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嘉景在镇上开粮铺的事儿已经在西宁村彻底传开了。
一个个之前说他赌输了钱,要去卖媳妇儿抵债的人纷纷说起他能干,说刘氏养了个好儿子。
把她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
刘氏当然也听说了之前她们是怎么传他儿子闲话的,真是气的不行。
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就是单纯的看到徐氏就烦,所以跟她生气而已,竟然被她传的这么严重。
那些嘴碎的村妇也是,一天天闲的就知道看别人家笑话!
不过他儿子争气,不用做什么就让谣言不攻自破。
说到底,还是她儿媳妇的功劳。
要不是她家染染这么能赚钱,她家现在也不能过上这种好日子。
瞧瞧旁边那些巴结说好话的人,刘氏心里一阵厌烦。
“从小看着季家小子长大,我一看啊就知道他是个有出息的!”
“可不是嘛!平时阿景就能带着那些小子吃些好的,没本事的话,上哪弄那些好东西去?”
说的是季嘉景带着强子他们吃肉的事儿,其实都是兄弟们上山打的猎物,有一次被村民看到了。
“说起这个,老嫂子,你们家开铺子的钱是阿景打猎赚来的吧?”
其他人也看着刘氏,等着她的答案。
刘氏不能说是她儿媳妇儿赚的,要不然徐氏那不要脸的肯定没完。
所以只能点头,“都是一点点攒下来的。”
大伙儿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阿景真是太厉害了,老周家染染真是有福哦!”
现在说起周云染有福了,之前挨打的时候她们可不是这么说的。
刘氏虽然不赞同她们的话,但还是骄傲的不行。
是她老季家的福气,谁叫染染这么厉害呢!
徐氏要是知道自己用一袋米卖出去个摇钱树,指不定马上悔恨的一头撞死呢。
刘氏很期待看到那一天。
“在镇上开铺子需要不少银子吧?我看那铺子大的很,得攒多久啊?”
这问题就有点打听人家家底的意思了,刘氏脸色立马淡了下去。
“都是孩子们的主意,我这个当娘的也不好参与。”
随便糊弄了两句,刘氏直接就走了。
问问题的人脸色讪讪,也觉得自己问的有些过了。
但不愿承认是自己错了,小声嘟囔:“真是小气,这点事儿都不愿意说!”
旁边人听到了也没说什么。
毕竟这事儿谁都想知道,只是不好意思去问而已。
回家的路上,刘氏碰到了住在她家隔壁的妇人。
“老姐姐,这是洗衣裳去了?”
妇人姓梁,比刘氏大上一些,年轻的时候丧夫,儿子出远门赚钱,一年到头都不一定回来一趟。
但这妇人心地好,跟刘氏很聊得来。
以前她要下地还要带孩子实在没办法,还是她帮着照看季嘉景。
这些年她也是能帮就帮,梁氏这才过得下去。
“是啊,今儿个天好,赶紧把家里能洗的都洗了。”
“走走走,正好我没啥事儿,咱姐俩说说话。”
梁氏当然欢迎,有人跟她说话才好呢,要不然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家里,还真是孤单。
到了梁氏家里,刘氏帮着她晾衣服,顺便唠点家常。
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季嘉景开铺子的事儿。
梁氏忧心忡忡的,“我都听说了,阿景跟媳妇儿俩在镇上开粮铺,这事儿你是同意的?”
不说这活计到底成不成,两个年轻人实在是太大胆了一些。
开铺子不是小数目,就连那粮食也都是要钱买的……
刘氏毫不在意,脸上也没有一点愁容,“钱都是他们赚的,想怎么花都是他们的事儿,我这个当娘的也就能提点自己的看法给他们做个参考。”
梁氏摇了摇头,还是放心不下,“那铺子租下来怎么也得几十两,加上粮食请人的,多大的数目啊!”
“两人还年轻,要开铺子也应该先去别人铺子看看咋回事,这要是赔了……”
梁氏叹了口气。
也不是她不盼那俩孩子好,阿景毕竟是她看着长大的。
那是个好孩子,只是做生意这事儿太邪乎,要真的出点啥事儿,那些钱不就打水漂了?
那么些银子,够他们家吃好些年了,实在不该冒这个险!
刘氏知道她是真担心她们家,所以也不生气。
抖了抖床单挂在晾衣绳上,平静的开口。
“老姐姐,你说咱这辈子活在世上,到底是图啥?”
“这……”
梁氏晾衣服的手垂下来,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她这辈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没几年相公就过世了,只剩下她和儿子。
她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儿子身上,也不想儿子有多大出息,只要平平安安的,即使辛苦点也没啥。
要说图的,也就是她儿子能早早归家,让她在死前能看到儿孙满堂罢了。
正想着,耳边又传来刘氏的话。
“人这辈子啊,每个人的追求都不同,有的姑娘想找个好婆家相夫教子,有的爹娘希望儿子考状元做大官,还有的人就想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儿。”
“可说到底,也就是为了那一口吃的,山珍海味还是吃糠咽菜,全凭各人的命,但命,也都是自己拼出来的!”
晾完所有衣服,刘氏笑了笑继续道:“开铺子固然有风险,可那是俩孩子愿意的,赚了,就是山珍海味,赔了也不过是回到原点。”
“而且就算是赔了,他们也不亏!”
梁氏惊讶的问:“为啥赔了也不亏?”
她这妹子是傻了不成?
咋能说出这糊涂话?
刘氏笑着回答:“这学到脑子的学问,远比银子更重要。”
今天天气好,头顶阳光躲在云层里,偶尔一阵凉风似能吹到人的心里。
梁氏脑子忽然一片空白。
虽然她听不懂这妹子的话,但不知道为啥,竟觉得有道理。
妹子今天说话就跟那教书先生似的,咬文嚼字的听的她心里怪怪的。
————
开业第二天,粮铺依旧人来人往。
要是没有季嘉景那些小弟,估计他们会忙的饭都吃不上。
不像昨天,今天中午的客人就少了许多。
几个人窝在铺子里吃午饭,聊着一上午发生的趣事。
说着说着,强子就看到他们村的王家媳妇挎着篮子站在门口。
“王嫂子,来买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