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 年,美苏冷战对峙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双方庞大的核武库犹如两座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
在这种恐怖平衡之下,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引发全球性的核灾难,老鹰国的民众长期生活在核阴霾的笼罩下,惶惶不可终日。
最近铺天盖地的潜艇危机报道,如同导火索,彻底点燃了民众心中的恐惧
“大家好,我是半岛电视台的米露。”
“此刻,我正在纽约曼哈顿,为大家带来现场直播。”
“在我身后,是因潜艇危机引发的大规模反战游行。”
“现在,我将随机采访几位示威者,探寻他们参与游行的初衷。”
米露快步走向一位中年男子,将话筒递到他面前:“你好,请问你为什么参加这次游行呢?”
“都快要世界末日了!要是不来抗议,我们恐怕马上就得去见上帝了。一旦核战争爆发,没有人能逃过一劫!”
“那你有什么要求吗?” 米露追问道。
男子激动地挥舞着手臂:“我希望国家抢先发动核攻击,彻底消灭敌人。同时,政府得赶紧修建足够多的避难所,不然我们都得完蛋!”
米露无奈地摇了摇头,心里想着:现在才开始修建避难所,根本无济于事。
米露转身,走向另一位年轻人:“你好,我是半岛电视台的米露。请问你为什么来参加这次游行呢?”
年轻人满脸愤怒,大声吼道:“我是来抗议那些帮助联苏的企业,至今居然没有受到任何处罚!”
“你知道具体是哪些企业吗?”
“芝东、康士堡、和光贸易、伊藤忠商事。”
年轻人话音刚落,就瞥见路边的 “罗森” 店,“就是这家,它隶属伊藤忠商事旗下!”
说罢,他弯腰捡起一块石头,狠狠砸向 “罗森” 店的玻璃。“哗啦” 一声,玻璃瞬间破碎,店内的店员和顾客被吓得尖叫连连。
其他愤怒的游行者见状,也纷纷冲进罗森便利店,打砸起来,现场一片混乱。
米露见状,迅速往后退了几步,远离这个情绪失控的年轻人。
这次,米露挑选了一位身着西装,看起来文质彬彬的男子进行采访:“你好,你是第一次参加游行吗?”
“是的。” 男子推了推眼镜,表情严肃。
“为什么以前没来,这次却参与进来了呢?”
“以往联苏的导弹部署在他们本土,对我们的威胁相对较小。”
“但这次截然不同,联苏潜艇竟然能潜入我们近海,随时可能发动核打击。”
\"我们必须采取反制措施,把导弹部署到他们家门口,甚至提前发动反击!”
米露心中一惊,没想到看似斯文的男子,也有着如此激进的想法。
三天后,老鹰国国防部就此次危机召开新闻发布会。
1986 年,时任老鹰国太平洋舰队司令的海军上将莱昂纳德?佩里?钱伯斯,凭借丰富的指挥经验和坚毅果敢的领导风格,出席了本次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媒体记者们早早架好了摄像机,闪光灯此起彼伏。
“诸位,面对联苏潜艇的公然挑衅,我们的反潜体系已全面激活。”
“我们的‘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已全速出击,SqS - 53 舰壳声呐负责近程探测,SqR - 19 拖曳线列阵声呐在我们的近海域,绝不放过联苏潜艇的任何踪迹。”
“与此同时,国内的造船厂和兵工厂已全面运转,全力生产舰艇和武器装备。”
“我们的反潜巡逻机,已在目标海域投放了大量声呐浮标,构建起一张密不透风的搜索网络。”
“舰载海鹰直升机,借助吊放声呐,在重点区域展开地毯式搜索。”
“一旦锁定目标,‘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将立即发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给予致命一击。海鹰直升机也会同步发动攻击,对联苏潜艇形成合围之势,迫使他们浮出水面。”
“在此,我要向联苏发出严正警告:立即撤离我们的海域,切勿试图挑起核大战。否则,我们将予以坚决反击!”
“倘若联苏潜艇侵入我国领海,企图发射核弹,陆基‘爱国者’防空系统将进入最高戒备状态,全力拦截来袭的巡航导弹。”
“我们的核潜艇,也已进入一级戒备状态,一旦局势失控,它们将成为我国核反击的中坚力量,对联苏本土目标发动攻击。”
“白宫已向莫斯科发出措辞强硬的照会,要求联苏潜艇立即撤离老鹰国领海。“
“国务卿也正在与北约盟友紧急沟通,争取国际舆论支持,对苏联形成强大的外交压力,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
这时,《新时代时报》的记者举手提问:“请问会对芝东、康士堡、和光贸易、伊藤忠商事进行制裁吗?”
钱伯斯斩钉截铁地回答:“如果小日子和娜威不交出这四家公司相关责任人,我们将对这两个国家实施制裁!”
“能详细说说制裁措施吗?”
“让他们赔偿我们的损失,并逮捕相关责任人,追究其责任。”
“并限制他们的任何产品进入我们国家。”
“如果这两个国家庇护这些企业,你们会动用核武器吗?”
钱伯斯目光冷峻,语气沉重:“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第二天,各大媒体纷纷对此次事件进行了报道。
《纽约时报》:老鹰国进入一级战备。
老鹰国的战略核潜艇,已对准联苏本土目标。
《新时代时报》:老鹰国将要制裁小日子和娜威。
老鹰国将制裁芝东,康士堡,和光贸易,伊藤忠商事,如果两国不交出相关企业,将对其实施制裁。
《半岛新闻》:老鹰国的核弹准备好了,联苏你敢打过来吗?
面对老鹰国的指责,克里姆林宫迅速做出回应,宣称从未从小日子进口过机床,也从未入侵过老鹰国领海。
然而,老鹰国通过搜查挪威康士堡公司,获取了完整的交易记录文件,铁证如山,让苏联难以辩驳。
这场潜艇危机,犹如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世界局势愈发紧张,和平的天平摇摇欲坠 。
pS.不容易啊,前面布局了60章,这件事才开始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