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对于技术成熟、经验丰富的中心和医生团队,透视次数可以大幅减少,以省一医团队为例,1-2次透视可以定准腰椎,3-5次可以定准胸椎,对于涉及到内固定融合的手术,置钉过程则往往需要更多的透视。
但是,X线透视对孕妇肯定是有影响。
怀孕3个多月,孕妇患者,得了脊髓肿瘤,既要治疗保命,又要避免微创手术定位过程中的辐射损害,陈俊决定尝试超声引导定位。
这需要一个十分默契的合作伙伴,于是,陈俊马上联系了超声科的朱友青。人胖话温柔,做事超仔细,技术超精湛的好基友。
朱友青一听,也立刻来了兴趣,和陈俊在电话里聊不尽兴,又特意跑过来,和陈俊当面交流。
经过好几个小时的促膝长谈,吃饭都在说这个事,两人终于拟定了一个手术方案。
完善之后,觉得可行,就跟患者和家属说了。患者和家属也愿意尝试。
然后,手术就开始了。
超声引导定位
人再侧一点
超声引导定位成功!
正戏开场!
在这个过程中,陈俊并没有使用自己的透视异能,既然是要研究新术式,那当然是要完全遵循这个手术方案,若是成功,其他的医生以后也能使用,就是一个创新型的进步!
陈俊要的是,这个术式,以后能常态化地在临床上实际运用,造福特殊类型的患者!
最终,手术自然是成功的!胎儿也很好。以后,健康分娩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术后,陈俊和朱友青去外面吃饭,庆祝了一番。但是,一次成功,不能代表常态化。他们决定,要搞出一套成熟的模式出来,使超声引导定位的手术能实际临床广泛运用。
超声能广泛应用于脊柱吗?由于人体组成和结构复杂、呼吸运动影响显着、骨骼成像质量欠佳,脊柱超声的应用一直严重受限。
为此,陈俊除了和医院里的专家们探讨,还借助自己Z大医学院研究生的身份,在学校找很多教授、课题组,反复讨论。甚至,还有外校的课题组,包括国外过来交流学习的课题组、专家教授等反复探讨,集思广益。
最终,陈俊提出了一个“超声成像机理技术研究+深度学习图像处理+契合手术场景的自动化成像导航”的技术方案。
这套方案也成为陈俊的课题之一。他组建了一个自己的课题组,由他作为团队负责人,而朱友青和其他一些精锐医生或同学组成课题组成员,展开了研究工作。
陈俊提出人机共融的协作理念,自研了自动化超声扫查成像系统,确保获取标准化、高质量的超声图像;团队建立了一套神经网络学习模型,发掘、提取超声和CT图像特征,实现了脊柱超声图像与术前CT图像的高精度匹配;然后,他们还要研发一套基于自动化超声扫查成像的导航系统,用来开展脊柱脊髓微创手术节段初定位的临床测试。
只是,说起来简单,实则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需要时间来一一实践。
当然,医院领导知道后,很是鼓励,给了他们一些经费资助。陈俊虽然有钱,但是用医院的资源不香吗?
如果这个课题成功的话,陈俊他们将填补脊柱脊髓微创手术无辐射导航的领域空白!
……
陈俊的生活是忙碌的,又要忙于学业,又要上班治病救人,还要搞科研,还要搞自媒体、抖音直播,以及偶尔的粉丝见面会,唉,都没什么时间享受。周诗语来找过他许多次,但每次陈俊都忙得不可开交,周诗语只好默默地走了。
陈俊虽然忙,但是生活很充实,感觉每一天都过得很有意义。人在这世上,生命有限,能有意义地过好每一天,是相当难能可贵的。这样,在他晚年去世的时候,不至于嗟嘘,空留遗恨。
一名四十多岁的患者从外地医院转入省一医神经外科,一进病房,他的家人就嚷嚷着要见陈俊。
陈俊过来之后,患者的老婆顿时抓住他的手,哭求道:“陈医生,麻烦救救我老公。我们是专程从很远的地方转过来的,我老公过来一趟不容易,路上都差点过去了!”
“别急别急,我来看看。”陈俊就去探望病人。
来到患者的病房,那是一名黑瘦,脸色晦暗,已经皮包骨头的男子,躺在床上,一脸呆滞,仿佛在等死。
陈俊翻看患者之前做的一些检查和治疗措施,又和患者家属仔细沟通,最终了解清楚了大致的经过。
原来,患者姓黄,本来是一名县城的银行职员,生活也算优渥,哪里知道,五年前,患者患上了脑膜瘤,于是去他们当地省会的一家三甲医院做了手术,术中因为肿瘤紧邻生命中枢“脑干”,无奈只好中断手术,术后肿瘤残留。
后来,在医生的建议下,又去做了三次伽马刀治疗,效果都不是很明显。
在接下来的这几年里,这对夫妇辗转全国好多家医院,因为肿瘤位置不好,且手术过还做过放疗,很多医院也没有特别好的方法,放疗也都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效果,无奈之下只好回到老家等死。
多处医院救治无果,患者和家人心情低落,五年来因为慢性脑水肿,患者定期会有颅高压的症状,经常头痛呕吐。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到当地医院注射甘露醇降低颅内压,这样才会好受一些。治标不治本的治疗,加之长时间的折磨,使得患者和家里人几乎丧失了希望。
周围邻居们也都很感慨,这前几年还好好的一个人,怎么现在就成了这样?才四十出头,正值壮年,但几乎在折磨中等死,过的日子比很多七老八十的老人都不如。
很多次,患者都想赶紧死,因为,患者觉得,这人呐,生来就是受苦的,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还不如一了百了,早点死!他说,他很后悔来到这个世上。宇宙亘古,他死了之后,宇宙怎么样他管不着,爱咋咋地,唯一放不下的是家里的小孩和老人。以后,要靠妻子一个人支撑,他感觉很对不起家人。
但是,还是想早点死,因为早点死,就能给家里省点钱,老婆也能专心工作。兴许,还能找个人改嫁,过上好一点的日子。
患者说出这种话,患者的老婆自然生气,骂了他不止一回。当然,骂的过程也是想激起他的求生欲。只有患者自己不放弃,才能积极主动地对抗病魔。
这一次,患者老婆是听人介绍了陈俊的大名,才劝说老公过来的。她老公本不想来,被她给“硬背”过来的。
陈俊听了后也很是感触,怜悯之心大甚,患者正当壮年,却每天被病痛折磨,这可是家里的顶梁柱啊!陈俊觉得,自己有必要帮他一把!这也是医生的天职所在!
陈俊查看患者脑部MRI的影像资料,仔细研究,最终,他对患者老婆说道:“肿瘤可以切,但是手术难度很大,风险也很大,不过,我可以试一试。”
“那真是太好了!”患者老婆很激动。
随后,陈俊过来查体,他先是检查了一下患者身体的常规指标,随后,冲患者说道:“你左脚能抬起来吗?如果能的话,用力抬起来我看看!”
患者不愿意抬,于是,患者老婆又是一顿大骂,可能,这是一个怕老婆的,就奋力往上抬!
可惜,他抬得非常艰难,他老婆在边上给他加油,鼓劲,患者很努力,晦暗的脸都憋成了红黑色,左脚缓缓抬起,很慢,但是还是再往上走,可是,过了两三秒,似乎力气用竭,患者的左脚又马上“瘫”了回去。
患者的老婆一阵伤心,陈俊安慰:“这是上一次手术没成功导致的左下肢肌力差的后遗症,我也不是非要他抬起来,当然,能抬起来更好,抬不起来也没关系,我只是评估一下你老公的双下肢肌力。”
“哦哦,”患者的老婆欲言又止,反正,这些东西她也不懂。只感觉陈俊从容不迫的气质,给了她很大的安全感。她心想,这应该是一个有本事的吧,别看年轻,但是网上传得这么神,老同学又极力推荐。
“情况我基本上了解了,我回去仔细设计一下手术方案,之后再来和你们沟通!”
“好的好的,谢谢陈医生。”
陈俊回去后,仔细琢磨,最终,拟定了一个“颞下岩前入路+显微镜手术助力切除肿瘤”的手术方案,当然,也和其他专家会诊讨论过,也曾请系统帮忙斧正修改完善过。
这个手术,很复杂,难度极大。要是不大,别的大医院就不会搞不好。
陈俊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手术入路的问题。因为大脑是人最精密最复杂的器官,对于颅底复杂的手术,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方式,会完全影响到手术结果的不同,所以在选择手术入路的时候,就决定了手术的成败。
患者的脑部MRI片显示,其脑膜瘤体积大,位于上斜坡、岩尖,海绵这一片区域,位置复杂。
如果像前一次的手术一样选择从乙状窦后入路,在处理上斜坡和海绵窦这一块区域的时候,手术处理会比较困难。
所以陈俊考虑再三,选择了从颞下岩前入路,通过这种方式肿瘤会暴露的更加充分,会更容易离断肿瘤的基底,手术的全切率和成果率会更高一些。但是,对于脑外科医生而言,手术的难度却是翻倍。
好在,陈俊有一双举世无双的妙手!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陈俊终于要给那名患者行手术了!
在手术台上,陈俊发现患者的脑部肿瘤血供非常丰富,动作稍大就会引发出血。
并且,因为五年之前曾动过一次手术,肿瘤与脑干和基底节动脉之间的黏连非常紧密,而脑干和基底节动脉区域是脑外科手术的“禁区”,脑干损伤,患者轻者致残,重者术后昏迷;基底动脉损伤,会引起严重的脑干缺血,会导致患者永远无法清醒,或是留下永久的后遗症。
显微镜的加入,使得陈俊心中对分离肿瘤的信心增加了几分。事实上,陈俊还可以兑换显微眼异能,比显微镜使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有显微眼异能在,医院的显微镜只是摆设,纯粹是给别人看的,陈俊调节视野,“螺丝壳里做道场”,他知道,若是在手术时对肿瘤处理不当或者稍有损伤到脑干和基底节动脉时,将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若是这样,即使是切除了肿瘤,又有何意义呢?
三个小时的紧张手术,即便陈俊,也感觉到部分身子僵硬了。因为做手术时,纯粹是手在动,身体的其他部位,他是尽量不动的,要不然,会影响到手术的完美性!
终于,完美地切除了肿瘤,陈俊将患者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毫无疑问,接下来的时间里,患者恢复得相当好,本来只能躺在病床上等死的,大约一周后,就能偶尔下床,由老婆搀扶着活动,出院的时候,已经能自行缓慢行走了。
出院的时候,患者和家属都哽咽不已,拉着陈俊的手,泪眼汪汪,患者欲言又止,说了半天也没放出一个屁来,总而言之,感激得不知道该说什么。
还是患者老婆跟厉害一些,虽然感动,但是很快就说出了一些比较好听的场面话,患者老婆轻轻拥抱了一下陈俊,带着泪水说道:“陈医生,在此刻,我只想简单地说一声谢谢,谢谢您,谢谢这些日子照顾我老公的医护人员们,是你们给了我老公重生的机会,给了我的小家涅盘的机会!这一次经历,我们将毕生难忘,一辈子都会念着您的好!”
患者老婆说得很动情,虽然有些“肉麻”,但是,可以听出来,全部是发自肺腑。
没有经历过的人,可能很难体会那种重生,重获健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