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长刀之夜落下帷幕,多数的反抗派已经被鲍尔屠戮殆尽。
留下某些还算乖巧听话的成员,用来传播这次行动的后续威慑力。
他们四处散布着谣言:
“瞧瞧吧,陆泽的集团是个不择手段的兽窟…里面的成员没有人性,肆意杀戮着附属于他们的忠诚分子。”
想必不出几日,各大报刊将会定性此次的清洗,认为单纯是陆泽残暴的独裁统治。
从而削弱其在国际环境上的政治地位。
不过,这一切都在陆泽的计划当中。
他坐拥着德皇与英格兰屠杀平民的关键合作信息,只需要等到事件发酵再进行反转。
届时,所有不利的舆论将会统统变为他的助力。
怕是到时候所有的报刊都会统一改口:
“陆泽的带领正是抨击邪恶帝国的气节所在…愿世人站起来反抗暴政,向真正的爱国者发起援助……”
外交方面,陆泽已经考虑到了后期的国际声讨。
而军事方面,则着力动员慕尼黑的青年,并时刻接纳着来自各方地区的义务参战者——
这一场与德皇的大会战,俨然成为了世界的第三大中心。
其一是西线战场,马恩河和跟凡尔登战役的后续影响。
人类史上第一次短时间内造成上百万的伤亡,成为了被历史永远铭刻的场景。
其二是东线战场,保罗·冯·兴登堡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屡立战功。
虽是德意志帝国掀起了欧洲大陆的宗教战争,但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帝国内部压力骤增,经济体系发展不平衡。
民众的生活无法享受工业化时代的红利,所造成的被机器取代的大范围失业。
帝国急需将内部矛盾转移至外部矛盾。
像是在东线战场,即是开战的瞬间,沙俄便张开了贪婪的爪牙,开启了紧急动员,向着德国东部的坦能堡发起猛攻。
可最终结果就是让沙俄第2集团军全军覆灭,司令员萨姆索诺夫兵败自杀。
沙俄帝国应召盟军响应,在坦能堡会战刚结束不久,再次召开紧急动员,只为了攻取德意志帝国东部的西里西亚省。
结果显而易见,没有任何干预的时间线…
得益于沙俄帝国总参谋日林斯基的无能指挥,以及第1集团军司令员伦宁坎普若有若无的背叛行为,又一次失败了——
这场会战也被称为“马祖里湖战役”。
不过其中的战略意义就是兴登堡为了防止战线被突破,专门从西线调离了2个步兵军团和1个骑兵师进行战线填补。
没成想对面这么不经打,还没等到增援,德军就已经有了歼灭沙俄25万人,俘虏4.5万人的战绩。
不过西线总指挥霍夫曼恰好在当时听信了陆泽的弹性防御政策,严守马恩河一带,居然奇迹般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崩溃…
而是拖延到几个月后,双方在凡尔登归属的拉锯战上,一时糊涂错估了敌方的战略意图,以及拼死抗战的意志力,这才在阴沟里翻了船。
间接原因就是兵员被兴登堡调离了接近六分之一,导致的战线空虚,一触即溃。
【对照第一卷西线战场的展开以及后续影响,目前是整体上的世界格局,帮你们回忆一下】
陆泽回过神,目前看来,还是跟自己有关联的某些历史人物才稍微偏离了轨迹。
哪怕目前遇到的二战时三德子的某些元帅…
在一战期间要么还潜龙在渊,要么干脆太过年轻还在军中服役,无法撬动历史的年轮。
为数不多能够贯穿一战二战期间的历史人物,陆泽目前还不够资格说得上话。
“唉,走一步看一步吧。”
他无奈叹息一声,再次投入到接下来的苦逼生涯中去。
……
……
月亮还挂在半空。
奥地利区与巴伐利亚州的边境。
几道漆黑的眸子藏匿在丛林中,目光死死盯着边境哨站的几个士兵。
趁着对方打盹的瞬间一拥而上,几个照面就将士兵全部杀死。
凯亚卸下面罩,将军用匕首上的血液洒向草地。
其余的人默不作声,纷纷擦拭沾染鲜血的武器。
凯亚继续说:“下一批更换岗位的士兵是五个小时后,发射信号弹,标记这里清理障碍物,好留出飞机登陆的场所…”
随着他一声令下,军情六处的间谍们纷纷干起了苦力,拿起镰刀开始清理周边大片的杂草。
自从上一次遵循领导的指示,在慕尼黑城镇内展开平民屠杀吸引陆泽注意力的时候,凯亚就已经将总部转移到了西南方向几百英里外的洛森姆堡。
当时他派遣出去的间谍全都没了后续,猜测可能全部遇害,也是暗道已经暴露,果断撤离这才逃离了陆泽的魔爪。
尤其是刚刚得知对方今晚发起的代号名为“长刀之夜”的肃清计划,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当时要是走慢一点…会不会也被清算?”
凯亚下意识回顾起当时的情形,英格兰当局要求他派遣间谍屠杀平民,甚至跳过了他的决策,直接下达命令。
他虽有无奈,可是又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随后便是令人眼花缭乱的空军激战,以及无尽的产自英国的德·哈维兰d.h.4型轰炸机——
凯亚曾在不久前的英格兰本土军备制造厂商那里见过原型机,当时还处在试飞阶段,这才几个月连成品都有了。
他有个大胆的猜测,自己的国家应该与德意志帝国展开了合作,要置陆泽于死地…
说实话,他当时没有那么喜悦。
以平民之血和家国仇恨,来洗刷耻辱的荣耀,他根本不想要。
咻——
很快,随着凯亚将信号弹射入天空,四架卡其色,身着原野灰色制服的侦察机映入眼帘。
机翼上标注着极为明显的蓝、白、红三色圆形徽章。
这是英国皇家空军的标志。
凯亚神情肃穆,即使还有一段时间飞机才能迫降,他还是向着空中敬礼。
那正中心的侦察机率先脱离队伍,在空中旋转几周半,以精巧到极点的安全距离,恰好停留在众人的中心。
紧随其后的也是同等驾驶水准的三位飞行员。
为首的那位踏步在最前方,将飞行帽摘下放在胸口处。
深蓝色的眼眸深邃无比,身材魁梧,有着极为明显的凯尔特人外貌。
他以极其绅士的态度回礼道:“很高兴遇见您,凯亚·克林顿中校!感谢您对祖国的付出,在此诚挚地向您表达祝福…”
凯亚一愣,看着这个不速之客,心中涌出不妙的预感。
在他的印象里,对方不像是个有礼貌的家伙。
只能扯着嘴角强颜欢笑说:“拉诺伊·坎贝尔·霍克上校,很高兴能与你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