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的舆论并没有因为经过一天时间而偃旗息鼓,但到了节目播出的时候。
大家还是暂时停下了一切关于这件事情的讨论,各自收看起了据节目组所说有惊喜的第二期。
节目开始,照例是对上一期精彩画面的回顾。
第一期结束于顾言在街头唱完歌,然后在万众瞩目下离开广场的时候。
观众们看到这里之后,也是纷纷想起了上一次收看节目时的场景,然后开始了对节目组的批判:
“知道这是精彩画面还敢在这里断更是吧,节目组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
“这也值得问吗,当然是故意不小心的了。”
“楼上两位玩够了吧。”
“现在想想,节目组估计就是在这里看到顾言唱歌之后,才想到让他在音乐节登台的吧。不过方位角音乐节不是很正式的嘛,可以临时报名?”
“应该不是这里,还得更早。”
“懂哥来说一句吧,临时报名当然很难,但大家都看到顾言的作品了。就算是再大的音乐节目,也很难拒绝一个临时加入的实力歌手。”
“更别说还是自带宣传的了。”
“我的观点也是这样的,感谢节目组,也感谢方位角音乐节。”
弹幕里面自然容不下这么多的文字,但杧果的云影厅模式这时已然上线。
观众们可以在观看节目的同时,在侧面小半屏的聊天室里畅所欲言。
这就导致了这一期的讨论比起之前来说更为顺畅。
观众们夸奖之余,也更加主动地和其他人互动着。
随后,屏幕上内容切换。
顾言离开广场后,黎超给李岩打电话的场景被敬业的摄影师给拍了下来。
像是未卜先知似的,在众人好奇顾言究竟为什么能够登上音乐节舞台的时候。
这一幕原原本本地放了出来。
如果说原本弹幕上大多是问候黎超的留言,少数是对他的夸赞的话,这会开始有了显着的变化。
“谁说导演有小心思不好的,这小心思可太棒了。就得这么玩,最好天天让顾言和大家一起登台唱歌。”
“这节目也别按季做了,人家半岛的综艺都能连续录制好几年,怎么国内不能这么玩。”
“是啊,这要是让棒子看到了,还以为我们玩不起呢!”
“黎导,扬我国威啊!”
夹杂着私货的言论让刚结束了微薄上的战斗这会才进云影厅的观众们恬然一笑,心情顿时轻松了起来。
他们之所以一直这么期待着这档节目,不就是因为每次看到的时候。
不管遇到了什么样的事情,心里有什么样的情绪,都能从中暂时解脱出来的嘛。
节目组的味道对了,这下那种感觉就又回来了。
逛完街回来后,顾言、胡先阳和赵安然三人在小屋里吐槽逛街的言论也被完整地放了出来。
听到终于有人在节目里当众吐槽这一点后,不少和妻子家人一起收看节目的男人挺起了腰板。
小心翼翼地目光向一旁瞥去,想要看看另一半是什么样的表情。
可见到对方只是哈哈笑着,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是在说自己后,原本激动的心情便暗沉了下来。
而后对赵安然在屏幕上说的那句“恋爱狗都不谈”也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悄咪咪地往后靠了靠,拿起手机像是在回消息似的,登录自己的账号。
在节目组的弹幕区里,留下一句“我也是这么想的”作为支持。
可下一刻,账号同步后的电视屏幕上,一道用黄色框线圈起来的留言这时候在白色的弹幕群中显得就很耀眼。
“呦,发弹幕了啊。你是怎么想的来着,要不这会跟我再说说呗。”
像是从地狱中出现的清冷声音在身侧响起,男人浑身一冷,缓慢地转过头去。
苦着脸道:“我觉得有老婆挺好的,这三个小年轻什么都不知道。”
“他们还评论上陪老婆逛街了,他们有女朋友吗他们就评论?”
“我这么说可以吗?”
恶魔点了点头,收起了獠牙和利爪,递过来一份交易灵魂的契约,甜甜地笑着。
“当然可以啦,老公。”
“不过我忽然想起来好像很久没有逛街了,正好明天你放假,要不我们去买点东西吧。”
“你应该不会不愿意吧?”
“当然没问题,这是我的荣幸。”
男人脸上扯着苦涩的笑容,略微的停顿像是对自由灵魂的告别。
就这样,一个灵魂沉沦了。
……
临安,小屋里。
虽然这么多人围在一起,用找节目组借来的笔记本电脑看节目略微有些拥挤。
但比起一个人看,大家随时可以发起的讨论让观看节目这个行为也变得更加有趣了起来。
蒋敦远笑着念了下聊天室里某个中年男人的哭诉后,转头看向顾言,问道:
“怎么样,看到一个粉丝因为你们的逆天言论倒霉,有什么感受?”
顾言听到之后也笑了,辩驳道:“这怎么是因为我们倒霉的,我说的明明是个人感受啊。”
“而且这明明是人家用来促进夫妻间感情的约会好不好。”
“他这是在炫耀。”
蒋敦远很羡慕顾言这种能够把黑说成白的信念感。
这么一换概念,好像大家都应该掉过头来感谢他才对。
要是自己也能像他这样的话,也不至于因为没有信心,洽谈节目合约的时候被人家pass掉了。
摇头叹息,他和一旁看戏的其他人一起将注意力放回了节目当中。
节目组不会把大家所有的交流内容都放出来,因为时长不够,而且有些东西放出来也未必会有效果。
但顾言说的那个故事还是必不可少的。
对这个故事,众人的褒贬也是不一。
有些观众看完之后,觉得顾言是在丑化人物,不然的话怎么可能会有人丑恶到这个份上。
而且,潜水到海底之后还能看到天上的星空,这种理由就算恋爱脑估计也不会蠢到相信的吧?
整个故事就是在这样一种不合常理,不合逻辑基础上的矫揉造作罢了。
可喜欢这个故事的人却说,这个故事十分有拍成电影的潜质。
无论是起承转合,矛盾和冲突,只要再稍加拓展一下,未必不会是部好看的电影。
“言哥,这个故事会拍成电影吗?”
看到屏幕上清一色的夸奖,李浩忍不住凑过来问了句。
他最喜欢的就是拍摄,也梦想着能够成为一名电影导演,所以对这故事的分析结论也和大家一样,觉得可以再丰富一下。
当然,他没有自大到让顾言把这个剧本让他拍的程度。
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导演,拍上电影,就连科班出身的导演系学生至少也得磨上个三五年的时间。
他这会只是好奇,加上有些期待,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