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中元节。京都风平浪静!
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李太白携着娇妻和“渔网”前往慈严寺拜访慈云长老。
但一看山脚那密密麻麻的人群,排成长龙的马车队伍,李太白不由头疼不已。失算了!
“跟你说了今天盂兰盆会,人多,你偏要凑这个热闹!”玉玄机埋怨李太白。
“不是你昨晚念叨了一宿要来看寒泉吗?”昨晚上是谁在苍蝇嗡嗡嗡的?
“那就先回去?改日再来?”痛失一单生意的萧清音看着宛如长龙的上山人群,也头皮发麻。
“来都来了。抄近路上山呗,刚好看看你的轻功落下了没有。”玉玄机的理由很强大。这强大的理由一直延续到萧清音的上一世。各个爬山景点更是重灾区。
师徒三人不走寻常路,避开人群,在林木间腾挪跳跃,宛若三个今日刚放出来的鬼,神不知鬼不觉的向山上飘去。进了慈岩寺后更是人满为患。木鱼声,诵经声,喧闹声,嘈杂声,杂成一锅大杂烩。
萧清音轻车熟路的过了天王殿就直接左拐直奔方丈楼。
去往方丈楼的人流就少了很多。守在方丈楼楼下的了空一见萧清音,眼睛一亮,赶忙迎上前。看到萧清音两手空空,又眼神一暗。但还是热情的迎上前去。
“萧施主来了?可是来找师祖的?”
萧清音变戏法似的从后背掏出一个小竹盒,“给你的,龙凤金团和蟹壳酥,素的!慈云长老可在方丈?”
了空眼睛一亮欢天喜地的接过竹盒,这才发现萧清音身后背着一个样式奇特的背包,鼓鼓囊囊的。看来等会还能去师祖那再蹭一些。
“师祖嫌前面太闹,躲在方丈不肯出门呢。萧施主请随我来。”
推开禅房门,三人见慈云长老正俯在矮几上写着什么。
见被打扰,慈云长老白眉一皱,抬头见是李太白三人,大喜道:“竟是三位檀越,快请进。了空,你想办法去取点水来泡茶。”
今日前面佛殿人山人海,取水运水怕很是困难。不过了空舔了舔嘴唇,还是欢快的应下,拿了两个竹筒欢跃而去。
“老慈云,伤还没好,你又瞎折腾什么?不怕早死啊?”李太白没好气的道。
“多谢李檀越关心,老纳还能再僧腊十余年,不会早死!”慈云长老笑呵呵的合十回答。
“你这张嘴啊!”玉玄机点了点李太白的脑袋。歉意的对慈云长老合十一礼“长老伤势未愈,还是应多休养为上。”
“一路辩经,多有感触,怕时隔日久会遗忘,就先记录下来。写些心得,也算是一种休养。”慈云长老忙着整理案几上的纸墨。因为萧清音正从背包里掏出大大小小的竹盒。方丈简陋,只有这一个案几。
“慈云长老,慈苦老神棍既已逃出京都,想必不会再回慈严寺了,那么大一个院子空着也是空着,为什么不搬去那住?”萧清音把昨晚让紫娟特意制作的素点一一摆放好,劝慈云长老。
“还是住方丈好,一来已经住了二十多年,这里有师父的传承在,二来住在方丈,也是警示自己。那处院子,以后还是改作客院吧。”
“您这是准备重塑韦陀神象了?”萧清音笑道。
“正是。待风波过去,就准备重塑菩萨神像。”慈云长老看着满几的素点,食指大动,也笑道。
看慈云长老谈笑风生,前殿人头攒动。李太白拿起矮几上的一个莲花糕扔进嘴里。昨晚数他吃的最多,现在还又抢慈云长老的份例,遭到一大一小两双白眼。
“老慈云,看来慈苦神棍的事并没有影响到慈严寺,你的担心是多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