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时三刻!
深秋的通山县。
天还未亮起来。
通山县巡检营兵丁,按常例,准时打开城门。
第八哨哨长王有福,带着一总旗军士。
整齐的站在几个城门口。
看到城门口的黑影。
通山县巡检营的官兵,揉搓了几下眼睛。
反复确认是一群人,端着不知是何武器,齐刷刷对着自己。
官兵二话不说。
紧闭城门。
然后,爬上城墙,敲响城墙上的警钟。
通山县县令朱立。
此时还被两个赤裸的小妾,夹在梦乡中。
由于城墙上的警钟,好多几十年都未响过。
虽有些钟声传来。
但朱立依旧沉浸在梦乡中。
好一会后。
直到一个值班衙役,敲响了朱立的房门。
并喊道:“大人!不好了,有山匪来攻打县城了。”
朱立眯着眼。
山匪攻打县城?
通山县的一伙山匪,也不过十来号人。
每月都有定额孝敬奉上。
就那十把破砍刀,敢攻打县城?
朱立不耐烦回道:“山匪来了多少人啊?”
那衙役回道:“巡检营官兵来报,有几百人,已经把县城团团围住了。”
“什么?几百人?哪来的山匪。”
朱立掀起被子,惊坐起来问道。
“小人不知,不过山匪还未攻城,可能是在等天亮些。”
其实!
王有福压根就没打算,攻击县城。
华夏人民军这次的扩张。
还是为了田地,为了人口,为了征兵。
攻打县城,可能会折损军士。
在这幕阜山脉周边。
县城的防御优势,对于华夏人民军而言,并没那么重要。
王有福堵住县城,禁止所有出入。
只为华夏人民,在恫吓和攻打地主士绅时,不会被打扰。
待农社的人。
到达通山县,交接好各乡村治理。
王有福也要撤掉县城的包围。
留下一个总旗,分别驻扎通山县各乡。
主力将随晏水生营长,往大冶县集结。
备战武昌府,可能出城的官兵。
这次扩张。
针对地主士绅的打压方式,是田地充公,重新分配。
另外!
交出所有贫农佃农,打的欠条。
这个过程中。
但敢有人,反抗抵触,直接杀全家。
通山县的乡镇称呼,与宁州不同。
通山县下辖19个保。
曹文杰先将19个保,改为19个乡。
待后期政权稳定后,再进行乡镇合并。
李森林老婆的堂叔,平江县三眼桥的钟利贵。
虽说是走关系,坐上都长的。
但本身有童生功名,有文化基础。
任都长期间。
农社政策的推广,在平江县也是数一数二。
这次!
钟利贵被提拔,任通山县九宫乡乡长。
钟利贵到九宫乡后。
便强征了徐钰徐秀才的宅子,作为乡所。
无它!
徐府就在九宫乡集镇边上。
且徐钰,一直帮着官府,征收赋税。
钟利贵清楚,这一类人,是今后治理上,重点打击对象。
徐钰虽说是九宫乡地头蛇。
整个九宫乡的田地,他徐钰占了四成。
九宫乡的均田制,其实大多均的是他徐钰,家中田地。
但徐钰知道,华夏人民军的由来。
也了解一些。
宁州、武宁等地,一些反抗过的地主士绅,最终下场。
徐钰只能忍气吞声,全家躲到通山县城,暂时避祸。
通山县衙内。
数十个地主士绅。
又来寻找县令朱立。
询问武昌府官兵,何时能来剿匪。
见到朱立,走进县衙大堂。
前排老者。
上前作揖问道:“朱大人,王知府可有准确回信,何时可派官兵,前来剿匪。”
朱立叹气道:“府尊大人亲自前往黄州府,请卢巡抚分兵,前来剿匪。”
“武昌府不是有武昌卫吗?区区数百山匪,调武昌卫不就够了。”
呵呵!
武昌卫!
武昌卫驻兴国州千户所,几个月前就被这华夏人民军,一把火烧了。
武昌卫当做没事一样。
很显然。
能以几百兵力,灭掉近万岳州府官兵。
这华夏人民军,已不是卫所兵,能招惹得起的。
但朱立也不能。
和这群人说,武昌卫太废了,剿匪得要朝廷精锐。
朱立回道:“眼下大家,以保命为紧,这山匪既然不打算攻城,大家都先住到县城里,等待朝廷大军来剿匪。”
那老头又说道:“朱大人,眼看秋收在即,若是朝廷不尽快来剿匪,只恐今年秋赋难以上缴。”
是啊!
城未破,匪情已上报。
王知府那边也能交代。
可是!
秋赋不能如数上缴,恐怕自己这脑袋难保。
当务之急,得派人去宁州、武宁等地去问问。
他们是如何处理赋税的问题。
朱立回道:“有劳诸位提醒,我这边再给府尊大人上呈文,言明这山匪,将危害秋赋。”
朱立说完,就匆匆离开大堂,懒得与这群人纠缠。
朱立派了三个家丁。
分别前宁州、武宁县与平江县。
打听这个三个州县,是如何处理赋税问题。
但县衙大堂内的地主士绅,他们可不愿,又无功而返。
通山县大多地主士绅,齐聚一堂。
那老头开口道:“诸位!谁有良策,能夺回我们的田产家业。”
在众人纷纷低下脑袋,摇头叹气时。
徐钰提议道:“诸位,那山匪想把咱们的田地,分给穷人佃农,假如这些穷人佃农,不好敢要田地,那这群山匪,不就是白折腾一场。”
那老者问道:“徐秀才何意,不妨细说。”
徐钰解释道:“咱们在乡村,都有亲戚族人,让他们带头抵制。”
“可有些亲戚族人,只要自己分些田地,就不会念及亲情族人。”
“想必诸位,都有一些家丁,何不让些家丁,回趟乡村,杀几个带头分田地的刁民。”
“对!杀鸡儆猴,杀山匪困难,杀些刁民,这还是比较轻松的。”
此计一出。
县衙大堂,瞬间激情澎湃。
大家都在补充这计划。
并确定好,每家都派些家丁。
回各自乡村。
给农社的均田制,制造麻烦。
只是!
出谋划策,个个斗志昂昂。
而各自回家后,似乎都忘了,给农社制造麻烦的事。
其实!
不是这群地主士绅忘了。
惹怒华夏人民军,事关全家人性命。
忽悠别人去做就行。
自己只需在后,摇旗呐喊就行。
除了九宫乡徐钰,这个被大家当枪使的秀才。
徐钰回到县城家中。
便召来了自己两个家丁,分配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