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没有下山的队员们则挖了简易的厕所,从更远的山上收拾了山货。
松子,榛子,山核桃......
这些东西虽然吃不饱,但是里面有油,关键的时刻也顶饿。
近处的这些山货留给他们自己去捡。
为了让留下的这几个人能够生活的好一点,弟兄们也算是煞费苦心。
至于野鸡狍子之类的东西,那就是冬天的时候看看能不能撞大运了……
十几个人忙活了四五天,把这个密营修的像模像样之后,临了到了要告别的时候、又留下了一支手电筒。
王德利告诉他们之后联络暗号方式,如何写信,这一点负责的周韬奋很清楚。
看着几名留下的队员,留下了四支毛瑟手枪,配有二十发的匣子,每支枪留下了一百二十发子弹,两支马牌撸子,还留下了一支长枪——三八大盖,一支汤姆逊冲锋枪,还有两个弹匣的子弹。
想了想,又将望远镜和一颗地雷留下。
安顿好了之后,心中虽然不舍,但总要告别。
多余的武器被就地掩埋,包括一挺已经没有了子弹的轻机枪,两支没有子弹的冲锋枪。
对王德利来说,第一件事是应该解决自己的电台问题。
肖志成有些懊恼的说,“电台已经彻底坏了,发报机那部分被枪子打烂了,根本修不好,”
王德利最终决定,将电台也就地掩埋藏好。
留下五人藏好养伤......
知道留下的人将会困难重重,但还是带着剩下的人继续往关内走了......
自己带着这剩下的八个人将是轻装简行,不能带那么多长家伙,否则还容易暴露。
现在,王德利的身边还有飞鹰行动小组成员马小五、肖志成、以及起义士兵黄柏利机械师等一共八人。
.......
他要带着这八人回到关内,下一步就要过义县。
......
这八人小组要翻山越岭,而失去了电台,和挺进纵队始终联系就更难了.......
......
从东北归来的老冯也抵达了挺进纵队。
苏武与老冯的关系起步很早,(老冯同志最早出现在本书第36章)。
挺进纵队初创阶段时,老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挺进纵队的发展势头极猛,延城的几位大佬都希望老冯在这里做承接。
除了直接与延城方面的联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老冯同志的到来也挑起了挺进纵队的情报工作。
老冯现在的职务是接替原来的王斌担任情报处处长,同时兼任与延城方面的特别联络员。
不过,这个特别联络员的职务并不对外公开,对外只是宣称老冯同志为挺进纵队情报处长。
为了方便指挥,苏武直接让他挂上了少将军衔的牌牌。
值得说明的是,现在挺进纵队的制服仍然是以果军军服为基准的颜色,标志有军衔,胸章,帽徽。
这是因为,前两年的时候,国府前前后后给了挺进纵队至少发了至少两万套军服。
所以后期的军服有两种来源;
第一是从挺进纵队自己被服厂生产的衣服也基本类似,沿用原先的制服。
第二是拼命的管菌委会要。
毕竟,这明面上,挺进纵队还是菌委会直属的作战部队,徐部长、陈部长他们就算是不给自己武器,这衣服总得要给。
不给衣服,钱也要给。
苏武让军需处基本上每个月都往山城方向打十份电报;
其中七八份电报都是管山城方面要枪、要子弹、要物资、要补给!
当然,山城方向则是装没看见,
已读不回是他们的常态。
问的紧了,就搪塞。
比如,粮库空虚,弹药不足......
有的时候直到说不过去了,发一点物资下来,或者需要挺进纵队作战了,物资的补给就会变多。
苏武不管那一套,告诉军需处长,菌委会有东西发就照单全收!
别的部队发的,挺进纵队也必须要有,
主打的就是一个字——要!
......
纵队值班会议室里,召开的是关于上次反肃清作战的战后研讨会议。
每一次战役结束,都必须要有总结和战报方面的分析。
一来是知道自己的战果和损失,更重要的是可以分析出作战时哪些地方做的比较好,哪些地方做的可以提高。
这样,在下一次的战斗中就可以有效的减少伤亡。
作战总结会的开始都是很严肃的。
刘本山很正式的站了起来,他详细的为大家介绍起了这次反肃清作战的结果。
捧着调查报告道:
“此次针对邢州外围反击作战,我部共出动第八师、独立旅、火力支援旅一部、骑兵团、游击总队、经彻夜猛攻,于巨陆、南工一带取得重大战果。
全歼敌783步兵大队,歼敌少佐大队长铃木武夫以下官兵九百四十余人,完成了模范攻坚作战的战略思想。
此战是我们挺进纵队第一次对坚固据点敌人展开的拔除攻坚作战,以优势兵力主动攻击日军,创造了全歼鈤军一个步兵大队并一个机枪中队的战果。
此外,在巨陆县的外围连续作战当中,我部歼灭、反正伪邢州警备旅、南工县保安团、巨陆县保安团等杂牌武装约2000余人。
第8师在此次作战中伤亡官兵600余人。
骑兵团负责作战任务当中,伤亡官兵32人;
游击总队在作战任务中无伤亡。”
话说到了这,参会的孙成海顿感脸上有光。
刘本山还要在继续念,苏武示意他先暂停,接下来较为严厉的话应该由他这个司令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