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宁摇头,“你想去的话得先征求爸爸妈妈的主意。”
这不是在同一条街上可以随便乱窜,从这里到武康不是小距离,就算搭公车都要一个多小时。
肖楷眼睛一亮,“温姨,你等等,等我几分钟我去跟爸爸妈妈说。”
说完就朝家里跑去,跑一会儿还要回头看看温宁她们是否还在等着她。
温宁见他这样心里一软,算了,小孩子能有什么坏心思呢,只是想跟着妞妞去人人门罢了。
过了七八分钟,肖楷背着小书包出来了,小脸上还挂着两滴泪珠。
他父母无奈地看着又哭又笑的小儿子,朝温宁等人歉意一笑,“实在是不好意思,让你们看笑话了,小楷一会儿还得麻烦你们。”
温宁笑道,“没事儿,我们很喜欢小楷,晚上吃了饭再送他回来。”
肖楷爸妈更加不好意思了,儿子硬要跟着人家走已经够麻烦别人的了,更何况人家还要收拾屋子。
现在人家不仅留饭还亲自把孩子送回来。
肖楷爸爸朝儿子招手,肖楷站在妞妞身边,警惕地看着他爸,“我不会去,刚才说好了的,我要去妞妞家玩儿。”
肖楷爸爸脸色一黑,大跨步上去从兜里掏出一把钱和票,“臭小子,机灵点,白吃白喝你好意思?”
肖楷这才喜笑颜开,“爸爸,你最好了,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
几人上车,温宁、周立勋家两个小孩子以及欧阳茉莉做前面,温馨、温洋和邵立新麻利的爬上车斗。
卡车载着满满当当的东西开往武康路,肖楷父母有些羡慕,刚才儿子给他们看了温宁家的地址,那是一个他们暂时还住不起的地方。
两个孩子在车上的时候非常兴奋,特别是肖楷,男孩子对车的喜爱好像真的是刻在dNA里的,不时这看看那摸摸,一向害怕周立勋的他,此时化身成好奇宝宝逮着周立勋不停地问。
忙活了一天,车子刚开动不久妞妞就睡着了,温宁和欧阳茉莉也有些犯困,倒是肖楷还精神得跟只小老虎似的,小嘴叭叭的一直说到小洋楼还意犹未尽。
下了车,看着眼前漂亮得跟城堡一样的样子,肖楷张大嘴巴,刚停下的嘴又开始叭叭叭。
其实肖楷家在邯郸路是最大最气派的那一档,不过中式的院子跟西式的洋房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风格,肖楷第一次见到小洋楼,自然觉得新鲜不已。
几人继续干活,把车上的东西一件件搬下来,再一件件搬进屋子。
肖楷和妞妞也开始吭哧吭哧搬妞妞的东西,玩具衣服什么的放进妞妞的房间,小人书之类的就放到三楼的书房,书房里有一块地方是专门划分给妞妞的。
两个小家伙儿跟蚂蚁搬家似的,吭哧吭哧干活,也不喊累。
温宁拿出几瓶饮料,让他们先喝点饮料再干活,小孩子的东西不错,两人弄好之后就开始放飞自我地玩。
温宁等人马不停蹄地忙活了几个小时,才算囫囵忙活完了。
“辛苦大家了,走,咱们去吃大餐。”
说着,带着众人去国营饭店吃饭,八个人刚好凑成一桌,吃完饭,温宁和周立勋把肖楷送回家,其余人回去继续把东西细化分类放好。
肖楷爸爸看着儿子手里的高档巧克力,没好气道,“你还真是连吃带拿啊,吃饭给钱了没?”
他往儿子口袋里塞了七八块钱和一些粮票,可是儿子手上这盒巧克力就不止七八块了。
肖楷躲过爸爸的手,“这是温姨给我的,没给,我给妞妞了。”
吃饭给钱是大人的事儿,他还是小孩子呢,他趁妞妞不注意把钱票都塞进妞妞的小包包了,他爸爸的钱也是给妈妈保管的,他有钱也给妞妞保管。
肖楷妈妈乐了,“你小子还挺会讨女孩子欢心啊。”
她儿子这是把妞妞当成小媳妇儿了,该说不说,儿子眼光真不赖,这点像她。
回到家,看着妞妞包里的钱票,温宁有些失笑。
周立勋则是黑了脸,他就知道那臭小子不安好心,小小年纪就想拱他家的小白菜。
几人在小洋楼里住了几天就拖家带口回龙城了,欧阳茉莉依依不舍。
温宁逗她,“要不你跟我们一起回去呗,去我家看看风景。”
欧阳茉莉偷偷看了温洋一眼,羞得满脸通红,“你就会打趣我,我才不要去。”
怎么着也得男方正式见过她父母了,她才能有所表示,妈妈说了,咱们女人不能太主动,太主动了显得掉价。
而且,爸爸妈妈也不想她这么早结婚,至少得把大学读出来了才能考虑其他的事儿。
温洋摸了摸鼻子,不是他不给力,是未来老丈人和丈母娘意志太坚定,明确了要等茉莉大学毕业了才能谈婚论嫁。
别人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他未来丈母娘是油盐不进,平时对他也算不错了,嘘寒问暖,一说到终身女儿大事儿的时候就一切都听老丈人的。
同样依依不舍的还有邵立新,他要过段时间陪着父母去龙城,所以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未婚妻头也不回地跟着大姨子和小舅子走了。
同样的列车,同一个车厢,一路平安到家。
到了家,温馨和温洋被葛红英和温红军连环call带走了,特别是温馨,眼看婚期就要到了,可不得准备起来。
因为沪市和龙城相隔差不多两千里,所以婚礼要办两场,在沪市和龙城分别办一场。
邵立新的父母和几个姐姐到龙城参加婚礼,龙城的婚礼结束后,温家一家也上沪市出席女儿的婚礼。
温宁这段时间比较忙,所以就没回去跟公婆住,而是在光明路的小院子住,不过每天都会把妞妞送去给老爷子照顾。
老爷子见到曾孙女也乐不可支,调皮的牛牛被郑明月带回娘家了,她要在娘家住几天。
妞妞不在身边,温宁也能更全身心地帮葛红英操办温馨的婚礼。
改开之后,龙城办喜事的风气越来越浓了,也不再止于办个三四桌了,条件一般的也会办上五六桌,条件好的八九桌也有人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