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颜强愣了一下:“你说的是什么政绩?是指挖出各学校中,那些没有师德的教师吗?
还是整顿学校的纪律呢?这两点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难度不小……这是什么?”
张羽拿过书包,掏出里面的卷子,放在颜强的面前:“这是我搞的模拟高考资料,别的不敢说,高考生做了这些试卷之后。
成绩提升是肯定的,最关键的一点是让大家的复习更系统化,更有目的性。事实上这种刷题的进步方式,在大城市早已经普及了。”
还没有上位的颜强,对教育方面也不算是太陌生。毕竟家里有两个学生呢,但是对于刷题这种成绩进步的方式,还真的缺少点认知。
看了看试卷,皱了皱眉,颜强问:“你的意思是把这些试卷,送到每一个学生的手中。争取在短期内,让他们的成绩上升一大截,提高升学率吗?”
没错,张羽郑重道:“不只是提高升学率,同时打造一种氛围。让所有的学生和老师,都有了一种紧迫感,同时也能有目的性的学习。
另外您想过没有,印制这些东西,会赚一大笔钱。一个能够创收,同时还能创造业绩的局长,我相信您的政绩到手之后,也就是你扶正的那一天。”
老颜着实没想到,二婚第一次家宴,继子张羽就给他一个巨大的惊喜。
眼前的少年,颠覆颜副书记对他的认知。哪里是拖油瓶,妥妥的宝藏男孩。
此时颜强双眼放光:“你确定这试卷能卖钱?一份能卖多少钱……这么多?这就是你卖试卷赚来的钱?”
张羽掏出来三百块钱,着实把在场的几个人都给惊到了。要知道,颜强的月工资八十八元,加上各种补助九十多块钱。
这三百块钱相当于他三个月的工资了,而颜强的薪资水平,在乡里面算是天花板了。
可是张羽靠这些卷子,就能赚来这些钱。着实是吓到了颜强,更是让张卫红瞠目结舌。
儿子啥时候赚到的三百块?要知道一年下来,张卫红种地也赚不到三百块:“小羽,这真是你……”
不等张卫红继续质疑,颜强目光灼灼盯着张羽:“你确定,卖这些卷子不违规?”
不一样就是不一样,母亲太了解自己。才会一次次怀疑这些钱的来历,前身的张羽没本事赚这笔钱。
而颜强视角不同,军官出身的老颜。从理性分析,如果是犯法弄来的钱,不会出现在饭桌上。
张羽摇摇头:“违不违规我不知道,把地理历史生物和物理化学的试卷,送到县里以后就金盆洗手,不再卖了。
这份成绩交给你,卷子去京城海淀区搞定。然后去找校办印刷厂印刷,依旧按原价卖给那些学生,政绩就到手了。”
即将上位教育局常务副局长,颜强还真有点纠结。老颜想要干出点政绩,可是却毫无头绪。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啊,教育局大概是出政绩最慢的行局了吧?而抓校风校纪,能出政绩更能得罪人。
五零年生人的颜强,已经三十三四了。自然不可能天真的以为,出马一条枪得罪人无所谓。
现在张羽提供全新的政绩之路:“甚至可以把这些卷子,卖到外县区考生的手中。
到时候能赚多少钱,就看你的效率了。毕竟还有几天二模,还有三个月就要高考了。”
颜强的眼睛亮了:“行,这个事儿我觉得可以办,另外你帮着搞定试卷,也不可能让你白付出。
我会帮你争取到一点利益的,另外,你都能搞出这些试卷了。那么能不能,在今年就考上大学呢?”
听了这话,张卫红的眼睛亮了。这一刻女人身心都在颤抖:“儿子你你你真的能吗?”
老颜脑回路清奇,第一时间想到了高考。自己还是小瞧了颜副书记,毕竟是营长转业的军官。
能力智商都足够强,张羽摇摇头:“看能不能通过预考吧,如果您没有跟颜叔走到一起,我原本是想着。
在乡下陪你娘俩几年的,现在你有了依靠。她们姐三个也能很好的相处,我考上大学也能放心的走了。”
少年话里话外,充斥着十足的信心。虽然不出他的信心来自哪里,但是张卫红却幸福的想哭。
儿子的学习成绩,始终是张卫红的一块心病。别看张羽说复读的时候,张卫红毫不迟疑的答应下来。
事实上对一个单身妈妈来说,培养两个学生已经是能力极限,儿子还要复读。
泞成县复读费不低,特别是去重点高中复读。复读费更是寻常家庭沉重的压力,这也是张卫红第一时间改嫁的真实原因。
果然!颜强点点头微微一笑:“放心吧,家里有我照顾着,回头咱们搬到县里去住,这里让人帮着看家。
地咱们不会扔下,但是生活条件一定要好。特别是学习环境,公社的教学水平没法跟县里比。”
颜副书记——不对,现在是颜副局长,想的这么周到。这让张羽很满意,显然这位真为一家人着想了。
张羽看向了老妈,张卫红点点头:“听你们爷们儿的,我们娘三个随你们安排,左右种地的时候也是雇人。
那时候我再回来好了,这段时间我在城里,照顾你们生活起居。学习比什么都重要,不能耽误高考和中考。”
去城里生活学习,还需要一些手续。第二天一大早,四个孩子吃了一顿丰盛的美食,是张羽下厨做的,全家人都很满足。
就连颜强都竖起大拇指:“你这厨艺,都可以在食堂做大师傅了。
我在军队吃过小灶在公社也吃过食堂,在县里还吃过大餐,都没你的手艺好吃。”
说啥呢?张卫红不乐意了:“当大师傅有什么好的?我还是希望他能考上大学,那才有出息。”
嘿嘿!张羽笑了:“我学点厨艺,仅仅是让家里人吃得更好更开心,没想过做职业厨师。
您放心吧,那个啥咱们该去上学了,记住有人欺负你们跟我说。你们姐俩更要记住,你们是有哥的人了。”
原本看着张羽不顺眼的两个小女生,这一刻忽然有了那种靠山的感觉,此前两个小女生虽然也不至于被人家欺负。
但是有靠和没靠是不一样的心理,其实两个小丫头,一个在小学三年级,一个读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