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周老爷子不知道火车票价格的,是到了火车站之后听到一个老爷子在那儿跟旁人抱怨,来回车票在乡下得干两三个月才能挣出来。
然后那人为了显示自己有见识,还跟那个老爷子侃侃而谈,说硬座这个价格还是便宜的,卧铺的那才叫贵而且还是只供给领导,有候有钱都买不到。
周老爷子别的没听进去,但是那个卧铺比硬座还要贵的话他是听进去了,也心疼坏了,如果不是临出发火车票不能退,他高低得去把火车票给退了。
后来还是温宁用照相这件事儿来转移他的注意力,还宽慰周老爷子,“既然钱都花出去了,就得让它花得值,咱们要开开心心、快快乐乐才能回本。”
周老爷子瞥了周立安一眼,“贵什么贵,反正是你出钱我不心疼,活到这把年纪了就该好好享受享受。怎么滴,出点钱就心疼了?”
周立安哑口无言,这还是他家那个抠搜的老爷子吗?还是那个半个月都舍不得吃一次鸡蛋的老爷子?怎么来一趟部队就大变样了呢。
温宁点头赞同,“对,爷爷咱们就得这么想,您的儿孙都有出息,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没道理辛苦了大半辈子还要亏待自己。”
周老爷子找到了同盟更高兴了,背着手在身后迈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
周厂长也没想到就一趟部队之行,温宁就扭转了老爷子节俭抠搜的性子。
要知道,以前他们给老爷子带回去的东西,老爷子从来都舍不得吃都是放坏了才吃。
无奈,他们只能每次都尽量给他给点肉回去,割了肉回去老爷子就是舍不得自己吃也会做给他们吃。
既然肉都做出来了,大家肯定都要一起尝尝,即使老爷子舍不得动筷子,他们也会给他夹。
回招待所的路上还能听到身边经过的人一直在兴致勃勃地说着今年的年夜饭的风声,春节活动的精彩,说部队领导的用心。
然后再为xxx感到可惜,因为他们回老家过年了,错过了这么多好吃的,还错过了这么精彩的活动,听得温宁都为xxx们感到可惜
现在的娱乐活动非常少,部队今年的这个年夜饭和春节活动目测会成为家属们明年一年的谈资。
几人回招待所洗漱后就休息了,招待所虽然没有家里暖和,不过有周立勋这个大暖炉在,温宁觉得浑身暖呼呼的,昏昏欲睡之间被周立勋拉着展开了一番造人活动。
因为初二就要回龙城,所以温宁他们也顾不上什么合不合理了,选择在初一这天拜访贺师长和肖政委。
贺师长今年不再是孤家寡人了,他的妻子今年从沪市来龙城陪他,路途太远,儿女们都有工作,请不了那么多天假所以就没有来。
不过这也够他开心的了,以往每年过年他都给警卫员放假,让警卫员回家陪陪父母,现在妻子终于来了。
看到温宁一家,贺师长更加开心, 贺师长见过周厂长和季云,但还是第一次见周老爷子。
看到老爷子都七老八十了还这么精神忍不住夸奖,老爷子也乐呵呵地,头回见到这么大的官,他本来还有些紧张地,不过见贺师长这么好说话,瞬间就不紧张了。
贺师长见到周老爷子的时候也有些诧异,在他看来依照周立勋的年纪,老爷子应该六十多岁才是,怎么就快八十了呢?
这还得从老爷子晚婚晚育开始说起,周老爷子家里以前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贫穷人家,活到三十啷当还没娶上媳妇儿。
倒也不是周老爷子懒,从他都快八十还要下地干活就能看出,周老爷子不懒,只是家里父母陆续生病造成的。
要不怎么说没病没痛当发财呢,周老爷子的父母在他十八岁眼看就要结婚的时候陆续生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不说,还借了不少外债。
最后还不得不接受负债累累,以及两位老人还没能救回来的事实,最后的最后定了亲的姑娘也吹了。
于是周老爷子就开始了苦哈哈做工赚钱还债的路,周老爷子一个乡下人无权无势还没什么一技之长,能赚到的钱有限,一个人硬是干了十几年苦力才把债还清。
周厂长的娘则是因为订了婚的夫家出事儿了,所以生生耽误了婚事变成了一个老姑娘,后来看周老爷子干活卖力,所以义无反顾地嫁给了又穷又老的周老爷子。
周老爷子也是因为年轻的时候发现自己舍了命的去干还不如人家会几个字的人赚的多。
像酒楼的掌柜的,就因为识字会算账所以才当上了酒楼的掌柜,工作轻松不说还受人尊敬,一个人的月银就能让全家都过得舒坦。
他因为没文化只能每天扛大包,看人颜色,吃够了没文化的苦,所以周厂长长到五六岁的时候,周老爷子就想方设法让他去念书。
那时候为了让周厂长念书,周老爷子不知道被人笑话了多久,有刻薄的在背后说他痴心妄想。连周厂长的娘都动摇了,只有周老爷子
也正是因为周老爷子的这份执念,后来才有了功成名就的周厂长,有了人人敬仰的周工和周立勋。
当然,这其中的原由贺师长是不知道的,周老爷子的老迈带来的惊讶只是一瞬间,他也只以为周厂长是周老爷子的老来子,所以周立勋还不到三十但是周老爷子已经年近八十了。
贺师长和周老爷子打招呼,“老爷子新年好,久仰大名,欢迎你到部队来玩。”
周老爷子有些拘谨,“没什么大名不大名的,我就是一个乡下老头子。
贺师长新年好,我家大小子这些年多亏了你照顾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我代表我们全家感谢你。”
贺师长,“应该是我感谢你们才对,我代表咱们部队感谢老爷子和老哥还有嫂子培养出了立勋这么好的同志。”
周厂长和季云的职位都不低,而且周立勋真的非常优秀。换成别人肯定舍不得让孩子来当兵受苦,甚至会早早在机械厂或者其他单位给孩子安排好出路了。
部队里的士兵,七成是在家里吃不饱穿不暖,知道部队管饭而且能保家卫国才来部队的。
还有一成是军人子弟,自小耳濡目染对部队有很深的情怀。剩下的才是自己怀抱报效祖国的梦想参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