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昕出此言,并非是无道理的,这也是大宗门的修士和散修在认知上的最大差别。
从结丹期起,修士每晋升一个境界,都要经历各种大小雷劫。
结丹,可以说是一个修士正式踏上了修仙大道,不再是任人踩踏的蝼蚁,不再是命如草芥的低阶修士。他们有了感应自身因果气运的能力,他们开始被天道盯上,真正是人在做,天在看,每一次经历的雷劫,都是他们在这一阶段的因果、恩怨的清算。
低阶修士和高阶修士之间的区别,只在一颗金丹上吗?
并不是。
这颗经过雷劫淬炼的金丹中,有修士的体悟,有修士的功法,更有他们漫漫修仙之途上的专属烙印。待到碎丹成婴之际,这种感觉便会更加深刻。
“那些急着通过结婴来延长寿命,用各种丹药灵草增加突破几率,想尽各种办法躲避劫雷的庸才,都注定在修仙大道上走不长久。雷劫,对修士来说是最好的淬炼方式。一道雷劈下,身上的孽障血气都会烟消云散,体内的腌臜秽气都会灰飞烟灭,这样的好处,在三千世界中哪里都不到,什么丹药都解决不了!”
“可是,你不是给萧师兄……炼了丹药吗?那个什么,雷元丹?”
“那是给萧师兄快速补充灵力的,这小天劫,可不是十天半个月能结束的。”万昕露出了神秘的笑容,“萧师兄不缺灵石补充灵气,但是,却补充不了灵根损耗的元气。”
这一点,也是大宗门的弟子才占到的优势,也是无数前辈高人一带一带地摸索,才发现的宝贵经验。
有足够的灵石支撑,渡劫修士的灵气不绝;但是要“享受”天道的馈赠,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经受劫雷的淬炼,不仅仅是肉身,还有灵根。
有很多修士没能扛过雷劫,不是因为肉身不够强悍,而是灵根没能承受住这一次一次的淬炼,最终掉落了境界,亦或是灵根被毁,身死道消。
所以,才会有如雷元丹这般在渡劫天雷之下恢复灵根元气的丹药的出现。
这种丹药珍贵的很,境界到不了元婴期的丹修还炼制不了,也被各大宗门严格把控,所以散修很难获得,度过劫雷便更是难上加难。
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不论何处,都是遵循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的法则。
天地万物有别,筋骨有异。
道,终是要传于优异之人的。
※※※※※※※
萧晧的劫雷乃是六九天雷,共有五十四道。如今劈了整整三个月,还有最后一道。
在此观看萧晧渡劫的天玄宗弟子,多是元婴期的修为,还有一部分金丹中后期修为的弟子,他们希望能够从中悟道,冲破桎梏。所以,三个月的时间,谁都没有离开。
也是因为他们的修为境界足以支撑他们在此守候这么久,一边打坐修炼,一边观赏天玄宗掌教玄翊道人门下最惊才艳艳的剑修弟子萧晧渡劫。
云襄可就撑不住了。
她可是个筑基后期的低阶修士,没有辟谷,脆弱的很。要吃要睡,哪一天都缺不得。
可是,她现在是最回不去洞府的——因为那里已经沦为了萧晧的渡劫之地。
一个不小心被牵连,呵呵,那可是出窍期的劫雷!
还是金色的劫雷!
足以把她劈成飞灰,烟消云散的!
万昕任劳任怨地找了师尊,借了个临时的小洞府过来,悬在一众围观弟子的头顶上方,供云襄每天休息;又任劳任怨地去食坊,让厨修按照他列的方式,烤制了不少烤肉,保证云襄三餐不落,这才顺遂地熬过了这三个月。
云襄也是勤奋,有了临时洞天,又开始了每天早晚不辍的《太上玄清法》修炼,除此之外,便看着远处的萧晧渡劫。
终于到了最后一道劫雷!
云襄听万昕说了,这最后一道天雷,可不是前面的天雷能够比的。哪怕前面的五十三道劫雷,都被萧晧以阴阳玄天雷化去,最后一道,无论如何都得硬抗而下!
这便是天道的馈赠,这便是业障的消结,这便是最终的淬炼!
那可是天雷啊!
区区肉体凡胎,能扛得住吗?
云襄越想越担心,陪她一起的万昕,此刻也是一颗心高高悬起,揪在半空。
※※※※※※※
萧晧抬头看天,见乌云已经开始散去,那层淡淡的金光也薄的近乎透明。
在那透明的一层薄膜中,一道紫黑色天雷迅速将它染成一片黑色,然后,夹杂着雷霆万钧的气势,对着萧晧劈来!
“轰隆隆——”
震耳欲聋的雷声,在天玄山脉中回荡!
酝酿了如此之久的天雷,将萧晧整个人,以及他所在的位置方圆数丈都笼罩其中,仿佛一道连接天与地的巨大光柱!
即便是在白日里,那电光也是如此的刺眼、灼目,绚烂地让人睁不开眼。
而这连通天地的巨大光柱里,那个烈风飒飒的身影,几乎看不见……
“萧师兄!”
云襄见状,撕心裂肺地吼了一声!若不是万昕拉住了她,她估计直接从半空中的临时洞天里摔下去!
“这……这是出窍期小境界圆满的天劫?”一个弟子哆哆嗦嗦地说着,嘴唇发颤,脸色惨白,几乎是被吓破了胆。
这样的天雷,是他们这样的肉体凡胎能扛得住的吗?
难怪三千世界的修士,谈劫雷而色变!
便是中途能够咬牙看下来,但是这最后一道劫雷,又有多少人能够扛得住?
出窍期小境界圆满的晋升劫雷,尚且如此可不,那飞升渡劫呢?又是怎样的骇人?
十万年了,三千世界已经十万年没有修士飞升了。
或许并不是三千世界里所谣传的那样,是因为冥河古道没有了厚土巫族镇守,是因为幽冥血海的轮回大阵没有了轮回之力镇守,而是——这飞升的劫雷,葬送了那些根本无法与天道相抗衡的修士!与天争命,根本就是他们付不起的代价!
这一幕,不知给宗门中多少弟子留下了心里阴影,但是却也激发了不知多少弟子渴望变强的意志!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道,终是要传于优异之人的。
也就在此时,人群中传来了一声惊喜的呼声:“看,是萧师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