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旭停下脚步,似笑非笑地看着贾宝玉,心中暗自腹诽:
“我可是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救过你,也让贾府免于一难,你就是这样报答我的?”
思及此,苏旭又想起红楼原着中的情节,这贾宝玉平日里待人接物最是温和有礼,堪称翩翩佳公子,怎么偏偏对着自己总是阴阳怪气?
莫非是因为自己娶了林黛玉,在他看来自己算是横刀夺爱的情敌?
所以才这般冷嘲热讽?
想到红楼梦中几乎九成女子都倾心于贾宝玉,他也确实没机会展现自己对情敌的态度。
思及此,苏旭心中更加无语,这贾宝玉最后娶的又不是林黛玉,而是薛宝钗。
现如今,自己娶了黛玉,也是堂堂正正岳父大人做得主,算是让黛玉有了另一个归宿,问心无愧,倒也不需理会这从天而降的敌意。
他越想越明白,脸上的笑意却愈发平和,只是这平和中暗藏锋芒,随即朗声而语:
“宝二爷这话说得新鲜!
我既是黛玉的夫婿,如今登门拜访贾府,这合情合理之事,在你眼里却成了什么罪过?
倒是宝二爷你,每次见我,便冷嘲热讽,百般挤兑。到底是为何呢?”
话音未落,尽管语气平静,可苏旭的双眼却如锋芒初露,直直盯着贾宝玉,那一股迫人的气势,无形中冲击着对方的心理防线。
贾宝玉脸色倏地一寒,似有气愤,却又无言以对,良久,那张向来自带书卷气的俊秀面容僵成了一团,竟半句话也发不出来。
最终,他只能狠狠一挥宽大的袍袖,脸上带着藏不住的阴鸷之色,重重地甩袖而去,转身时脚步却显转身时脚步却显得有几分步履凌乱。
那边黛玉和贾母说了会话,贾母就乏了,让黛玉和几个姐妹说话。
黛玉本想找个借口离开,毕竟她和苏旭约好今日不在这久留,但想到宝玉可能还在外面等着,贾母的屋子离宝玉的屋子很近,她便耐着性子留了下来。
这时,宝钗走过来,把黛玉拉到一边,语气中带着一丝歉意,说道:“黛玉妹妹,先前错怪你了,姐姐现在就给你道个歉。以后咱们还是好姐妹,多走动才好。”
黛玉心中冷笑,这宝姐姐真是能屈能伸,先前到自己家问罪的时候还趾高气昂,现在却装出一副姐妹情深的姿态。
黛玉知道,宝钗肯低头,还是不看自己夫君这般小的年纪便高中,以后大有前途,不好得罪,
只是她哪能如宝钗的意,说道:
“宝姐姐不必介怀,我没放在心上,就让它过去吧。
只是你我本就是因着贾府才认识,算不得什么正经亲戚,本来也没什么好走动的,”
黛玉顿了顿,语气又更加冷淡,“况且刚刚听舅母说,你们薛家过阵子就要搬离贾府了,怕是以后更没啥见面的可能了。咱们就这样吧!”
她说完以后,便转身欲走,却被宝钗拉住了手。
宝钗听完黛玉这毫不客气的话语,脸上笑容一僵,却也不恼,反而更加亲近地拉住黛玉的手,低声说道:
“妹妹,你总是这样,说话总是带着刺儿。
我知道你心里头还记着先前的事,可那都是误会,我知道真相后也后悔非常,我们姐妹之间,可不能再闹别扭了。”
黛玉心道,你说的倒是好听,谁知道你心里头是怎么想的?
先前你到我家那番话可是把我想的恶劣无比,小肚鸡肠又阴险狡诈。
不过面上却装出一副释然的样子,笑着说道:
“宝姐姐说的是,是我太小心眼了。
不过我这人就是这样,不爱和人亲近,你也不必勉强我。”
黛玉说着,便想要抽回自己的手,却发现宝钗的手握得更紧了。
宝钗见黛玉总算松了口,心中暗喜,面上一副关切的样子,又说道:
“妹妹,我知道你素来喜欢安静,不喜欢热闹,可是你如今身份不同了,你夫婿马上就要入朝为官,日后定然有不少官场女眷的交际应酬,以后总要参加学着点说话做事的道理,免得到时候出丑。
就比如昨天,你差人将我送去的礼物给退了回来,这就很是不应该。”
宝钗说着,语气里带着一丝责怪,她故意将“礼物”二字咬得格外重,似乎是在暗示黛玉不懂得礼数,不懂得珍惜别人的好意。
她心中暗想,这林黛玉就是个不懂人情世故的傻丫头,她以为自己出身高贵,就可以目中无人,肆意妄为吗?
她就不信,这林黛玉还能永远躲在外祖母、父亲、夫君的羽翼下,总有一天,她也会尝道这世俗的冷眼和人情冷暖。
说到这里,宝钗心里又有些难受,本来她若顺利嫁了吴论,就算这吴论就算只中同进士,以她薛家亲戚的人脉也能保她做了那官家太太,
日后这交际应酬,自己也是手到擒来,比能做的实施妥帖周道,哪能像这林妹妹一般,言语刻薄,动不动语出惊人,不管别人怎么想,不给别人留点脸面。
别的不说,林黛玉在贾府住的那几年,就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主子、下人,不过碍着贾母疼爱她不好发作,自己的姨妈王夫人不就是其中一个。
她料想以黛玉的性格,将来也无力辅佐自己夫君,搞不好交际应酬。
黛玉听了宝钗的话,心中却一阵厌恶。
这宝姐姐不是说要给自己道歉吗,怎么说着说着,又说教上自己来了,
以前在贾府的时候,这宝姐姐就总好为人师,动不动就教导自己这个做的不对,那个也不对,现如今自己嫁人了,她尚待字闺中,怎么还这么爱教育人。
于是她不客气的说道:“宝姐姐还是顾好你自己吧,你上次去我家发火的样子,也不像是有什么待人接物的好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