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2月27日,晚上7:00整。
随着萨尔茨堡上空发射的极为亮眼的信号弹,然后由乔治率领的飞行编队延续,一路南下途径戈林市,传递给正在南部六十英里外的鲍尔左翼军。
这是继续开火的象征。
标志着陆泽军内部的集体行军,推进战线的信号。
鲍尔凝神,没有过多的犹豫,立刻率领军队东进,与古德里安的右翼军保持步调一致,防止掉队导致支援不及时。
古德里安的主要攻占点是奥地利区的各大重点要塞,那里是主要的帝国集中的重点城市。
至少也有一个师团的守军。
而大部分叛军则是盘踞在各大较小的城市或村庄,被鲍尔的军队顺手干掉。
继续东进,古德里安右翼军乘坐火车,向着东北方向的林茨驶去。
浩浩荡荡的蒸汽火车,足足额外配载了几十节车厢,搭载了数以十万计的士兵和装备。
率领的3个坦克营则是沿着公路以笔直的方向行驶,减少绕路的里程。
在今夜,古德里安的大部分时间都将用来赶路。
只留下了少部分作战团分散在路途的中央和四周,以此保证主力兵团的精力。
在途径韦尔斯的途中遇到了帝国的侦察军,花费了一个小时攻破城市后继续行军。
而这只是一个小插曲。
另一边的战场才是重头戏。
由鲍尔率领的左翼军趁着阴沉的夜色,连绵不绝的细雨极速行军。
终于在7:46分左右的时间,赶到了十五英里外的拉德施塔特。
这里有一支还算强大的叛军部队,足足两万人组成的非正规军团虎踞其中。
鲍尔不计任何的城市损耗,以坦克的重火力直接炮轰城镇,造成了数以万计的叛军伤亡。
不到半小时,战斗结束,暴风突击队成功杀入城市内,在小巷子生擒了这支叛军的头领,随后当着所有民众的面当场击毙。
这是元首的命令。
对待叛军要以铁血手腕处理,不留一丝情面,以此宣示他对帝国的主权。
人民不可侵犯,而他代表新的帝国。
帝国不理睬民众的疾苦,那么就由他来审判不法分子。
鲍尔军攻破城市后只是将反抗的叛军全部枪决,留守一个步兵团后继续东进,没有对居民造成过多的骚扰。
也因此避免了过多的骚乱和动荡。
毕竟陆泽的集团军远比叛军好太多了,不会强征给养、抢夺民女,肆意妄为。
反而像是国家的平叛军,将和平带给每一个人。
此时。
陆泽严格束缚军队纪律的好处逐渐彰显了出来。
在民众心中留下了一道独特的印象。
这将会在之后的正统争夺战中,取得卓有成效的影响力。
9:28分,施泰纳赫告破,叛军头领城破身亡。
左翼军北上行军35英里…
11:05分,温迪施加斯滕城破,叛军全灭。
11:57分,北上基希多夫,叛军全灭。
终于。
古德里安左翼军与鲍尔右翼军于1915年2月28日凌晨3:35分,兵临林茨城下。
两支集团军的突然出现,对于城内的守军来说没有丝毫的预兆。
如今天色阴沉,外加上雨水冲刷,哪还有什么视野。
尤其是前脚刚派出侦察部队还不过一个小时。
敌人竟然都已经兵临城下了!
而且还是帝国臭名昭着的陆泽率领的叛军!
因为那标志性的铁皮壳,已经深深烙印着属于陆泽的标记。
只要在战场上遇见名为“坦克”的军事设备,都可以归属于是陆泽的魔鬼军团打过来了!
这里已经聚集了盘踞在这里的数个帝国师团。
他们以此为根据地,吸纳了周围的国防军和帝国警卫队。
正规军规模达到了六万人之众。
算上城市内部的工农武装队,甚至可达八万。
而这就是帝国准备平定奥地利区叛乱的最新组建的帝国大军。
此时,林茨城头上,已经聚集了好几道身影。
其中一道正是从罗森海姆一路乘坐火车来到这里的曼施坦因。
他站在城堡的正前方,所有人都隐隐以他为首是瞻,矗立在他的身后。
“怎么办特使大人?我们派向西边出去的侦察队一个都没有回来,而且…萨尔茨堡已经失联了快九个小时了。”
虽然说萨尔茨堡已经被当地的大公割据出去,可是其中还是有很多帝国的间谍和忠臣,一直在向林茨的正规军传递信息。
可自从九个小时前的“遭遇袭击”通报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传来了。
有的人隐隐猜测,会不会是萨尔茨堡已经被攻破。
“不用担心市长大人,皇帝的信仰之风会让我们每一个人保持理性,而不是做无意义的等待和挣扎。”
曼施坦因在一众年龄较长的高官之中,反倒显得年轻至极。
可他的权力反而是最大的,让所有人不敢直视。
曼施坦因微微眯起眼,将后背留给那群他认为的帝国无能之辈,忍不住发出一声冷哼。
要不是自己带来了一个师团,这群老东西可不像现在这样好说话。
即使他拥有着帝国特使的身份,也不过是让他们犹豫半秒钟下手罢了。
这群帝国的蛀虫,可不会允许在威廉皇帝鞭长莫及的情况下,还保持着绝对的忠诚。
“他们已经快到了…”
曼施坦因说出一句不明所以的话,却让众人感觉到脊背发凉。
“这这这,这才多久,叛军就已经快打到奥地利区的腹地了?”
“这里不是腹地,维也纳也是,那里才是陆泽的主要谋划之一。”
曼施坦因连声冷笑。
只有与陆泽的集团军交过手,才知道那支军队的战斗力有多么惊人。
高效的执行力,上下齐心的集体意志,组成不阻挡的钢铁洪流,冲破帝国的包围圈。
可以说,陆泽已经大势已成,只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定能占领帝国南部的大部分区域,与德意志分庭抗礼。
而曼施坦因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延缓陆泽发展的脚步。
让帝国能够在东西线的大规模持续作战中脱身,派遣更加强大的平叛大军,完成对陆泽的征讨。
“已经拦不住了啊…”
最终,曼施坦因发出一声悲鸣,好似在为帝国的分裂感到惋惜。
随后毅然返回参谋大营,开始商讨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