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香港回归后的第二个星期一。卓西度在卓氏香港总部88层的会议室里,面对着十五位核心高管。窗外维多利亚港的烟花还未散尽,会议室里的气氛却凝重如铁。
\"从今天起,卓氏互联网公司的战略方向要彻底转向。\"卓西度的手指在全息投影的地球影像上划过,\"卫星移动通信和移动互联网,这是未来二十年的主战场。\"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韦国强捏着钢笔的手微微发颤,他负责的ISp业务刚刚成为中国最大宽带运营商。
\"老韦,\"卓西度转向他的老同学,\"我给你十年时间,允许卓氏互联网公司不盈利。\"他停顿一下,\"但到2007年,全球接入用户必须达到十亿。\"
财务总监林小芸手中的平板电脑差点滑落。十亿用户?当时中国互联网用户总数还不到一百万。
\"卓总,这个投入...\"林小芸刚开口,就被卓西度抬手制止。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卓西度调出一组数据,\"摩托罗拉的铱星计划濒临破产,但他们的66颗低轨卫星技术是现成的。我已经用4.8亿美元买下了他们的核心专利和三分之一的技术团队。\"
苏晚晴轻轻倒吸一口冷气。这个决定连她这个妻子兼光刻机公司cEo都毫不知情。
\"深圳基地下周就动工。\"卓西度继续道,\"我们要在三年内发射24颗自主通信卫星,覆盖亚太地区。韦国强,你的人负责地面接收站建设,我要每个县城至少有一个基站。\"
韦国强额头渗出细密汗珠:\"老卓,这...这比当年你让我搞房地产刺激多了。\"
卓西度罕见地露出一丝笑意:\"所以我才找你。\"他转向技术总监马明远,\"芯片部门必须马上启动卫星通信芯片研发,功耗要比摩托罗拉降低60%。\"
会议持续到凌晨两点。散会时,卓西度单独留下了韦国强。
\"还有件事。\"卓西度从保险柜取出一份文件,\"香港的亚洲卫星通信公司快破产了,你去谈收购,价格不超过1.2亿美元。他们的静地轨道位置很有价值。\"
韦国强翻开文件,突然瞪大眼睛:\"他们有三颗在轨卫星?\"
\"所以我说价格很划算。\"卓西度走到窗前,望着星光璀璨的维多利亚港,\"知道为什么选在香港宣布这个消息吗?这里将是卓氏通信走向全球的跳板。\"
三个月后,1997年10月15日,卓氏太空技术公司在深圳低调成立。同一天,香港媒体爆出卓氏集团收购亚洲卫星通信公司的消息。更令人震惊的是,原摩托罗拉铱星计划首席科学家詹姆斯·克莱顿出现在卓氏的新闻发布会上。他担任卓氏太空技术公司首席科学家。
(闪光灯频闪中,韦振利身着深灰色西装,稳步走上演讲台。他身后是卓氏与亚洲卫星通讯公司的联合标志,大屏幕滚动播放着卫星轨道模拟动画。)
**韦振利**(微笑颔首):
“各位媒体朋友、业界同仁,下午好。我是韦振利,今天起担任卓氏太空技术公司总裁兼cEo。”
(他停顿片刻,目光扫过台下窃窃私语的记者群,尤其在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皱起的眉头前多停留了一秒。)
“我知道,此刻许多人心里有两个疑问——第一,为什么亚洲卫星通讯会接受收购?第二,一个‘破产边缘’的公司凭什么成为卓氏战略的核心?”
(他按下遥控器,屏幕切换至一组数据图表:三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实时监控画面,覆盖范围从东非到西太平洋的红色弧线灼灼发亮。)
“答案很简单:我们从未失败,只是等待一个更宏大的舞台。”
(台下哗然。韦振利提高音量,指向屏幕。)
“这三颗卫星,是亚洲卫星通讯团队用八年时间打造的‘太空灯塔’。它们的位置价值,相当于维多利亚港的黄金码头——而卓氏集团,是唯一看到它们能照亮全球的伯乐。”
(他侧身向坐在首排的卓西度点头致意,后者以指尖轻叩桌面回应。)
“有人质疑这是‘贱卖资产’?”(突然冷笑)“让我分享一个数据:摩托罗拉铱星系统每颗卫星造价1亿美元,而我们的‘亚洲三号’成本仅为其三分之一,却承载着同等容量的通信带宽!”
(财务出身的林小芸在台下猛地抬头,显然这个数字连她也未曾听闻。)
“至于未来——”(韦振利突然切换至英文,语速加快)“卓氏太空技术将在一个月内启动‘凤凰计划’:用铱星团队的LEo技术与我们的静地卫星组成混合星座。2000年前,实现语音通话零延迟;2003年,让非洲牧民和香港股民用同一套系统视频通话!”
(bbc记者手中的录音笔啪嗒掉在地上。)
“最后,我想对原亚洲卫星通讯的187名员工说——”(他突然改用粤语,声音微哑)“你哋当年话要‘用卫星连起全世界’,今日我哋冇放弃。”(你们当年说要用卫星连接全世界,今天我们没放弃。)
(台下数名原亚洲卫星工程师红着眼眶举手致敬。韦振利转身指向大屏幕——卓氏新LoGo在卫星轨道上轰然展开,化作漫天星辰。)
“这不止是收购,而是一次重生。多谢各位。”
(全场静默两秒后,爆发出至今为止香港科技界新闻发布会最长的掌声。)
……
\"我们不是要复制铱星。\"克莱顿用带着美国口音的中文说,\"卓氏的新系统将融合地面移动网络,成本只有铱星的十分之一。\"
1998年初,亚洲金融风暴肆虐。当其他企业纷纷收缩战线时,卓西度却加大了投入。他在珠海买下一座废弃造船厂,改造成卫星研发基地;在甘肃酒泉建设了专属发射场;甚至包下俄罗斯质子号火箭的三次发射机会。
1998年5月8日,卓氏首颗自主通信卫星\"卓讯一号\"在酒泉发射成功。当晚的庆功宴上,韦国强喝得酩酊大醉,搂着卓西度的肩膀说:\"老卓,咱们现在欠银行28亿美元了!\"
卓西度只是轻轻晃着红酒杯:\"知道现在全球有多少移动电话用户吗?\"不等回答,他自问自答,\"2亿。十年后,这个数字会是20亿。我们要拿下其中一半。\"
与此同时,卓西度秘密召见了马云和马化腾。在卓氏香港总部的私人会议室里,他对两位未来的互联网巨头说:\"忘记电脑,未来在手机上。\"
马云当时正在为阿里巴巴的服务器扩容发愁:\"卓总,手机那么小的屏幕,怎么做电商?\"
卓西度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原型机——这是卓氏手机公司研发的触屏智能手机样机。\"六个月内,我要看到阿里巴巴的手机端。不需要完美,但要能用。\"
他又转向马化腾:\"你的qq,用户多少了?\"
\"87万。\"年轻的马化腾紧张地回答。
\"全部转向手机端。\"卓西度斩钉截铁地说,\"卓氏通信会给你们最优惠的数据通道。\"
1998年底,当金融风暴逐渐平息时,人们惊讶地发现卓氏集团已经悄然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移动生态系统:太空有3颗通信卫星,地面有1200个基站,手机端有阿里巴巴和qq两大应用。更可怕的是,卓氏自主研发的卫星电话价格仅为摩托罗拉的三分之一,通话费每分钟0.3美元,用户数突破1000万。
1999年元旦,卓西度站在卓讯一号地面控制中心,看着大屏幕上闪烁的用户数字。苏晚晴抱着四岁的卓然站在他身边。
\"爸爸,那些小星星是你放上去的吗?\"卓然指着卫星模拟图问。
卓西度蹲下身,平视儿子的眼睛:\"不,是我们一起放上去的。将来,整个星空都会是你的舞台。\"
就在这时,韦国强急匆匆推门而入:\"老卓,国际电信联盟的人来了,说要谈频率分配问题。美国人、欧洲人都在抗议我们的低价策略。\"
卓西度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领带:\"告诉他们,卓氏欢迎竞争。\"他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不过首先,他们得追上我们的脚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