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可怜的母子三个人,又想想这么大的事情,大家一时间都没有办法了。大家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人出现在了大家视野里。
这个人不是别人,是村里一个年过四十的老光棍——宋大蛋。
说起宋大蛋这个名字,也有一则笑话呢!
宋大蛋名如其人,他父母也是老年得子,母亲四十岁才生下他,生下来后,父亲抱着他,一看他的睾丸就像成年人的一样大,父亲又惊又喜,这是要把宋家发扬光大呀,于是就起名宋大蛋。
那时间的人都讲究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又加上人都不识字,就用了这个名字了。慢慢的就传开了,大家都叫宋大蛋,宋大单的。别人一叫宋大蛋,他的父母都特别高兴,说明他儿子的那个大,是个值得炫耀的事情。
但是宋大蛋到了二十岁,也到了该说媳妇的年龄了,却迟迟没有媒人敢登门边。
这让已经快古稀之年的父母发愁了,于是找到村里的媒人,问到这是怎么回事?“我儿蛋子又大,人长得又高又大,力气大的也是惊人,你们咋不给我儿说媳妇呢!”
媒人嘴一撇:“哈哈,你说说这十里八村的姑娘,没有人家敢应许你们家,你儿子蛋子那么大,谁家姑娘能受得了啊!”
一句话说的宋大蛋的父母哑口无言,自己儿子的蛋子大是从小到大村里的人都知道的事情,现在也不能对外说不大了啊!难道就因为这个原因就会导致儿子不娶妻吗?难道就因为这个原因让宋家好不容易有了后代后再断子绝孙吗?
但是直到父母离世,宋大蛋也没有娶上媳妇,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让宋大蛋打了光棍。
那时候我奶奶说了他们年轻的时候村里流行的一个笑话,就是村里谁家婆娘嫌弃自己男人不中用,没有男性功能的时候,男人们都会拿出这句话怼待媳妇,“你可去找宋大蛋去,他的功能好,保准不一般。”
今天这个时刻,宋大蛋出现在众人面前,大家都不知道宋大蛋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埋我家祖坟里面吧!”宋大蛋倒也爽快,直接说出来了心里话。
“啊!这……这合适吗?”
“你考虑好了吗?”
“你是不是脑袋没有睡醒呢?”
……。
众人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这可是大家都很忌讳的事情啊!他居然想让埋到他家里面。
“大蛋,你不要激动,你有什么话好好的说出来。”牛板赵叔对宋大蛋说道。
宋大蛋又说了一句:“我说了埋进我家祖坟里面,挨着我爹我娘就行,就当他是我兄弟,也能给我爹娘做个伴。”
这回大家都听清楚了,刘张氏也听的清清楚楚,她突然诧异的瞪大了眼睛,没有想到,在这个村里真有人会让刘长青这个外乡的人埋进他的祖坟里面。
“你确定了吗?大蛋。这种事情可不是逞能的,虽然你无儿无女,但是做事也得考虑周全啊!”赵叔依旧想再次提醒提醒宋大蛋,他生怕宋大蛋一时冲动而日后后悔。
宋大蛋没有一丝犹豫,他还是目光坚毅,看着现场的每一个人,没有一丝丝躲闪:“我考虑清楚了,就埋进我们家的祖坟吧!”
既然如此,大家也有不会再劝宋大蛋了,他如果真的让刘长青埋进他们家祖坟里面,这也给大家解决一件好事,也算做了一件积德行善的大事啊!
刘张氏一听,又惊又喜。她赶忙给宋大蛋跪下磕头,感激涕零地说道:“大兄弟,你这可是救了我们全家呀。”
宋大蛋连忙扶起了刘张氏,憨厚地笑着说:“不用这样子,我无儿无女不受任何的牵连,能够给你们解决困难,我也很高兴。”
有了埋的地方了,大家跟刘张氏商量要不现在时刻就发丧吧!第一让刘长青这样躺在这样湿冷的地方也不是事,早点让他入土为安最好。第二就是他在这里无家无眷,没有地方停丧,早点办完最好了,也不会影响别人忌讳了,刘张氏满口就答应了大家。
于是,众人对钱给刘长青买了一口薄棺,然后又找来了一身干净的衣服给刘长青换上,一切弄齐备之后,就把刘长青装进了棺材里。
众人就抬着刘长青的棺材朝着宋大蛋家的祖坟走去了。一路上大家都很沉默,只有刘张氏和三个孩子在后面低声啜泣着。
到了坟地里,大家拿着干活的农具一会儿工夫就刨出一个坑来,因为这会儿地里还很湿润,所以刨个坑也很省劲。
坑也不是很深,大约一米多吧,能够把棺材装进去就可以了,大家几个人抬着棺材就把刘长青的棺椁放进了坑里。然后往上填土,不一会儿功夫就砌出来一个小坟头。
三个孩子在坟前跪下磕头,就这样刘长青算是叶落在他乡了!简单的葬礼过后,刘张氏再次向宋大蛋道谢。
宋大蛋这会儿才仔细的扫了一眼他们母子四人,看着他们母子四人实在太可怜了,身上衣服破烂单薄,有几处地方竟然裸露着皮肤在外面,冻得像红萝卜一样。
宋大蛋望着那个小小的坟头,又看着刚刚开滑的雪地泥泞不堪,不由的又开了口:“你们以后有何打算?”
刘张氏嘴一撇,眼睛里竟是泪水:“暂时没有别的打算,现在亡夫刚刚下葬,我还得带着孩子们讨生活,总不能就这样饿死在这里。”
“这样的天气,你们又该去哪里啊?”
“走一步看一步吧,现在也只能如此了。”
刘张氏说完,就带着三个孩子往前一瘸一拐的走了。
宋大蛋一阵茫然,他此刻心里像针扎一样不舒服,可是,喉咙里面却像黏了痰一样,说不出一句话来。
宋大蛋心情很郁闷的回了家,回到家后他就睡觉了,他实在没有心情去做饭吃饭。
宋大蛋的家庭说不上富足,但是他本人不懒不赌不贪吃,干着本分的活,还有父母为他留下的几亩田地,也算日子过的去。
他今天看看刘张氏一家四口,才知道这个世界上比他可怜的人大多了去,再想想那个他未曾谋面过的亡人,到了死的时候都没有一席之地,他虽然有老婆孩子却没有相聚一堂的福气。
宋大蛋今天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他于是起床去到外面看了看,他看见外面又开始慢慢的下着小雨了。
宋大蛋看着天色越来越暗,又不由的想起刘张氏一家四口,“现在他们母子四人该怎么办呢,这天又要下雨,他们穿着单薄的衣服,是否能够经受这恶劣的天气呢,是否有好心人会给他们母子吃的东西填饱肚子呢!”
想到这里,宋大蛋越来越睡不着了,他于是拿出一件皮袄,这件皮袄是当年他的爷爷留下来的。
据说当年宋大蛋的爷爷是个很出名的猎户,经常去山里狩猎,经常打到一些野猪野兔什么东西,甚至于还有人说他能打死老虎和豹子。
但是他家确实有一件家传的皮袄,这件皮袄不知道是什么动物的皮毛做的,但是穿在身上,在大雪的天气里也能让人出汗。
宋大蛋不会轻易的拿出这件皮袄,他也不会经常穿,除非重要的日子或者严寒的时候,因为他也很珍惜这件皮袄,毕竟是他爷爷传下来的传家宝。
今天,宋大蛋又拿出了这件皮袄,他穿在身上,然后就拴上门栓就出门了!
他凭着自己的琢磨,就踏上了一条出村的路,他觉得刘张氏他们母子四人肯定是走的这条出村路。
一路上,宋大蛋走的很急很快,他看着天空中的雨越下越大,越下越密,他就特别担心他们母子四人。
就这样,宋大蛋走的很久,都没有看见刘张氏母子,他心里特别着急,他觉得自己是不是走错路了,还是他们已经走很远了,自己追不上他们了。
想到这里,宋大蛋都很后悔自己为什么当初没有挽留他们留下,为什么看着他们那么可怜没有去伸出援手,自己一个无儿无女的人,无论自己有多少钱多少粮食,那都是身外之物,自己如果走了什么都带不走 的,还不如留给有需要的人呢!
正当宋大蛋懊悔不已的时候,他听到了旁边一个柴火垛说话的声音。
此刻,天色已经很晚了,几乎都擦黑了,只有一丝丝暗暗的亮光。宋大蛋的眼神也不好,他于是就往柴火垛旁边靠了靠,想一看究竟到底是怎么回事。
等到宋大蛋慢慢靠近一看究竟,就看见柴火垛一头蹲着大大小小几个人,几个人此刻已经冻得瑟瑟发抖了,他们紧紧的抱在了一起。
“娘……我……我好像……好像不行了,我……我走不动了……娘。”
“娃儿,你……你得加把劲往前……往前走啊……不然……不然我们这半夜留在这里……会……会冻死的啊!”
“我……我不行了,我好饿……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娃儿,娘……娘也背不动你了啊!你看看你哥哥弟弟也要不行了,娘……娘也走不动了。”
宋大蛋仔细看了又看,他惊喜的发现这几个人就是刘张氏母子四人。
“你……你们怎么在这里啊?”宋大蛋说道。
宋大蛋突然的出现,让刘张氏着实吓了一跳。她看着宋大蛋脸色变了又变,她生怕宋大蛋后悔了今天所做的事情,所以她才带着孩子们紧赶慢赶的跑到这里。但是加上几天没有好好吃饭,又刚才去跟刘长青办了下葬的事情,她已经精疲力尽了,没有一点点力气了。
这后来又开始下雨了,刘张氏就带着三个孩子在这里避雨,但是天色慢慢黑了,她知道不能再继续这样下去了,如果继续下雨,会让他们饿死在这里的。
宋大蛋看到他们这般模样,心中满是疼惜,他赶紧把皮袄从自己身上拿下来披在几个孩子们身上,然后对刘张氏说道:“大嫂,你们几个人跟我回去吧,这么冷的天,没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可不行。”
刘张氏面露难色,欲言又止,她也想有个吃饱穿暖的地方,但是她知道自己已经麻烦别人了,不能再麻烦人家了,而且自己刚刚死了丈夫,是个寡妇了,毕竟人言可畏啊!可是,看着二儿子被饿的昏昏沉沉的样子,她此刻也没有时间再犹豫了,现在还是救命要紧啊!
宋大蛋明白刘张氏的顾虑,毕竟她是寡妇,自己是一个老光棍便忙说道:“大嫂,你别多想,我只是不忍心看你们受冻挨饿。”
刘张氏思考了片刻后,她就夺定主意,“为了孩子不惜一切代价。”于是带着孩子们跟着宋大蛋回了家。
到家后,宋大蛋忙着生火煮粥,孩子们狼吞虎咽吃了起来。这是他们这几个月出家门后,第一次有了暖粥喝,突然有了家的感觉。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刘张氏带着孩子们算是暂时在宋大蛋家住了下来。刘张氏勤劳持家,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孩子们也乖巧听话。这样的日子不仅仅是刘张氏一直追求的,也是宋大蛋一直想要的生活,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
时间一长,村子里就渐渐传出闲言碎语,说刘张氏和宋大蛋已经过上了夫妻日子。
宋大蛋听到这些话后也只是淡淡的说道:“身正不怕影子斜,我只是看他们母子可怜收留下来。”
刘张氏和宋大蛋慢慢的生活时间长了了,不管外人怎么议论他们二人的关系,她自己倒也有了这方面的想法。
因为她从跟宋大蛋接触之后才知道,宋大蛋为什么自己一个人日子可以过得安安稳稳,而刘长青一家老婆孩子几人却过的穷困潦倒,朝不保夕的生活。
那就是他们俩同同样都是男人,只是一个人踏实做事,有头脑有想法有主见。一个人也踏实做事,没头脑没有想法没有主见,吃了这顿不想下顿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