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初平四年(193年),十月九日,秋。

陈都,廷尉府。

黄昏已过,廷尉府中大部分的房舍都已经熄灭了灯火,只有少数的几处还仍然还亮着黯淡的灯火。

轻微的脚步声响起,两名手执着灯笼,腰佩着环首刀的卫士从长廊之中缓步走过,警惕的查看着四周,任何的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都没有被他们所遗漏。

就算是身处安全的腹地,这些卫士也没有丝毫的放松警惕,仍旧恪守职责巡视着府衙。

李成轻轻关上了窗户,不再去看窗外。

灯火摇曳,他的案桌之上摆放着不少的简牍。

李成再次向着四下看了一眼,又缓步走了一圈,扫视着了房舍一番,这才重新坐在了席上。

房间之中的灯很多,但是他只点燃了一盏。

李成坐在了席上,将案桌上的简牍简单的整理了一下,然后将灯往着自己身前移动了一下。

随后伸手进入怀中,取出了一个细小的木制的小筒。

李成双手握住木筒轻轻一用力,筒盖和筒身便分离了开来,一张卷成了一团的纸卷从木筒之中便掉了出来。

李成一手将木筒收入怀中,另一手同时拿起了掉在了案桌之上的那张纸卷。

慢慢展开纸卷,李成的双眉微蹙,眼神伴随着摇曳的灯火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脚步声再度传来,离得距离并不近,李成双目微眯,将手中的纸卷举起放在了身前的灯火上。

黄纸遇到灯火瞬间便被引燃,只不过李成的注意力并不在手中正在燃烧的纸卷上,而是在房舍之外。

脚步声很快再度过去,廷尉府中的卫士巡视的时间间隔并不长。

卷纸不大,只是燃烧了很短的时间便已经全部燃烧殆尽,所留下的灰烬也没有多少,很快便被李成全部清理了干净。

李成坐在席上,这是他进入陈都之后,第一次收到来自太平道的密令。

密令之上,不仅印着鹰狼卫和枢密院的印章,甚至还印着许安的私章,足以见事情的重要性。

而密令上的命令,也是让李成感到有些棘手,他知道若是按照密令上行事,一旦事成,恐怕整个汉庭都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汉庭如今看起来各方势力皆是通力合作,前线军将奋勇作战,但实则在陈都等地,早已经是暗流涌动。

李成如今在廷尉府中任官,也能接触一些朝中的机密。

现在陈都朝中分成了三派。

一派是以孙坚为首,袁术为辅,程普、朱治、孙策等掌握着兵权的将校,其多来自于豫、扬两州。

若只是孙坚,只掌握军权,其实影响力不大。

但是因为袁术的原因,其在朝堂之上的影响颇深,毕竟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袁绍于北称帝建制,也没有让刘协对于袁术有太多的别扭,刘协对于孙坚和袁术两人信任已经是让另外两派都感觉到了不安。

第二派,则是以刘宠为主,郭嘉、戏志才等人为辅,还有不少的将校都支持刘宠。

庙堂之上,不少的高官都偏向于刘宠,其中三公之一的司空张喜也是和刘宠站在一起。

而荆州牧刘表和新任的扬州刺史刘繇也是支持刘宠。

第三派,则是以王允为主的长安派,皇甫嵩、盖勋等人为辅。

王允是如今汉庭的司徒,而皇甫嵩则是如今汉庭的太尉,那些自长安而来的官员和豪强世家都支持着他们。

他们各自的家族也具有影响力,更不用提他们都是老臣,本身名望就高。

不过虽然具备着相当的政治影响力,但是却没有掌握多少的兵权。

曾经王允和皇甫嵩等百官虽然在长安朝廷之中任职,但是毕竟是被董卓胁迫。

如今刘辩已经退位,长安百官德高望重者众多,谁又有资格能来清算他们?

永远忠臣汉天子,谁是天子忠于谁。

如今汉室的正统已定,只有刘协一人。

虽然董太后和何皇后两人并不对付,但是这样的争斗并没有延续到刘辩和刘协的身上。

两人都是处于深宫之中,虽然身处帝王家,但是两人的感情并不比寻常人家的兄弟要薄弱多少。

因此刘协对于这些在长安朝廷之中任职的官吏并没有什么成见,相反因为王允等人带着刘辩逃出了长安,刘协还因为嘉奖了一番王允和皇甫嵩等人。

如今汉庭占据、豫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五州之地。

其州中长官,分别是豫州牧孙坚,兖州刺史曹操,徐州牧陶谦、扬州刺史刘繇、荆州牧刘表。

扬州刺史刘繇、荆州牧刘表支持刘宠。

徐州牧陶谦则是支持孙坚。

兖州刺史曹操保持着中立,并没有在任何的场合上公开站队过。

刘备掌握着幽州骑军地位也是举足轻重,他和曹操两人一样也是保持着中立,没有接介入三派的纷争。

王允并没有刺史和州牧一级的地方官员支持,只是在朝廷具备着影响力。

只不过,王允和刘宠似乎达成了共识,李成也算是王允的心腹,因此得到了一些信息。

伴随着兖州、徐州、青州越发激烈的战事,有人上表天子,认为如今孙坚作为主帅,应当全力以赴以应对叛军进攻,再身兼豫州牧一职却是有些力不从心,建议重新选拔一人作为豫州牧。

而在所有备选人之中,呼声最高的,便是盖勋。

盖勋曾任凉州汉阳郡长史,迁任汉阳太守,后入朝为讨虏校尉,汉灵帝刘宏在世时对盖勋信任有佳,后又命其担任京兆尹,镇守长安。

汉灵帝无论是对于皇甫嵩还是卢植,向来都是严格无比,但凡事有不顺,责罚即下。

但是当初征募盖勋入朝作为讨虏校尉时,盖勋多次直言不讳指出了刘宏为政所犯下的过失,两人却是没有发生过争论,反倒是君臣相知,颇为和睦。

加上盖勋一直以来的行事,无论是董卓乱京之后的举动,还是董卓占据了京城之后的行为,都让盖勋成为豫州牧最优的人选。

只是现在唯一的变故,就是在于盖勋的身上,盖勋似乎并没有接任豫州牧的意思。

汉庭的朝堂之上情势错综复杂,三派之间现在没有明争,但是暗斗却是越演愈烈,只是三方现在都保持着相当程度的克制,并没有继续扩大的纠纷。

而许安传递而来的密信,则是要他在为如今汉庭再添上一把火,将三方之间的纠纷彻底的摆到明面之上,让三方陷入相互的猜忌之中,进而加剧纠纷。

而最好的办法,便是一场精心密谋的谋杀。

为了配合他的行动,整个潜伏在汉庭的鹰卫缇骑都可以供他驱策。

汉庭各地的鹰卫管理人都已经收到了来自于太平道的密令,这些鹰卫的缇骑都收到了消息,只要收到了写着暗号的命令,便会不惜一切代价全力配合。

不惜一切代价……

灯火摇曳,李成的脸庞在橘黄色的火光之中忽暗忽明,阴晴不定。

自鹰狼卫成立以来,在命令之中一共只出现了两次“不惜一切代价。”

第一次是四州黄巾复起,许攸赶赴青州,指挥四州黄巾军起事,从并州鹰狼卫的总部传来了一封命令。

命令潜伏在冀州的鹰卫,不惜一切代价,吸引冀州军注意,以掩护许攸通过冀州,进入青州主持四州黄巾军西撤。

冀州鹰卫因此元气大伤,死伤数百人,但是最后的结果,他们成功的为许攸做出了掩护,没有人发现许攸的踪迹。

一直到许攸抵达青州之后,汉军才如梦初醒。

第二次则是援助泰山黄巾军,命令四州留守的鹰卫缇骑全部行动起来,为泰山黄巾军提供情报。

最后的结果,鹰卫在四州之地残存的据点暴露了大半,死伤惨重,但是却让泰山黄巾军成功转危为安,成功站稳了脚跟。

这一次命令之上,也出现了这样的字词,让李成的内心更是沉重了几分。

李成抬起了头,看着案桌上不断跃动着的烛火。

汉庭和魏庭的战事从初平四年春季一直持续到了秋季,现在已经快要分出了伯仲。

早在三月之时,青州牧袁谭亲自统领青州兵三万,冀州兵五千,合计三万五千人,挥师南下,与曹操和刘备对峙于平原郡的祝阿城。

魏军陈兵三万五千人,屯驻于平原郡祝阿城。

汉军陈兵两万六千人,驻守于祝阿城南二十里。

而与此同时,也在三月。

臧霸也领着大军抵达了郓亭以东。

臧霸领本部兵马一万三千人,青州兵两万人,合计军兵三万三千人。

而汉军主将则是朱治,领徐州兵一万七千人,丹阳兵六千,双方人数相差虽有一万。

但是朱治麾下的精锐更多,而孙策就在琅琊国不远处的公来山,正在进攻泰山郡的盖县,其麾下还有六千军卒。

两处的大战几乎是同时爆发。

祝阿之战一直持续到六月上旬。

最终的结果以汉军战胜告终,最后是曹操麾下的校尉于禁打开了局面,指挥麾下的骑军一战击溃了青州兵的右军,而后乐进、典韦两将突入阵中,阵斩青州军右军主将,进而引发了连锁反应。

青州兵兵败如山倒,袁谭一路溃败到济南国的国都东平陵这才止住了溃势,据说收拢残兵只得一万余人。

不过汉军一方也是伤亡惨重,元气大伤,所以曹操只是派兵攻占了祝阿、历城之后,便没有再继续前进。

刘备带领的五千幽州骑被孙坚全部调走,没有骑军的掩护,曹操也不敢深入青州太远的距离,他也担心黄河北岸冀州军会在他进攻青州的时候切断他们的后路。

祝阿一战,也是让曹操麾下的兖州军短时间失去的继续进取的能力。

祝阿之战如果算的上是鏖战,那么郓亭之战,就是真真正正的血战。

郓亭之战双方投入的总兵力一共有六万一千余人,汉军两万八千余人,魏军三万三千人。

双方在公来山、郓亭、箕屋山一线相持不下,谁也不肯后退。

臧霸若是再退,便会丢到在徐州的所有地盘,也将会丢失所有的军心,因此臧霸这次已经是泼妇沉重,甚至多次亲冒矢石,冲突掩杀。

青州别驾王修也是亲临战阵,指挥军众前进。

王修不是那不学无术的华彦,他精通军略,知晓用兵之道,青州兵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战力也是增强不少。

魏军士气如虹,汉军虽然武备更为精良,兵员更为精锐,但是一时之间却是被击退了数阵。

若只有朱治的话,可能郓亭之战汉军多半要遭受败绩。

但是事情的变故就在于孙策的身上。

朱治眼见魏军兵锋正盛,想要下令撤军,但是孙策认为臧霸骁勇,护卫众多不可轻敌,但是王修亲临战阵却是不智之举。

青州兵虽比之前强上了不少,但是青州兵的将校却是少有斗将,若是能够斩杀王修,便可以轻而易举的逆转战局。

直到最后,朱治还是决定相信孙策的判断。

随后孙策领丹阳兵三千向着臧霸带领的中军发起了反冲击,在吸引了臧霸军的火力之后。

在扬州讨伐严白虎时,蒋钦、周泰、凌操各带千名丹阳兵,自三路奔袭位于左阵的王修。

蒋钦、周泰、凌操三人都是在孙静讨伐严白虎之时加入了军中,而后随着战功的累积,最终升任为军司马和军侯,跟随着孙策一路北上驰援。

三将都是一等一的斗将,麾下又是骁勇善战,武备精良的丹阳兵。

还没有等王修反应过来,三将已经是在青州军左军的军阵之上撕开了三道缺口。

丹阳兵士气如虹,青州军左军的前阵也因此陷入了短暂的混乱。

王修想要撤离前阵,但是凌操已经赶制,护卫在王修周围的将校甚至没有凌操的一合之敌。

王修被凌操阵斩,青州军的左军也因为王修的战死,而彻底陷入了崩溃。

臧霸收到消息之后,也是无可奈何,眼见军势打乱,只能是带着本部兵马径直向北逃窜。

郓亭之战,就此落下了帷幕。

魏军对于兖州和徐州两州发起的进攻皆以失败告终。

不同于没有了进攻能力的兖州军,朱治麾下的徐州军和扬州军却是士气如虹。

朱治请得命令之后,立即挥师北上,尽得徐州琅琊国北部诸地,并进入青州州内。

兖徐之役,以汉军大胜收尾。

而在司隶之地,孙坚也成功的击退了魏军的进攻。

此时的魏军正面临着汉军的反攻。

若是没有外力的介入,那么洛阳地区或许还能保住,但是青州绝对是难以保留。

这个时候传来的密令,就是为了让汉庭发生内乱,从而打乱汉军的部署,使得魏庭能够得到重新恢复元气的时机。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汉庭和魏庭的争斗越是剧烈,便越是对于太平道有利。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熵定天下大玄第一拽探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明朝海盗王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穿越错了怎么办汉宫秋龙腾美洲大隋武神宇文成都九州恃风雷从屯田开始三国:最强谋士大秦之纵横天下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柒合我在洪武开商铺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俺老爹是程咬金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崇祯聊天群文化穿越之旅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家父,汉景帝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鬼子你好,我们是天灾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三国秘事红楼生存录应如妖似魔贰臣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回到大汉打天下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帝王之名无双大炎:我打造一个盛世炎朝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开局送灵帝一顶帽子!异域使命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穿越大明,吊打诸国亮剑:我只打硬仗帝梦未央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黄帝内经百姓版倾城欢都市邪主王牌悍妃,萌夫养成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