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场,姚德!邹平!请两位选手上台!”擂台之上,孙琳拿着两个纸团,不过没展开,直接说道。
二十名选手,两两配对,只有两人没比了,自然不用打开纸团。
孙琳话音刚落,擂台下最后两名跃跃欲试的参赛子弟,立马飞上了擂台。
两人一个身穿淡蓝色劲装,身背一对八棱紫金锤,另一个身穿白色劲装,身背一杆长枪。
“姚德,炼气九层,请赐教!”身穿淡蓝色服装的男子,拔出背上双锤,抱拳行礼说道。
“邹平,炼气九层,请赐教!”身穿白色劲装的男子,拔出背上长枪,抱拳行礼说道。
“开始!”孙琳见两人已准备好,下令道。
姚德与邹平两人身上,同时闪现三道灵光,各自拉开了架势。
姚德左手锤护在身前,右手一抡,八棱紫金锤脱手飞出,朝邹平砸了过去。
姚德右手与八棱紫金锤之间,通过一道天蚕丝织就的细线相连。
姚德的灵力,可以通过天蚕线控制八棱紫金锤的动作。
“姚师兄,你隐藏的好深啊!”邹平被姚德的脱手一锤给吓了一跳。
要不是上一轮,有倪峰脱手鞭的教训在前,邹平现在就要被打一个措手不及。
姚德的脱手锤,在前面的几场战斗中,都没有使用过,一直是拿在手中的。
邹平身法一闪,避开八棱紫金锤的正面攻击,长枪从上往下一劈,从侧面击打在八棱紫金锤上。
“当”的一声,枪锤相交,邹平的脚步不由自主的后退了几步,八棱紫金锤也被弹开。
从这一次碰撞可以看出,邹平的力量远远不及姚德
八棱紫金锤刚被弹开,姚德就通过与锤相连的天蚕丝,又把八棱紫金锤甩了过来。
与此同时,原来蓄势待发的左手锤也脱手飞出,朝邹平撞了过来。
“好手段!”邹平大叫了一声,身法不停闪动,手中长枪化出无数幻影,朝八棱紫金锤扎了过去。
邹平的力量不如姚勇,不过他发挥枪速快的优点,通过多次撞击来抵消姚勇的力量。
姚德的八棱紫金锤,连上手中的天蚕丝,几乎占了擂台长度的一半,只要姚德站在擂台中间,就可以控制整个擂台空间。
整座擂台上,到处都是锤影,邹平就像是处于狂风巨浪中的小舟,随时有颠覆的风险。
为了躲避八棱紫金锤,也为了找到有利于自己的攻击方式,邹平不得不在擂台上四处奔走。
手中的长枪,也曾尝试着去攻击连接紫金锤的天蚕丝,结果不但没有切断天蚕丝,反而是自己差点被八棱紫金锤偷袭到后背。
甚至,有次邹平都已经突破到姚德身前,就当邹平暗自欣喜,展开枪法进行攻击时,才发现自己中计了。
姚德突然间双手松开天蚕丝,紧握双拳,打出无数拳影,与邹平的枪尖争锋。
同时,两枚八棱紫金锤,从邹平背后,对其发起了猛烈攻击。
这时,邹平才看到,姚德手上,戴着肉色的手套,也不知道是什么材质的,竟然能够和长枪硬碰而不伤。
而背后的八棱紫金锤,竟然不用通过天蚕丝,而是被姚德用神识操控着,朝自己展开攻击。
这一次,为了逃出前后夹击,邹平不得不施展“燃血术”,强行提升自己的肉身修为。
以“夜战八方”之势,从姚德的前后夹击中逃了出来。
自这次脱困后,邹平就一直处在下风,被姚德的双锤给压制。
“邹平除非能硬扛姚德双锤的攻击,不然他输定了!”不知什么时候,楚淮安来到陈枫、楚若琳旁边,说道。
“邹平如果掌握有卸力技巧,至少能够与姚德斗个不相上下。”陈枫在一旁补充道。
其实,现在邹平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正面抗衡姚德双锤的攻击力。
如果能正面抗衡姚勇的攻击力,以邹平长枪的攻击速度,姚德反而危险。
可惜,邹平不但无法正面抵挡姚德的攻击,也无法把他的力卸掉。
“我认输!”最终,邹平不得不大声认输。
“邹师兄,承让了。”姚德听了邹平的话,双手一抖,八凌紫金锤自动收了回来。
“唉,力不如人,何必强求!”邹平叹了口气,收回了自己的长枪。
“第十场战斗,姚德胜!”孙琳大声宣布。
至此,第一轮的前半场比试圆满结束。
取得前九名的分别是:第一场楚淮安(使剑)、第二场武千秋(使棍)、第三场刘秀英(使剑)、第四场陈枫(使剑)、第五场徐克勤(使刀)、第六场柳梦琪(木系法术\/青木杖)、第八场楚若琳(使剑)、第九场郑智文(使棍)、第十场姚德(使锤)。
第七场,王令与马丁两人,斗了个两败俱伤,全部进入了败选组。
后来,为了凑齐十个胜选者名单,孙琳从败选者中选了赵南桥(使枪)做为备选。
当一切准备就绪,孙琳再次敲击了一下玉钟,清脆的钟声响彻全场。
“现在我宣布,羽化仙宗预赛,第二轮前半部分的比试,圆满结束。”
“下面,有请我念到名字的胜选者弟子上台!”
“楚淮安、武千秋、刘秀英、陈枫、徐克勤、柳梦琪、楚若琳、郑智文、姚德、赵南桥。”
参赛区域,被念到名字的参赛选手都一一飞身上了擂台。
擂台下,每飞身上擂台一位选手,台下都会响起热烈的掌声,包括赵南桥上擂台时也一样。
“恭喜十位选手,取得暂时的优胜。三天后,在此地举行挑战赛,如果十位能坚持到最后,将代表我宗前去参加炼气子弟的万宗大比。”孙琳热情洋溢的做了一个初步的总结。
“现在,有请神雷宗的贵客先行退场,感谢众位的光临!”孙琳看向观摩区域,高声说道。
“且慢!”这时雷振生再次站了起来,朝四方各行了一礼,说道:“在下雷神宗雷振生,见过各位羽化仙宗的前辈、道友。在下有一不情之请,还请各位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