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时愿在空间里拿出了酸菜鱼和辣子鸡的料理包,做了一道辣子鸡,酸菜鱼,盛出放在锅中温着,又焖了一小锅米饭。
在餐桌上放上了字条。
【去市里采购,中午不回来,饭菜提前做好了,在厨房里,凉了热一热再吃。
爱你的姜时愿】
姜时愿背着个空背篓,锁上门窗,将钥匙给了杨婶子一把,她怕江浔之没带钥匙出门,便快步出了家属院往海湾村方向走去。
姜时愿跟着葫芦蛙的提示,走了一个多钟头,避开了正在上工的村民,从后山的方向溜到了牛棚不远处。
她将一些准备的物品全部都放进背篓里,第一次不敢放太多,怕他们留不住,只够够吃个七八天的。。
“谁!”
“我不是坏人,我们先进去聊,门口不是个聊天的好地方。”
姜时愿刚走到牛棚门口,就看见一脸防备的男子,拿着个木棍,正警惕的看着她。
她便压低声音跟那男子说道,男子见只是一个背着背篓的弱女子,便放下木棒,让她进去。
“你好,我叫姜时愿,我是一名军嫂。
今天来是想来给你们送些东西。”
姜时愿进了牛棚便看见一个老人正躺在铺满枯草的木板上,消瘦得吓人,状态很是不好。
“请你们相信我,我送这些东西来,是想让你们保重身体,黑暗是暂时的,黎明终将会来的。”
姜时愿将背篓放下来,把里面的“破衣服”,“破棉被”,一条腊肉,五斤大米小米来拿两掺,五斤玉米面和白面两掺。一瓶退烧药、消炎药、止血药,三瓶养荣丸。一小罐猪油,一盒火柴拿了出来,放到了那瘸腿的木桌子上。
“这些都是给我们的?”
躺在床上的老人看到这些东西,激动的开口道。
“是,我说过了,黑暗是暂时的,黎明在前方。
国家需要你们,你们只是被别人陷害了,终会给你们平反的。
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活着,活下去,等到平反的那一天。”
姜时愿眼神坚定的安慰着床上的老人。
“你怎么认为那一天就一定有呢?”
那个警惕的男子依然警惕的反问道。
“因为有人正在为你们平反做努力,所以你们一定不要自暴自弃。
我也是受人所托,你们也不想让他的努力白费吧?”
姜时愿淡淡的说着,没有一丝被质疑的恼意。
刚才她情报系统收集到的情报,这个人是躺在床上的老人赫连山的儿子赫连润,不出半年就会平反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去。
因为他儿子赫连城正在东北插队的乡下暗地里收集着为自己家人平反的证据,进度完成有近六成了。
“这些棉被和衣服别看着破,里面都是好的,我只是在外面缝了个破旧的样子。
还有吃食,你们藏好,也就够吃七八天的,过段时间我再来送。
这药是退烧……
这个养荣丸,你们平时分着吃,一天吃一个就成,吃个半个月能把你们的身体的亏空补回来。
我就不在这里久留了,你们把东西藏好,一定要坚持住,好好地活着。”
姜时愿见那警惕的男子没再继续说话,便开口说着自己拿来的东西,说完背着空背篓顺着原路出了海湾村。
姜时愿想着来都来了,去海边抓了不少螃蟹,扇贝……,默默地放进了空间,随吃随拿。
“还是这个年代的东西好啊,干净的很!”
姜时愿看了看手表,已经是下午三点了,摸出一个包子一边吃一边走着往家属院去。
还有一里地到家属院,姜时愿将一些日用品放进了背篓里,自己手上提着一条五花肉,慢悠悠的进了家属院。
“哎呀小愿回来了,正好把钥匙拿回去。
今天中午浔之没来找我,但我看你家烟囱有烟,就没去还钥匙。
我来开门吧,正好给你说说报名情况。”
杨婶子看到姜时愿回来了,热心的把姜时愿家的院门打开,顺手把姜时愿背上的背篓薅了过去,手上的五花肉也接了过去。
“婶子,谢谢你,喝点水。
来吃点这个大方果,都是我自己做的。”
姜时愿两手空空,连忙快步去客厅给杨婶子倒了一杯水,从橱柜里拿出昨天做的糕点,摆在杨婶子面前。
“哎,好。
我尝尝。
小愿,你这手艺可真好,要不是现在不让做生意,你这手艺,一定能挣不少钱。
对了小愿,今天报名表已经全发完了,还有七八个符合条件的军嫂没有报名表,也想报名试试……”
杨婶子尝了一口大方果夸赞道,又十分不好意思的开口说道。
“这有什么的,我进屋给你拿报名表。
我当时也就预估了一下符合条件的人选,还真没想到报名表不够,得亏我多写了好几份。”
姜时愿让杨婶子先坐,自己回屋,从空间里拿出了十份报名表和十份考核资料。
“杨婶子,这是十份报名表和十份考核资料,您拿好。”
姜时愿将报名表和考核资料递给杨婶子,杨婶子拿了就要走。
“杨婶子,先等等,把这个带回去。
上次见虎子爱吃,这次我多做了些,正准备晚上给您送去呢!
正好您来了,我就不多送一趟了。”
姜时愿从橱柜里拿出两个油纸包递给杨婶子,两人友好的“推搡”了一阵后,杨婶子拿着报名表和考核资料,外加两包点心回家了。
姜时愿也开始将背篓里的日用品摆在柜子里,又给冰箱补了些肉和蔬菜,耐放的蔬菜放在厨房的菜篮里。
等姜时愿做好菜端上桌,江浔之也从外面回来了。
“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快?”
姜时愿看了看时间说道。
“南边发大水,组织我们去救援。
我们是第三批,目前第二批已经出发了。
所以最近训练减少了,都在补充体力,准备去救援。”
江浔之擦了擦手说道。
“发大水?
什么时候走,我给你们多做些吃的带着。”
姜时愿关切的看着江浔之的眼睛。
“十天后吧。不好说。”
江浔之也没说准确的日期,毕竟这事儿说走就走。
“好,我知道了。”
姜时愿摆好碗筷,跟江浔之一起用着晚餐,一边想着空间里有不少物资,该怎么运给受灾的群众呢?
明天下午五点准时三更!
可以给我一个大大的催更和为爱发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