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同一时间,段修班师启程。
四月中旬。
工部十匠得爵,入驻英烈祠的消息传回关内。
一时间,大乾百姓一片哗然。
引得无数人争相议论,一面感叹陛下慷慨,一面感叹原来欲得爵位,欲取战功,并非只有入仕从戎一途。
而乾国的官吏。
则没有这种感叹,因为他们清楚如何获得爵位,只是对工部投去了羡慕的目光。
四月下旬,段修归朝。
天武城,皇宫一处凉亭之内。
“陛下!”
李进面色凝重道:“仲德先生传回消息,言西境之外罗马,于年初之际,已归于一统,如今正大肆扩兵!”
“罗马统一了吗?”
段修闻言微微蹙眉。
李进回应道:“据仲德先生所言,罗马新帝名叫赛维鲁!”
“朕知道了!”
段修面露恍然,摆了摆手道:“着人传文和来见!”
“喏!”
李进闻言恭敬行礼退了出去。
“赛维鲁,好熟悉的名字!”
段修在心中嘀咕了一句,对于赛维鲁他所知不多,但和波调相比,似乎这个名字的名气更大,这也代表着这人不简单。
而罗马帝国。
若他没有记错,在这个时期的人口,并不比大汉少多少,甚至有可能比大汉的百姓还要多。
但没有确切情报。
他也不敢肯定,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罗马一定比贵霜要强,百姓也一定比贵霜要多。
更何况当初覆灭安息。
还有一部分安息人西逃而去,如今想来也是进入了罗马。
不过对于这个强敌。
段修短时间并没有什么想法,一来是鞭长莫及,勉力为之只能劳民伤财,二来则是中原的所山河之约,已经没几年时间了。
过了半晌。
贾诩来到凉亭。
“文和!”
段修开口道:“今安息归治已近三载,不知户部有何安排?”
“回陛下!”
贾诩面色恭敬道:“安息已为礼部教化数载,如今西境承平,只需再度迁民即刻!”
“嗯!”
段修微微颔首,含笑道:“那此事就有交由文和,另西迁之民,户部也莫要拘泥寻常百姓!”
“微臣遵命!”
贾诩闻言心中一紧,行礼答应了下来。
翌日朝会。
段修着重处理了安息事宜,并新设西境军营防备罗马,兵员就是程昱手下的五万战兵,由止戈军庞德负责统帅。
于是,朝议结束之后。
各项布告通传天下。
“西境又要迁民了吗?”
“哎,可惜俺家人少,分不出来人,要不然怎么也得去西境落个宅子!”
“俺家也一样,不知道又要便宜哪些人!”
“可惜了,不行,我得回去催催家里那婆娘,赶紧给爷下崽!”
“你还催啊,你家那位,不是给你添了四个大胖小子了吗?”
“四个哪里够,我要十个!”
“……”
天武城布告前,看着朝廷再度迁民,这些百姓没有什么意外,更多的羡慕那些新迁的百姓。
因为他们都知道。
每当朝廷迁民,百姓都能获得极好的待遇,他们要是运气好,成了协助朝廷教化的百姓,那待遇自然水涨船高。
而普通百姓。
也没有大家族的观念。
他们只希望,自家的子嗣能够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就行。
五月上旬。
户部统计出了一批西迁之民,其中不少人家,都是此前迁出的大家族旁支。
“这...这位上官!”
一名身着华服,举止得体的中年,看着府衙批拟的公文,看向身前的户部官吏,不可置信道:“在下从未去府衙备案西迁,您看此公文是不是搞错了?”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
这种几乎不可能的事情,竟然落在了他身上。
“第五先生放心,此公文绝对无错!”
户部官吏闻言并没有生气,而是一本正经解释道:“由于武州百姓过盛,且生民富庶,尚书大人决定,从武州迁一些百姓前往西境!”
“然而由于武州百姓富庶!”
“并无几许百姓,前往户部备案!”
“是以,尚书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武州百姓各户进行探符!”
“第五先生一家,荣幸被尚书选中!”
“是以,才会有此公文!”
第五姓中年闻言面色一懵,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武州背靠天武皇城。
百姓的数量自然是最多,更有无数其他州郡的百姓,削尖了脑袋往武州挤。
有皇朝坐落武州,所以武州也是大乾最富庶地方,尚书的做法看似不合情,但绝对核理。
“那户上的田产……”
第五姓中年咽了咽口水,迟疑出声。
“第五先生放心!”
户部官吏含笑道:“尚书知晓武州百姓不易,相应补偿自然会远超它州!”
“有上官这句话,在下就放心了!”
第五姓中年闻言目光一亮,当即朝户部官吏行了一礼,红光满面道:“在下这就让家眷收拾准备,等候府衙消息!”
“如此甚好!”
户部官吏见状,有些意外的看了那人一眼,也没有多想,转身出府去其他地方通传。
第五姓中年在户部官吏离开以后,袖袍中拳头紧握,面上满压抑的激动,喃喃道:“没想到这种好事,竟然落到了在下身上,看来以前的族谱,是不能用了!”
他是司隶第五家族的旁支。
家族当初被西凉护强迁。
他自然也跟了过来,来到武侯封地以后,他发现主脉家族,对他的影响在慢慢变小。
而他的生活,反而是越来越好。
比当初在族中之际。
更是不知道好出多少。
这里没有人高人一等,也没有人敢对他颐指气使,接受了大乾律,于大乾文化熏陶的他,也产生了自己的野心。
毕竟,大乾于他而言。
那就是新天地,自然也该有新气象。
他看自家族谱不爽很久了!
如今机会摆在眼前,他自然也生出了彻底脱离主脉的想法。
而如他这般做想的世家子。
也不在少数。
来到大乾的他们,失去了主家的束缚,学识更不用主家操心,不论是书院,还是更高一等的稷下学宫。
都能满足他们对学识的追求。
加上段修的数次分割世家,更是让他们对主家的归属感降到了冰点。
当然还有不少世家子。
对主脉依旧保持的忠诚,但面对户部公平、公正、公开的探符,他们也毫无办法。
而一些原本的世家之主。
心里早已如明镜,不少机敏之辈,已经商议着,是否把家族迁出武州,甚至是去到乾国一些偏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