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2月,杭州的早春还带着几分寒意,西湖边的柳枝刚刚吐出嫩芽。卓西度站在香格里拉酒店的套房里,透过落地窗望着烟雨朦胧的湖面。他身后,苏晚晴正在整理他们简单的行李。
\"西度,你确定要见这个叫马云的人?\"苏晚晴将一件西装挂进衣柜,转身问道,\"我查过了,他只是个英语老师,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书,去年刚成立了一个小小的翻译社,连房租都快付不起了。\"
卓西度嘴角微微上扬,露出那种只有在他看准某个商机时才会出现的笑容。他转过身,黑色定制西装的剪裁完美衬托出他挺拔的身材,腕上的百达翡丽在晨光中闪烁着低调的光芒。
\"晚晴,相信我,这个人将来会改变中国的商业格局。\"卓西度走到妻子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就像我知道光刻机是未来一样,这个马云,将会是我们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苏晚晴凝视着丈夫的眼睛,那里面有一种她无法完全理解的确信。结婚一个月来,她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丈夫不是普通人——他那些看似疯狂的商业决策总是被证明是正确的,他对未来技术的判断精准得令人毛骨悚然。
\"好吧,既然你这么确定。\"苏晚晴点点头,\"会面安排在下午三点,西湖边的'听雨轩'茶馆。我已经通知了赵志刚和陈世建,他们会准时到。\"
卓西度摇摇头:\"不,就我们两个去。这次会面越低调越好。\"
同一时刻,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教师宿舍里,马云正对着镜子打领带。他瘦削的脸上写满困惑,反复检查着手中那张烫金名片——\"卓氏集团董事长 卓西度\"。
\"阿芳,你说这个卓西度为什么要见我?\"马云转头问妻子张瑛,\"我在报纸上看到过他的新闻,新晋世界首富,突然冒出来的商业奇才,据说连比尔·盖茨的资产都不及他的一半。\"
张瑛正在为他们两岁的儿子准备午餐,闻言擦了擦手走过来:\"不管为什么,这都是个机会。你的海博翻译社现在经营困难,如果能得到这样大人物的指点...\"
马云摇摇头,眼中闪烁着警惕的光芒:\"我担心是有人想收购翻译社。虽然现在困难,但那是我一手创办的,我不想轻易放弃。\"
下午两点四十五分,马云提前到达了听雨轩。这是一家古色古香的茶馆,位于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闻莺\"附近。他选择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一壶龙井,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桌面。
三点整,茶馆的门被推开,一对衣着考究的夫妇走了进来。男人约莫三十岁,气度不凡;女人年轻一些,穿着得体的旗袍,容貌秀丽。马云立刻认出那就是新闻照片上的卓西度和他的妻子苏晚晴。
\"马老师,久仰大名。\"卓西度大步走来,伸出手,声音洪亮得让茶馆里其他几位客人都不由侧目。
马云连忙起身相迎:\"卓先生太客气了,我不过是个普通教师,哪来的什么大名。\"
三人落座后,服务员重新上了茶。卓西度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马老师,你对互联网怎么看?\"
马云一愣,随即眼中闪过惊讶的光芒:\"互联网?您是指美国的那个计算机网络?我在美国有些朋友提到过,但国内几乎没人了解...\"
\"正是。\"卓西度点点头,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台笔记本电脑——这在1994年的中国简直是外星科技。他打开电脑,展示了一个简单的网页界面:\"这是我在美国的团队搭建的内部网络,通过电话线可以连接到全球各地的计算机。\"
马云的眼睛瞪得更大了,他凑近屏幕,手指小心翼翼地触摸着键盘:\"这太神奇了!卓先生,您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互联网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卓西度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商业、教育、娱乐、社交...一切都会因此改变。而中国,需要有人引领这场变革。\"
马云深吸一口气,靠回椅背:\"卓先生,您找我来,不会只是想讨论互联网的未来吧?\"
卓西度笑了:\"当然不是。我想投资你,马老师。\"
\"投资我?\"马云难以置信地指着自己,\"为什么?我只是个英语老师,除了教英语和经营那个半死不活的翻译社,我什么都不会。\"
\"你会。\"卓西度斩钉截铁地说,\"你有眼光,有激情,最重要的是,你有改变现状的勇气。我看人从不出错。\"
苏晚晴在一旁静静观察着丈夫和这个瘦小男人的对话。她注意到当谈到互联网时,马云眼中的光芒和卓西度谈论光刻机时如出一辙——那是一种看到未来的狂热。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卓西度和马云越聊越投机。从互联网技术到商业模型,从中国现状到全球趋势。马云惊讶地发现,这位世界首富对互联网的理解远超他的想象,甚至提出了一些他从未听过的概念,比如\"电子商务\"和\"在线支付\"。
\"马老师,\"谈话接近尾声时,卓西度从内袋取出一张支票,推到马云面前,\"这是50万美元,作为种子资金支持你创业。我不需要你现在就决定做什么,但我知道,当你找到方向时,这笔钱会派上用场。\"
马云盯着支票上那一长串数字,手指微微发抖:\"卓先生,这...这太多了。而且您甚至不要求任何回报或股份?\"
\"我只要一个承诺。\"卓西度直视马云的眼睛,\"当你的事业需要下一轮融资时,卓氏集团有优先投资权。\"
马云沉默良久,终于伸出手:\"成交。\"
离开茶馆时,西湖上空飘起了细雨。卓西度和苏晚晴共撑一把黑伞,沿着湖边慢慢走着。
\"你真的相信他会成功?\"苏晚晴终于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卓西度停下脚步,望向雨雾中的湖面:\"不只是成功,晚晴。十年后,他的名字将家喻户晓;二十年后,他创建的公司将成为中国互联网的代名词;三十年后...\"他顿了顿,露出神秘的微笑,\"我们将一起改变世界。\"
苏晚晴凝视着丈夫的侧脸,雨水在他们周围形成一道朦胧的帷幕。这一刻,她忽然有种奇怪的感觉——仿佛卓西度不是预测未来,而是在回忆已经发生的事情。
回到酒店后,卓西度立即召集了随行的几位高管开会。他站在套房会议室的白板前,用马克笔画出了一个简单的结构图。
\"从今天起,集团要成立一个新的部门——互联网战略投资部,由我直接领导。\"他的声音不容置疑,\"赵志刚,我要你从软件公司抽调五名最优秀的工程师,组建一个技术小组,专门研究网络协议和网页技术。\"
赵志刚惊讶地抬头:\"老板,国内现在连拨号上网都几乎没有,我们研究这个是不是太早了?\"
\"不早,正当时。\"卓西度在白板上写下\"中国黄页\"四个字,\"很快,杭州就会有一家小公司开始做企业网页制作业务,我们要成为他们的技术后盾。\"
会议结束后,苏晚晴递给卓西度一杯威士忌:\"你今天提到的那些互联网概念...有些连美国的科技杂志都还没报道过。你是怎么知道的?\"
卓西度接过酒杯,冰块在琥珀色的液体中轻轻碰撞。他走到窗前,望着夜色中的西湖:\"晚晴,有些事我现在还不能完全解释。但请相信我,我对未来的每一个判断,都有充分的依据。\"
他转过身,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记住今天这个日子,1994年2月18日。因为多年后,历史学家会将今天视为中国互联网时代的真正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