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月,镜中花
沱江那香醇的米酒顺着喉咙滑入腹中,
瞬间便在胃里燃烧成一团熊熊烈火,
古之月只觉得脑袋晕乎乎的,身体也不由自主地歪斜了下去,
最终倚靠在了苗家竹楼那精美的廊柱之下。
耳畔传来一阵清脆悦耳的银饰叮当声,时远时近,
仿佛化作了云梦居那高高翘起的檐角上风铃所发出的悠扬声响。
此时正值腊月廿三,清晨的阳光温柔地洒落在古老的金陵城墙上,
宛如一层金色的纱幔轻轻覆盖。空气中弥漫着糖瓜粘那甜蜜诱人的香气,
伴随着妻子凌觅诗那带着浓浓金陵口音的呼喊:
“之月,快些来帮帮阿爹抬起那寿屏哟!”
“我可还没老呢!这点小事用不着帮忙啦。”
汪老头乐呵呵地笑着说道,
一边朝正在忙碌的儿子小旺挥挥手示意他继续自己手头的活计。
而在一旁,汪婆婆正坐在柜台后面噼里啪啦地拨打着算盘珠子,嘴里念念有词。
柜台上摆放着一个小巧玲珑的紫铜手炉,
里面煨着香甜软糯的桂花糖芋苗,散发出阵阵诱人的热气和香味。
凌觅诗则精心绾着一个漂亮的元宝髻,
身着一袭素雅的阴丹士林旗袍,
轻盈地走过青砖铺就的地面。
她手腕上戴着的银镯不经意间碰撞到了桌上的青瓷碗,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
“枣儿啊!可别拿着灶糖去粘猫咪的胡须哦!”
凌觅诗娇嗔地喊着古乐凌的小名道。
只见一岁半大的古乐凌正兴高采烈地骑在一把黄杨木梯上,
两只可爱的虎头鞋欢快地踢动着,一不小心竟将旁边放置的一簸箕芝麻给打翻在地。
小家伙丝毫不在意这些,反而得意洋洋地举起小手,用胖乎乎的小手指蘸取着墨汁,
在那张鲜艳的年画灶君脸上肆意涂抹起来,不一会儿就在灶君的脸上画出了两团黑乎乎的墨迹。
汪老板娘见状,急忙手持戥子从屋里追赶出来,
她身上穿着一条绛紫色的马面裙,裙摆随着她匆忙的脚步在地上扫起一小片细细的雪花。
“哎呀呀,你这个小顽皮猴子!
这墨可是徽州老胡开文店里的上等好墨啊!”
汪老板娘又好气又好笑地嚷嚷道。
古之月脸上挂着宠溺的笑容,轻轻地揽过自己那调皮捣蛋的儿子,
嘴里说着一口浓郁的苏北腔调,仿佛每一个字都裹满了香甜的糖稀一般:
“姆妈莫要生气啦,我来带他去学学怎么拓碑可好呀?”
此时,在后院那张略显陈旧的石桌上,正静静地躺着一幅尚未完工的《云梦居记》。
古乐凌那双胖乎乎的小手紧紧地摁住洁白如雪的宣纸,
瞪大眼睛好奇地看着父亲古之月,熟练地用那块精美的端砚慢慢地研磨出漆黑如夜的松烟墨。
墙角处,几枝腊梅悄悄地从墙头探出身子来,
宛如害羞的少女般欲语还休。
花瓣之上,还凝结着昨夜未曾融化的白霜,晶莹剔透,宛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点缀其间。
今日乃是汪老先生的六十大寿,整个宅邸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十六盏色彩斑斓、晶莹剔透的琉璃灯高高悬挂于厅堂之中,
将原本有些昏暗的屋子映照得如同白昼一般明亮通透。
凌觅诗心灵手巧,她亲自精心制作的寿桃堆积如山,个个栩栩如生,
仿佛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而那面塑而成的南极仙翁更是活灵活现,
其胡须和头发皆是用纤细如丝的龙须糖精心粘连而就,令人不禁赞叹不已。
古乐凌这个小淘气包,不知何时竟爬到了条案下面,
偷偷摸摸地伸手去拉扯那悬挂在寿幡上的金色穗子。
只见他仰起头,奶声奶气地问道:
“阿爹,这上面的字念什么呀?”
古之月微微一笑,拿起一支毛笔,蘸了蘸一旁碗中的黄酒,
然后在案子上龙飞凤舞地写下一个字,解释道:
“宝贝儿,这可是钟鼎文中的‘寿’字哦。
你瞧它像不像是一个拄着拐杖的慈祥老翁呢?”
正当父子俩饶有兴致地探讨之时,
忽然从后厨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油炸声响,
紧接着便看到汪老板娘满脸喜气地双手捧着一条肥美的鲥鱼快步掀帘而入。
只听她兴奋地喊道:“这可是刚刚从镇江加急送过来的新鲜鲥鱼哟!
你们瞧瞧这鳞片,还闪烁着江水泛起的泡沫呢!”
说罢,她小心翼翼地将鲥鱼放置在案板之上。
凌觅诗见状,连忙抄起一双精致的银筷子,
动作轻柔地轻轻刮动着鲥鱼身上那细密的鱼鳞。
随着她的巧手舞动,一片片银色的鱼鳞纷纷飘落而下。
随后,她又将一碗色泽如琥珀般醇厚的酒酿汁均匀地淋洒在鲥鱼身上,
刹那间,一股热气腾腾、鲜香四溢的味道扑鼻而来,
就连屋檐下那些正在偷吃食物的雀儿也被这股迷人的鲜气吓得惊慌失措,扑棱棱地飞走了。
戌时三刻,夜幕已然降临,
秦淮河畔华灯初上,璀璨的烟花如流星般划过天际,
在窗棂上绽放出绚丽多彩的光斑,犹如梦幻仙境中的奇景。
此时,汪老板早已沉醉其中,
他那迷离的双眼斜斜着,嘴里轻声哼唱着悠扬婉转的《牡丹亭》选段。
一旁的古乐凌则乖巧地趴在阿爹的膝头上,有模有样地学着哼起了昆腔,
他头上戴着的虎头帽随着节奏轻轻晃动,帽子上的铃铛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上元之夜的云梦居里,到处都悬挂着精美的走马灯,灯火摇曳间,
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奇幻的世界。
而凌觅诗更是心灵手巧,她用轻薄透明的蝉翼纱精心糊制了一组《鹊桥仙》的灯笼,那细腻的手工令人赞叹不已。
古乐凌手提一只可爱的兔子灯,像只欢快的小鹿一般在院子里肆意奔跑嬉戏。
突然,他一不小心撞翻了放在地上的笸箩,里面装着的雪白糯米粉顿时扬起,
纷纷扬扬地洒落一地,就好似一场突如其来的小雪。
古乐凌兴奋地大喊道:
“阿爹快看呀!下雪啦!”
就在这时,汪老板娘笑盈盈地端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浮元子。
只见那青瓷碗中,一颗颗圆润饱满的浮元子宛如珍珠般漂浮着,
碗边还摆放着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面塑,让人不禁垂涎欲滴。
凌觅诗温柔地解下自己身上的白狐裘,
轻轻地披在了丈夫的肩头,关切地问道:
“快尝尝这芝麻馅的浮元子,可是我用石臼足足捶打了三百下才做出来的呢。
小旺啊,后天就是你的生日了,告诉我,你想要什么样的礼物呀?”
古之月迫不及待地咬开一口软糯的外皮,
香甜浓郁的黑芝麻馅料混合着猪油的香气瞬间在舌尖弥漫开来,
那美妙的滋味竟是比金陵春酒还要绵软柔和、令人陶醉。
一时间,他被这美味感动得热泪盈眶,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幸福,但却激动得不知该如何表达。
就在大家都沉浸于这充满温馨和欢乐的美好氛围之时,
突然间,从远处那条悠长的街道上传来了一阵如同雷鸣一般震耳欲聋的喝彩之声。
人们纷纷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吸引住,纷纷转头望去。
只见一条无比壮观的火龙灯正从巍峨耸立的中华门处缓慢地蜿蜒而来。
那火龙灯宛如一条真正的巨龙,
身上熊熊燃烧的火焰仿佛能够将整个夜空都点燃,
明亮的火光冲天而起,瞬间驱散了黑暗,将周围照得亮如白昼。
在这灯火辉煌的上元佳节之夜,这条火龙灯无疑成为了最耀眼夺目的存在。
它所到之处,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欢呼声和掌声,
大家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共同感受着这份浓浓的节日喜庆与热闹气氛。
小小的古乐凌此时正兴奋地骑坐在父亲宽阔坚实的肩膀之上,
一双小手高高地伸向天空中的满天星雨,口中还不停地喊着:
“爹爹,我想要那个漂亮的莲花灯!
您快看看呀!”而一旁的凌觅诗,她头上精致的发簪不知在何时已经松动开来,
如瀑布般的乌黑青丝轻轻拂过丈夫的脖颈一侧,
与此同时,一股混合着佩兰香囊清新香气的气息也随之飘散开来。
然而,就在这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之下,子夜时分的打更声却陡然间发生了变化。
原本规律而沉稳的声音此刻变得急促而尖锐,仿佛预示着某种不祥之事即将降临。
紧接着,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古之月怀中原本温暖柔软的触感骤然间化为一种黏稠之感。
他低头一看,惊恐地发现妻子凌觅诗那件绣有精美并蒂莲图案的旗袍此刻已完全浸泡在了一滩猩红刺目的血泊之中。
与此同时,不远处的云梦居原本悬挂着的那些五彩斑斓的灯笼,
竟在一瞬间全都变成了熊熊燃烧的火球,火苗肆虐地舔舐着四周的一切。
店内的汪老板惊慌失措地看着自己手中的算盘珠子噼里啪啦地散落一地,全然不知所措。
“爹爹!”
年幼的古乐凌被眼前这一幕吓得大哭起来,
他脚上穿着的那双小巧可爱的虎头鞋竟然卡在了门槛之间,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而更为可怕的是,一群面目狰狞的倭寇手持锋利的刺刀冲了过来,
其中一名倭寇的刀尖上甚至还挑着半块尚未吃完的灶糖,
让人看了毛骨悚然。
古之月瞪大了双眼,满脸狰狞地嘶吼着,
如同一头发狂的野兽一般,不顾一切地朝着前方猛扑过去。
他那紧握成拳的双掌,带着凌厉的劲风,直直地朝着眼前的目标击去。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他的掌心即将触及到对方的时候,
却如同击打在了空气之中一样,毫无阻碍地径直穿过了那个看似真实存在的虚影。
就在这一瞬间,只听得一声巨响传来,原本坚不可摧的城墙竟然轰然崩塌。
无数的砖石瓦砾四处飞溅,扬起了漫天的尘土和烟雾。
在这片混乱之中,几页已经被烧焦变黑的《云梦居记》残页,
犹如风中的落叶一般,在硝烟弥漫的空中翻飞起舞。
那些残页之上,依稀可以看到用墨汁书写的字迹,
但此时这些墨迹已经与鲜血混合在一起,渐渐地晕染开来,模糊不清。
隐约间,可以辨认出其中几个字:
“……岁在丁丑,家宅安宁……”
正当古之月沉浸在眼前这凄惨景象之时,突然听到一阵急切的呼喊声从远处传来:
“班头!鬼子来了,快撤!”
这声音如此熟悉,仿佛一把利剑,瞬间劈开了他那温文尔雅、宛如梦幻般的思绪。
他猛地回过神来,定睛一看,只见不远处一个身影正朝着自己狂奔而来,正是徐天亮。
他那独特的金陵腔调,在此刻听起来竟是那样的清晰而又急迫。
此时苗家火塘的余烬里,古之月半梦半醒中,攥着长命锁——那是在浦口的江边,埋葬儿子时,他从儿子古乐凌冻僵的尸身上拿下来的。
婚宴的牛角杯翻倒在旁,泼出的酒液正慢慢渗进苗绣地毯,像极了那夜顺着青砖缝流淌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