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根斯堡距慕尼黑不过78英里(约126公里)。
艾尔哈德·冯·里宾特洛甫,即为皇帝禁卫军首领。
被威廉皇帝特聘为此次南下平叛的方面军总司令。
方面军中共包含三个集团军,作战部队总计30万人。
其中包括9个步兵师,5个骑兵师,5个炮兵师,4个装甲挎斗摩托师,4个工兵旅,3个侦察团…
以及全员从皇帝禁军中挑选的宪兵队——
直属于艾尔哈德的命令,用于维持战场的秩序和纪律。
也可以称之为督战队。
他甚至还从周边的军队,调来了四十架最新研制的77mmm96型野战炮。
隶属近距离支援炮型。
全重900KG,行驶在公路上都会压出一条浅浅的车辙印。
浑身迷彩涂装,可以在丛林里进行完美伪装。
后勤方面则囊括了医疗、通讯、辎重等8万余人…
这四十万人在几日前便浩浩荡荡从雷根斯堡南下。
以每日20英里的速度前进着。
途经兰茨胡特西北区,和因戈尔施塔特东南区。
并在此以根据地补给一次后,继续前进。
艾尔哈德拥有极高的军事素养。
曾多次在国际军事交流会议上,与大秦帝国的多名军事高官讨论过战略布置。
几年前的那次友好交流仿佛历历在目,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
他的眼神微微闪动。
“大秦不愧是东方的列强,那群虎狼之军听说已经盘踞在中东的边境,意图对帝国发起正义讨伐…”
艾尔哈德坐在他的私人豪华汽车上,眼角闪过一丝冷漠。
他的私军位处大军的中后方位置。
防止敌人发起斩首行动的同时,又可以通过电报快速得知前线的消息。
他嘴角冷笑,眼中带着上位者的不屑。
“…五个集团军的兵力,就想着能突破帝国的防线,不自量力。”
艾尔哈德承认大秦帝国的强大。
严格来说,甚至比德意志帝国还要强大一点点。
当然,也仅仅是毫厘之差。
得益于帝国的开国皇帝,在文艺复兴初期就将大半的欧洲大陆收复。
才造就了如此宏伟而庞大的版图,与大秦分庭抗礼。
他拿着身边秘书递过来的文件,开始随意浏览了起来。
里面都是关于陆泽的情报介绍。
“…陆泽,大秦人,其母大秦副丞相,其父大秦中军左元帅(相当于帝国陆军总将)…整片东方大陆的家族都以陆家为首,俯首称臣,隐隐有了当世第一家族的意思。”
不过,仅凭这些,还不足以让艾尔哈德产生多大的威胁。
无非是一只强壮点的蚂蚁。
从原本的随意捏死,到需要考虑一下再捏死的程度。
能坐上这个位置的人,绝对不会是愚蠢之人。
他能考虑到皇帝对大秦的谨慎。
在每次的国际外交会议上,都会与大秦交好,避免发生矛盾。
可这并不是代表德意志怕了,而是…伺机而动!
艾尔哈德将文件放在一旁,眼睛微微眯起。
没有人知道,在他一副和蔼可亲的面容之下,究竟在思考着什么。
而他深刻的知道皇帝需要什么。
他目前需要做的,就是向着国内的叛军展露帝国的强大。
向欧洲大陆,宣誓主权。
让东方那个恐怖的国度,打消愚蠢而不明智的主意!
许久,直到艾尔哈德睁开眼,这才发现自己刚刚睡着了。
他揉着因为年纪大而无法舒张的肩膀。
好似回忆起了曾经普法战争时期的峥嵘岁月。
可那时候的年轻斗志,早已在无尽的政坛消失殆尽。
只剩下一个为了帝国利益而不择手段的恶魔。
他咳嗽了一声,吩咐身旁的秘书道:“给我的家族写一封信…算了,替我向霍尔维格大人带一句话。”
【特奥巴登·冯·贝特曼·霍尔维格,1909-1917年德意志宰相】
秘书拿起钢笔开始在纸上记录。
“我军已行至莫斯堡,甚至能够看到叛军的工厂所掀起的黑烟…”
……
……
慕尼黑城内。
工人党的所有人被派遣到大街小巷分发传单。
向着群众颁布元首的最新命令。
“所有18岁以下41岁以上,或为家中独子的人,可以优先前往南区口,乘坐上前往罗森海姆的马车!”
“家中如若有在军中服役的亲属,也可以一同前往!”
“家有55岁以上需要赡养的老人,有权利携带一名符合条件的家中子嗣离去!”
“所有未婚女性,也必须即刻动身南下跟随避难人群!”
随着一条条口令喊出,无数因为战争来临时的惊慌失措,竟然缓缓散去。
纷纷愣在了原地。
仿佛不清楚发生了什么。
直到有人再次大声通报,这才反应了过来。
下意识向着周围的工人党成员们看了又看,眼底是说不出的惊愕。
“你说什么?!我们可以自由离开?”
被一群激动的居民围住的工人党成员脸色显得有些微微惊慌。
可是很快稳住了心神。
他点头再次大吼,好似要将这个消息传递给每一个人。
“是的没错!这是经过元首审批,从军委会直接下发的最新消息!由我们负责安排和执行!”
在陆泽目前的这个层次,已经不像一开始那样需要自己亲力亲为。
他不需要将一件事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到。
而是让下面的人去办事…
去将这个庞大而精密的组织运行起来。
不过陆泽为了防止有些人假公济私,在这次的撤离计划中牟利。
还是安排了戈林稍微盯着点。
不要让人钻了空子。
有的人还是不信邪,再次询问道“是不是可靠消息”的时候。
那个工人党成员都坚定不移地点头。
不耐其烦。
心中对元首的敬佩之心夺眶而出,满是虔诚。
人们终于确定了这个消息,抱在一起喜极而泣。
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能够在战时离开辖区,还是由最高领导人直接下令。
要知道,打仗的时候没人在乎民众的死活…
反而能拉出一大批廉价劳动力,建立工事设备,修碉堡、当炮灰。
总之就是一句话。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