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余胜男一行人回到家向姚美芳汇报成果的时候,姚美芳都觉得不可思议。
因为在姚美芳的印象中,她当初虽然宠那个女儿,可也没有那么娇纵的买那么多值钱的首饰,如果说两千万她估计还差不多,可三千七百万确实超出了她的心理价位。
然后看着余胜男手机之前对于那些珠宝首饰的照片,姚美芳顿时有些心堵,因为好几件她都没有一点儿印象,不用想是金东那个不要脸的买来送的,这也就是突然把二人抓个现行,让对方没时间转移财产,也算是给她的一种补偿吧。
余胜男看出来姚美芳脸色不好看,给贺鑫然一个眼神,让她去抓紧安抚下这个受伤的女人。
“三千七百万,算是美芳姐投资入股了,美芳姐不管运营,只享受,给美芳姐算4成股份,我拿五成股份,另外一成就做员工享受的红利股,当然这部分不能买卖和转让只享受分红。”
余胜男这突然间说起了公事儿,一下子就把姚美芳的注意力给拉回来了,她点头同意。
虽然姚美芳出钱占了大头可是余胜男不可能把大头让给姚美芳,那他就成了一个给姚美芳打工的马仔,他才不干那事儿,她之所以选择自己当渔民不是再干医生,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自由,他可以决定不做那些不想做的事儿。
至于和姚美芳一人一半股份,那也不可取,做过生意的都知道,两个人同等地位的合伙最容易出问题,最后结局大多数分道扬镳,相声圈里不是就有一对很火的搭档也分道扬镳了么,最后闹得很不愉快。
姚美芳现在房子车子以及账面上的资产都被收走了,她现在还是限制高消费的失信人员,所以自己名下最好不要有资产,不然容易被有些人盯上。
反倒她现在管理着小旅馆很舒服,没人打扰,也不用费心,而且住这种小旅馆的客人还都不认识现在的她,所以她过得很舒服。
商量好了股份分配,接下来就是计划买船了,余胜男没有打算买新船,一是新船建造周期长,往往从你到船厂下订单,看看排期多少,然后从造船到真能下水往往要很长时间。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价格问题,相比于二手船,新船往往贵的多,可余胜男没有想过一艘船用到老,他只是利用船快速赚钱,所以更注重功能性,至于新不新的那不重要。
于是乎,他就浏览各大卖船中介的直播间,然后询价,问询各种配套设备等等,虽然船没买到,两天下来知识学了不少,
“快,都跟上啊,山子,你背东西走前面”,又是一次大潮日,今天是大规模作战。
家里留了王强和大黄一家看家,其余人都一起出动了,今天余胜男要带他们集体出海去岛上赶海。
这年头在海边赶海,说真的,哪怕余胜男开挂在海边都不敢说收获多少了,只因为人太多。
就之前去过的白沙湾,四个月前他去那会儿就他和另外一个人,可以收个盆满钵满,现在去,想都不要想,人是乌央乌央的。
你要相信国人对于财富的迫切追求之心,一切向钱看,这个不用你喊口号,大家自己就有动力。
相比于海边赶海,出海去海上的岛屿赶海则会好很多,当然也有旅游公司现在推出了出海赶海的业务,不过那些都是相对固定的地点,毕竟熟悉的地方能够更好的保障安全。
余胜男他们这次要奔赴的小岛也很熟悉就是之前和倪芸娇一起作战的那个岛——初学岛。
初学岛面积不大,直径也就一千米,当然这次呈现在余胜男他们面前的初学岛要相对大些,毕竟他们到的时候,海水已经退下去好多。
这个岛是一个礁石岛,初学岛的一侧水很深,退潮基本没影响停船,可以说是个天然的码头。
可是另外多半圆则已经裸露了大量的海滩。
一行人兴奋的登上海岛,尤其是赵雷,这对他来说可是第一次体验出海,感觉超级棒,家里的女人也很兴奋,她们都在家里憋坏了,对她们来说,说是赶海,更不如说是度假。
“哇,这里的风好舒服啊”,贺鑫然张开双手做出拥抱状,那意思想要某人和她一炮。
姚美芳则是面无表情,在外人面前,她总是会穿上厚厚的护甲,不让自己露出一点点破绽。
倪芸娇则是已经冲到水潭那边开始捡鲍鱼了,这才是个职业赶海妹子。
余胜男才不管她们,三套赶海装备,女人们一套,乔山一套,余胜男和赵雷一套,反正赵雷是自己的员工,自己是给他开工资的,让他干活,余胜男理直气壮。
大潮退去,才知道,谁是真正的勇者,勇于被抓者,
“余总,这里都是龙虾啊,快来”,赵雷在不远处喊着,赶紧跑了过去。
看着眼前的龙虾基地,余胜男严重怀疑赵雷也是开启了新手光环。
龙虾很多
要知道,余胜男开挂也只能以他为中心,十米左右为半径的查看海货存在,可是海货是什么,如果有水的情况他是很难看出来的,不过现在没水的情况他还是能看到的。
眼前的龙虾基地处于他观察的边缘,刚才只是看这边密度挺大,就让赵雷过来了,不想都是龙虾。
这种龙虾呢,叫黄斑龙虾,也叫小青龙,但和常见的那种小青龙有所不同,其中最简单的就是黄斑龙虾会长很大只,而小青龙则不会。
余胜男特意拿了一个大的龙虾比划了一下,嗯,确实很长。
龙虾很大
黄斑龙虾的价格不便宜,一斤大概在260块钱左右,就余胜男刚拿的那个大只三斤多的,估计要八百块上下。
龙虾都是喜欢生活的海域一般不会太深,浅的地方甚至在水下一两米都有,所以这次他们遇见这个龙虾基地还真是运气好。
黄龙虾就捡了三桶,余胜男乐观的算了下,大概可以卖一万三四,这趟赶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