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没做声,他们家人手不够,根本抽不出那么多人来管理后山。不过,让村民们采摘,她是打算说到做到的,她可不是周扒皮。
“阿娘,这么大的后山,除了建窑,你还有什么打算?”林巧英将衣服上的最后一根线咬断。
她手里补的是两个娃儿的衣裳,来了大石村以后,这两个皮猴子终于有了正常孩子的模样儿,不过这衣服破的也快了。
苏云将她的活儿给放下,这闺女每天都在一刻不停地干活,就没看到她闲着的时候。
“你快歇歇,夜里点灯熬蜡的,对眼睛不好。你这还年轻觉不出,以后老了可不得了!”
“哎,我知道了,娘!”
林巧英将针线放进笸箩里,专心听她娘说。阿娘眉眼还是同以前一样,但白日里自信飞扬,夜里眉目柔和,她好像从没感受到母爱,这些日子,是她这辈子过得最好的时光。
林巧英现在一点儿都不担心闺女会被抛弃了。说句不吉利的话,就算她现在立马去了,闺女们也会被阿娘养大的!
心情轻松了,也便开始担心家里的大事,时不时地,林巧英也会适时地发表意见。
她总觉得自己跟不上阿娘的思维,暗自下定决心,要好好跟阿娘学习。以后,她也要凭借自己的本事,让两个女娃儿过上好日子,让她们有枝可依。
苏云道,“这事儿我还没想好,不过肯定是有用处的。咱们先把炭窑建起来。另外,今年冬天之前,便能搬进新房里去。”
不知为何,她对搬到新房里住有一种执拗。
这旧房子也并不是住的不舒服,而是她总觉得会发生什么事情。
当你不知道会怎样的时候,还是要跟着感觉走!
苏云相信自己的直觉!
要是问,就是第六感,说不清楚的。
其他人也兴奋地说了几句,便早早回去睡了。
一天到头忙碌不停,大家伙几乎是倒头就睡。
苏云也感觉到了,只是目前还没有改变的想法。无非就是买人嘛。新房她已经安排好了倒座房,便是为了之后若家里真有了下人,也不至于没地方安置。
苏云这一夜睡得也很踏实,虽说荷包空了三百两,但想到后头的一座山都是自己的了,心头也踏实许多。
这万恶的封建社会呀!她如今还有点儿上头了,怎么办?
翌日,孙氏道,“有武娘,听说你把后山给买了?真的假的?”
“买了,还多亏村长帮忙呢!”苏云也不隐瞒,孙氏几个并无恶意。
张氏羡慕的很,“哎呦呦,我这听说了之后,简直不敢相信,你竟然成了土地主了!我家那口子说了,等到年底进祠堂,一定要说给祖宗跟大哥听。如今,大哥可算是能放心了!”
“你是不是羡慕的紧?”孙氏边摘菜边促狭道,“你也好好干,将来多买几亩田。”
“何止是羡慕,我还嫉妒嘞!我咋早不知道嫂子还有这本事?”
“没事儿,现在想要抱大腿也不晚!”苏云笑着打趣。
几人说说笑笑。孙氏是真没想到,苏云竟然在短短的时日,便能把日子过成这般松快!
张氏更是没想到,自己也为当初狠心送出那半袋子黑面点赞!嫂子可是经常说起那半袋子黑面,说什么“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这识字就是不一样,说出来的话都好听的很!
张氏又问了一会儿有文读书的事儿,比如一年的束修,笔墨纸砚的价格等等。
心里也起了波澜,家里如今受苏云的照拂,都能挣工钱了,一个月也能攒下二两银子,送娃儿去读书?是不是也可以呢……
她的回去跟男人商量商量。
新房工地包饭菜,因为做工的人多,何氏、孙氏、张氏再加上林巧英一天到头忙不停。
陈兰花也在跟着忙活,她力气虽大,但知她已怀孕,大家也不敢让她受累。
苏云也很小心,毕竟也是头一回做婆婆,赚钱容易,但为了钱伤了胎儿,她于心不安。所以,也只说让她做些不费力不累的,分发饭菜就成。
陈兰花一身蛮力无处使,心里真是痒痒。只不过她这也是头胎,见过不少落胎的妇人,遭罪的很!小心无大错。
即使如此,她也是闲不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炭窑这边的进度十分稳定。
第一号炭窑已经稳定地窑产八百斤左右。过了三天左右,其他五个炭窑也都能相继投入生产了。
苏云也十分上心,毕竟这是她的第一笔真正意义上的大买卖,若是做好,无疑会增加自己的信心。
烧炭的这三天,她几乎也在窑厂新建好的联排宿舍里住着。
而是同林有武跟林富一样,与工人们同吃同睡,密切注视着炭窑的火势变化,及时调整柴火量的多少跟时间。
大家伙见东家都这么拼命,一个个干的更有劲儿了,恨不得把根扎在炭窑。
又过了两天,终于能够起窑了!
没有辜负他们的辛苦,所有炭窑都大获成功。
苏云仔细检查了每一窑炭,确定都符合要求,品质是买卖长远的保证,她是不会砸自己的口碑的。
六窑炭一共出出了七千斤!这跟她预期的也差不多了!
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大家越干越有劲儿。
“娘,明天有文学堂里是不是休沐?”林巧英洗着衣服问道。
苏云一愣,拍了脑袋,“哎呦,看我这记性!把这事儿给忘了,还是得巧英!”
“这样吧,正好这几天我打算去县城一趟,回来的路上去接上他。”
苏云懊恼,她是真的把这事儿给忘了!好深的负罪感呦!
“对了,明天准备些他爱吃的饭菜,那什么红烧肉、扣肉、清蒸鱼,都给他置办上。”苏云吩咐闺女道。
林巧英自然是无有不应,反正明天她要跟二婶子去镇上买菜买肉的,顺带的事儿。
林有文自打断了奶,都是自己带,姐弟俩的感情自然是十分亲厚。
怕苏云觉得异样,林巧英小声道,“阿娘整天忙的不得了,哪里能记住这些小事儿,我记着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