半会儿出不来。”参谋长摇了摇头。
“那怎么办?他们看起来挺热情的。”
古之月看着那些大学生,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热忱和坚定。
“四连长,我们是真心来宣传抗日的。现在国家危难,我们大学生也想出一份力。”
一个穿着蓝色旗袍的女孩走上前,她是北平大学生战地服务团的负责人李玉兰。
“这位是……”宋连长问道。
“我叫李玉兰,是这次服务团的负责人。
这位是我的同学刘刚。”
李玉兰指了指身边的男孩,他看起来有些内敛,但眼神中也透着一股坚毅。
“你们的心意我们领了,但军营有军营的规矩。”
宋连长语气缓和了一些,“要不这样,等团长开完会,我们再请示一下?”
“可是时间不等人啊,四连长!”
李玉兰满脸焦急之色,语气急切地说道,“我们从北平一路马不停蹄地赶来,历经千辛万苦,就是想着能够尽快赶到这里,给咱们英勇无畏的战士们宣传抗日,鼓舞大家的士气呀!
每耽搁一分钟,都可能让更多的同胞遭受苦难,所以真的是一刻也耽误不得啊!”
四连长宋连长安抚道:“李同志,我非常理解你们此刻急切的心情。
但是部队有部队的规矩,这可不能随意乱来啊。”他刚要接着往下劝说,突然间,身后传来一阵清晰而急促的脚步声。
众人纷纷回头望去,只见一个身材魁梧、面容坚毅的中年男子快步走来。
“何团长,您来得正好!
”参谋长眼尖,一眼就认出了来人正是团长何团长,赶忙三步并作两步地迎上前去,敬礼后汇报道,
“这边有一群来自北平的大学生,说是要来给咱们的战士做抗日宣传工作。
我担心会影响到部队的正常秩序和军事部署,正在这儿拦住他们呢。”
何团长闻言停下了脚步,目光如炬地扫视着眼前的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他微微皱起眉头,开口问道:
“哦?大学生战地服务团?你们都是从北平过来的吗?”
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久经沙场的威严。
“是的,何团长!”
李玉兰迈着坚定而又轻盈的步伐走上前来,她那姣好的面容上满是崇敬之色,恭恭敬敬地向何团长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动作干净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
只见她挺直了腰板,大声说道:“我们是来自北平的大学生战地服务团,此次前来,就是想要给英勇无畏的战士们宣传抗日精神,
讲述那些可歌可泣的抗日故事,唱响激昂澎湃的抗日歌曲,以此来鼓舞大家的士气,让每一位战士都能感受到身后有无数同胞在默默支持着他们!”
听到这番话,何团长微微颔首,表示认可地点了点头,他那刚毅的面庞上流露出一丝赞赏之意,缓声道:
“你们这一路走来,想必也是吃了不少苦头吧?真是辛苦你们了。”
然而,紧接着他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郑重其事地说道:
“不过,军营可不是能够随随便便进出的地方啊,这里有着严格的纪律和规定,这可是不容违背的铁律。”
李玉兰自然明白何团长的顾虑,她赶忙回应道:
“何团长,请您放心,我们深知规矩的重要性。
但是如今国家正处于生死存亡之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怎能坐视不管呢?
我们虽然力量危薄,但也想尽自己所能出一份绵薄之力。
我们真的只是单纯地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给战士们加油鼓劲,让他们清楚地知道,即使身处前线浴血奋战,后方依然有成千上万的百姓在牵挂着他们、支持着他们,成为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说这话时,李玉兰的语气格外恳切,眼中闪烁着真挚的光芒。
何团长微微皱起眉头,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之中。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周围那些年轻而坚毅的士兵们,只见他们的眼中闪烁着热切的光芒,充满了对即将到来之事的期待。
终于,何团长轻轻叹息一声,打破了这片沉寂:
“罢了,就让他们进来吧。不过,仅限在操场进行宣传活动,而且时间绝不可过长。”
听到这个决定,李玉兰和她身后的团员们顿时喜出望外,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他们齐声高呼:“谢谢何团长!谢谢何团长!”那声音犹如一阵欢快的浪潮,在空气中荡漾开来。
何团长紧接着转头看向身旁的参谋长,严肃地吩咐道:
“参谋长,你立刻带领他们前往操场,并下达命令,要求全团官兵在吃完早饭之后,务必在五分钟之内迅速赶到操场集合。”
参谋长毫不犹豫地点头应是,随即转身引领着这群满怀热忱的大学生们朝着操场大步流星地走去。
一直站在一旁的宋连长见状,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好奇。
他暗自思忖着,这些初出茅庐的大学生究竟能够给身经百战的战士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于是,他迈开脚步,紧紧跟随着队伍一同走向操场。
没过多久,操场上便陆续出现了许多连队的身影。士兵们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快速集结,原本空旷的场地很快变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他们个个精神抖擞,听闻有大学生前来宣传抗日,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难以抑制的兴奋之色。
此时,李玉兰与刘刚并肩站立在操场的正中央。两人环视着四周密密麻麻的人群,面带微笑,不断地向着众人点头示意,表示友好和问候。
阳光洒落在他们身上,映照着青春洋溢的面庞,仿佛为整个场面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各位战士,我们是北平大学生战地服务团,今天来给大家宣传抗日。”
李玉兰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而坚定,“现在国家危难,日本侵略者在我们的土地上烧杀抢掠,我们的同胞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我们不能再坐视不管了,我们要起来反抗,保卫我们的祖国。”
士兵们听得热血沸腾,纷纷点头。
“战士们,你们知道‘九一八’事变吗?”李玉兰问道。
“知道,日本鬼子占领了东北三省,还屠杀我们的同胞。”一个士兵回答道。
“对,‘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他们用武力占领了我们的土地,还妄图吞并整个中国。但我们中国人是不会屈服的,我们要奋起反抗,保卫我们的家园。”
李玉兰语气激昂。说着她就唱了起来: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 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 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 流浪
整日夹在关内流浪
哪年 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 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 爹娘啊
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唱得真好,我们一定要打跑日本鬼子。”士兵们高声呼应。
李玉兰紧接着喊道:“打倒小日本,还我山河——”
“打倒倭寇,还我山河——”
喊完了口号,李玉兰又问了战士们会什么抗日歌曲,战士们表示会《大刀进行曲》,然后李玉兰带领大家又唱了《大刀进行曲》。
最后战士们,李玉兰还有什么抗日歌曲,可教的,李玉兰想了一下说道:“那就教大家去年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吧,大家跟着我一起唱”,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预备——唱”.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
很快歌曲教完,正是群情激奋的时候,这时何团长走上台前,对全团的弟兄们说:
“弟兄们,今天北平流亡大学生战地服务团,来到我们团,进行抗战宣传活动,我听了感觉很有意义。
现在正是民族存亡的危机时刻,老有人攻击政府说我们不抵抗,现在我们到了洋河口,又到了倭寇侵略的第一线,
四年前,咱们就在上海和小鬼子掰过手腕,他们没有什么可怕的,这次在洋河口,我相信我们也必让小鬼子同样付出代价。
最近几天倭寇海军陆战队正在市区打杂抢烧,我们政府,工厂,图书馆都在被倭寇破坏,你们我们该不该让他们付出代价,打败他们。弟兄们,有没有信心?”
“有——,有——,有——”
这时不知道谁喊了一句口号,所有人都振臂高呼,跟着喊了起来,
“驱除倭寇,还我山河——”
“驱除倭寇,还我山河——”
古之月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知道了这次出兵洋河口的意义,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马上就想和小鬼子干一场,并且要把小鬼子打疼,打怕。
告别了战地服务团,古之月又投入训练中,只是和全团的其他战士一样,此刻训练更加刻苦,更有血性,也知道了学好是杀敌本领的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