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全球钢铁行业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新小日子制铁公司的销售代表大岛雄介抵达美国的一家机械制造企业。在此之前,双方已有了初步的接触,对方曾对新小日子制铁的钢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踏入采购部负责人詹姆斯·汤普森的办公室,大岛雄介在完成商务礼仪后,自信满满地介绍:“汤普森先生,新小日子制铁的钢材品质卓越,抗拉强度高达750mpa,耐腐蚀性同样突出,且价格仅为每吨285美元。”
詹姆斯·汤普森轻轻皱眉,回应道:“大岛先生,昨天的伯利恒钢铁厂来访,他们的钢材在性能上更为优越,抗拉强度可达1200mpa,屈服强度也超过你们,价格却只需649美元。综合考虑,我们更倾向于选择伯利恒。”
大岛雄介不甘示弱:“我们新小日子制铁的钢材质量同样过硬,价格仅略高于伯利恒。”
詹姆斯·汤普森却摇头:“我们更注重产品的性能和长期价值,此次只能选择伯利恒。而且,伯利恒是我们本土的钢铁厂,支持它是我们的责任。”
“若我选择质量更优、价格更低的钢厂,而放弃更贵、质量较差的钢材,董事会定会质疑我的决策。”
大岛雄介失望而归。
肖爱国收购伯利恒钢铁厂后,立即指令销售部主管利雅重新联络那些因价格而失去的客户,同时也对购买小日子和小韩帝国钢材厂的客户进行了深入挖掘。
当大岛雄介得知伯利恒钢铁厂易主的消息后,决定再次拜访詹姆斯·汤普森所在的机械制造企业。他向汤普森展示了新日本制铁钢材的最新改进,包括提升的抗拉强度和耐腐蚀性,试图说服对方重新考虑。
然而,詹姆斯·汤普森犹豫地说:“大岛先生,你们的产品确实有所提升,但伯利恒的优势依旧明显,尤其是在价格上。”
大岛雄介不屈不挠:“我们可以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并确保产品质量与交货周期。”
“但你们的价格不可能低于285美元。”
在底特律的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内,采购经理卡尔正眉头紧锁。利雅带领团队步入卡尔的办公室。
卡尔抬头看向利雅,叹了口气:“利雅,你们伯利恒钢材厂的价格一直较高,之前800美元一吨的价格,确实超出了我们的预算。”
汽车用钢材对强度、韧性、耐腐蚀性等有着更高的要求,其生产工艺也更为复杂。
利雅微笑着回答:“卡尔先生,今天我带来了新的报价,每吨仅649美元。”
卡尔惊讶地抬头:“这个价格确实诱人。但你们钢材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吗?”
利雅自信满满:“卡尔先生,我们的钢材质量绝对可靠。以45号钢为例,其含碳量稳定,杂质少,能够满足您的各种机械加工需求。”
“我们在澳大利亚收购了四个铁矿,并引进了新设备,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
说着,利雅递给卡尔一块钢材:“您看,这钢材的硬度和韧性都十分出色。我们还提供技术支持,帮助您优化生产流程。”
卡尔接过钢材,仔细观察,又轻敲了两下:“嗯,看起来不错。价格还能再优惠吗?”
利雅思索片刻:“卡尔先生,这已是我们的最优报价。请您放心,我们的产品定会让您物超所值。”
卡尔稍作犹豫:“好吧,先试一批。如果质量达标,我们将考虑长期合作。”
利雅笑着回应:“卡尔先生,您放心,我们定不会让您失望。”
由于利雅多次来访,卡尔对伯利恒已有所了解,因此双方迅速达成交易。
在这场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伯利恒钢铁厂在肖爱国的领导下,凭借先进的技术、卓越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赢得了更大的优势。尽管大岛雄介努力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但仍无法与伯利恒钢铁厂匹敌。
1982年7月的一天。
特福汽车公司的董事会室内一片沉寂,公司上半年亏损高达9710万美元。
特福汽车自1903年由亨利·特福创立以来,1908年推出了划时代的t型车,使其价格亲民,推动了汽车的普及。
1913年,特福率先采用流水线装配工艺,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引领汽车工业进入大规模生产时代。
1922年,特福收购了林肯品牌,丰富了产品线,提升了品牌影响力。经过不断的技术发展和新车型推出,到1982年前,特福已在全球汽车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以其先进的生产模式和多样化的产品闻名于世。
然而,市场的不景气和低价车的冲击导致特福在老鹰国上半年的销售额下滑14%,造成了9710万美元的亏损。
实际上特福公司在1982年全年亏损了6.58亿美元,与1981年的10亿美元亏损相比有所减少。
主要原因还是销量的减少,但人力成本等却不会减少的。
如果能解决销售问题,这一切都可以解决。
“我听说伯利恒钢铁公司引进了新设备,对外销售的钢材降了20%。”一位董事说。
“这不可能吧”
“我也听说了,质量比之前更好”
总裁决定,约伯利恒钢材厂三天后带样品过来,如果没问题就用他们的钢材。
三天后。
莉雅被引进会议室,特福董事会的成员们面色凝重,眼神中透着对成本控制的急切渴望和对品质一丝不敢松懈的坚持。
“诸位,如今市场艰难,大家都在寻求突破。我今天带来的不只是钢材,而是特福汽车重新赢得市场的关键。”
利雅沉稳地开场,将伯利恒新型钢材的资料一一铺开,“这种钢材强度提升了 25%,意味着车身更轻更强,安全性能大幅跃升,同时加工难度降低,成本节省空间巨大。”
董事长比尔抱臂怀疑道:“听起来不错,但价格呢?我们每一分钱都得花在刀刃上,毕竟成本压力已经快压得我们喘不过气。”
莉雅直视他的眼睛,缓缓说道:“如果采用我们的钢材,每辆车的钢材成本保守估计能降低 800美元。这省下来的成本,足以让福特在价格战中抢占先机。
想象一下,当福特汽车因成本降低而降价销售,会在市场上引起怎样的轰动?消费者会疯狂涌入福特的展厅,销量必将大幅提升,利润也会随之而来。”
会议室里一阵低语,比尔和其他董事交换着眼神,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心动。最终,比尔点头:“莉雅小姐,我们愿意尝试,但先从小批量开始,一个月后看效果。”
接下来的一个月,伯利恒钢铁厂和特福汽车公司的生产线紧密协作。技术人员不断优化钢材的使用工艺,确保无缝对接。莉雅则日夜守在工厂,随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一个月期满,效果显着。汽车的装配效率提高了 10%,次品率降低了 15%(冲压会有大量废品)。福特高层迅速决策,全面采用伯利恒钢材。
又一个月过去,福特汽车公司新车型带着更低的价格推向市场。消费者们在汽车展厅前驻足,看着价格牌上的数字,眼中满是惊讶与欣喜。
“你看,福特这次居然降价了!而且配置一点没减,听说车身用了新的钢材,更结实安全了。”一位中年男子兴奋地对同伴说道。
“真的吗?那福特这次太良心了,本来还在犹豫其他牌子,现在看来得买福特了。”同伴回应道。
展厅里,销售人员被热情的顾客团团围住,订单量如同雪花般飞来。特福汽车公司的生产线开足马力,日夜运转,以满足市场的激增需求。
伯利恒钢材能便宜好用,能大幅降低成本的名声也逐步在老鹰国传开,也因此打开了汽车用钢材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