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巡抚大人再审,刘二对所问之处逐一作答,毫无隐瞒。
最终,唐师爷将供词整理完毕,待刘二签字画押后,即刻被押解入狱。
巡抚大人边看供词边感慨:“竟然未曾料到刘家为白莲匪之巢穴,刘玄本人更是白莲堂主,隐藏之深,实出人意料。”
徐怀仁见时机成熟,立刻上前请示:“大人,既然刘二之事已证实,可推断陈牧所述李冲之事也应为事实。恳请大人迅速决断,以防夜长梦多。”
巡抚刘应物沉思片刻,遂命人前往三司衙门,请几位正堂官前来商议。
国朝文武分制,一省大权分为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
分别掌管行政、刑名与军事。
巡抚则设立于其上,实行监管之责
官阶上原本三司长官与巡抚均为正三品。
但后期巡抚多由朝廷直接委派,且常兼有各部侍郎的从二品官衔。
清流浊流泾渭分明,因此便在地位上有所区别。
不久,三位大人抵达巡抚衙门。
刘应物向他们一一展示了刘二的证词,并要求陈牧复述了一遍。
“诸位同僚,蒙圣上器重,委以我等牧守一方之重任,岂料我等治下竟出现此等逆贼,刘某深感愧疚,愧对圣上更愧对朝廷。”
“传令,请王命旗牌。”
旗牌官早已做好准备,听令后即刻高举篮旗金牌立于堂上。
三位大人面面相觑,神色凝重,根本没想到这巡抚大人刚说了两句话,就把这玩命玩意请了出来。
他想干嘛?
刘应物逐一审视三人,冷声道:“请诸位前来,旨在商讨如何处理此事,方能上报朝廷,下安百姓。”
三位官员互相对视,均未开口,堂内一时寂静无声。
刘巡抚目光如炬,扫过三人面庞,嘴角露出的一丝冷笑,令三位官员心中的不安越来越大。
最终,按察使高成首先起身回话
“禀中丞,李冲身为扬州知府,位高权重素有清廉之名,怎会涉及谋反?
且此事仅有刘二一份供词和这陈牧一人指证,这……”
高成话语未毕,却见巡抚大人脸色骤变,后半句话硬生生咽了回去。
“高大人是为李冲辩护吗?哦,对了,本官忽忆起,高大人与李冲尚有同年之谊,难怪难怪。”
一句阴冷的话语,顿时令高成心中惊恐不已,连忙辩解。
“中丞容禀,下官虽与李冲同年,但平日并无深交,下官对圣上、对朝廷忠心耿耿啊。”
刘巡抚轻哼一声,随即转向其他二人:“你们两位意下如何?”
布政使孙荀、都指挥使邱毅见巡抚大人已有决定,哪里还敢犹豫,连忙起身回答:“下官没有异议,请中丞示下。”
“既然诸位都无异议,那我们就联名上奏朝廷,唐师爷。”
“是。”
唐师爷答应一声迅速奋笔疾书,片刻间便完成了一份奏表,递给巡抚大人审阅后随后交予三位大人。
“署名吧”
官大一级压死人呀!
三人互相对视一眼,高成更是脸色阴沉的几乎能滴出水来,咬咬牙首先在奏表上签下名字,其余二人一看也迅速跟上。
“徐巡按,你也署名吧”
徐怀仁心中狂喜,接过奏表迅速签名,交予唐师爷。
巡抚大人盖印后,立派八百里快马将奏表送入京城。
巡抚刘应物一拍惊堂木,开始传令
“事关国朝安危,迟则生变,本官决定立即行动。布政使孙荀。”
“下官在!”
“你以公务为名邀李冲至布政使衙门,一旦李冲抵达,立即将其扣押,实行软禁,严禁任何人接触。”
“遵命。”
孙荀领命准备。
“高成。”
“在。”
“你亲自率领按察使司全体衙役、捕快,并协同郑千户带领五百兵丁做好准备,待李冲进入布政使司后,立即前往扬州包围李府,严密监控所有人,不得有任何一人逃脱。”
“遵命。”
刘巡抚看向陈牧:“陈牧,你随高大人前去,确保证物安全带回。”
“遵命。”
陈牧立身回答,随高成退出正堂。
“邱毅。”
“在。”
“你和徐巡安点齐两千兵丁,即刻出发前往刘家庄,务必擒获匪首刘玄。若遇反抗,格杀勿论。”
“记住,这些人都是白莲余孽,绝不可姑息。”
“遵命。”
邱毅和徐怀仁领命而去。
短时间内,巡抚大堂空为之一空。
他人离去后,巡抚大人坐在堂上微眯双眼,闭目养神。
片刻后对身边的唐师爷道:“老唐,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唐师爷并未直接回答,而是笑着反问:“刘兄真的相信陈牧所言?”
刘巡抚摇头苦笑:“唉,老滑头。”
“人证物证俱在,本官信与不信,李冲是否真有反意,这重要吗?”
“中丞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