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最终,在李长辞长篇大论的洗脑下。

杨慕容终于接受了这个事实。

对啊。

以前总是借大外甥的银子。

还都要还。

现在直接送给他一百两银子!

而且大外甥还免了他以前的借债。

现在又送给他一百两银子!

而且大外甥已经给家里拿了五百两了。

现在又给他一百两银子!

而且大外甥还把传世名句送给他。

现在又是一百两银子!

唉......杨慕容......

你怎么能看自己大外甥银子多就贪得无厌。

枉读圣贤书啊!

幸甚大外甥给了自己一番点拨。

不然就被这俗物迷了心窍啊!

想到此,杨慕容突然觉得连手中这一百两银子拿得都有些惭愧。

有外甥如此。

夫复何求啊!

......

接下来的几天,李长辞正常到衙门点卯。

经过这一次金吾卫的事。

现如今李长辞已经完全成了整个衙门的二把手。

而且是众望所归的二把手!

论武力。

李捕头刀气出体,直逼后天出体境。

整个清河鲜有对手。

论头脑。

李捕头连破大案。

连京都六扇门都邀其去帮忙。

颇有当年老神捕风光。

论威望。

李捕头名噪清河县。

现如今街头小巷尽是流传李捕头的光辉事迹。

甚至一些人还将其编为歌谣,街上孩童广为传唱。

如今的范知县,对李长辞哪还有半点以前那恨铁不成钢之意?

看李长辞的眼神,满是欣慰欣赏之色。

甚至连以前的上官云燕,都未得范知县如此重视。

当然,现在的上官云燕不仅是锦衣卫百户,又捆绑了千户萧云雀。

在范知县眼中又是不一样了。

在衙门摸鱼的李长辞,现在连午饭都不用去食堂吃了。

每每饭点。

范知县都会叫人来邀李长辞去和他共同进餐。

美其名曰都是一家人,二舅姥爷叫你去吃饭。

捕头的身份,却享受着知县待遇。

这些,李长辞甚为满意!

果然。

二舅姥爷。

还是不错滴。

当然,也还是很会。

如今李长辞已被六扇门神捕曹桂芳看中。

不日就会成为六扇门紫衣。

七品京官。

论权力,论地位。

还要高出他这知县一头。

最重要的事,还能搭上六扇门神捕曹大人的线。

现在,范知县只觉得只要李长辞一走。

接下来高升的。

就是他了!

锦衣卫千户和六扇门神捕都是熟人。

这还不能升官赴京。

不如一头撞死算了。

辞安最后在衙门的这段时间。

他定要照料好。

给自己升职铺路。

如今他也才五十多岁的年纪。

日后的官途,可是还很长呢!

而李长辞看在眼里。

心里也不排斥。

毕竟,有吃有喝还能躺。

这日子,很有盼头啊!

五月三十。

李长辞散值前给范知县请了个假。

准备明日与二舅一道,前往青山书院。

同青山书院学子一起去圣庙参加儒祭。

范知县听后。

二话不说。

欣然同意。

儒祭。

他年轻时也参加过。

并不陌生。

李长辞能被青山书院相邀。

不用猜,定是将那望江楼的诗作给与青山书院收录了。

“辞安啊,青山书院底蕴深厚,源远流长,你那诗作被其收录,定然是能流芳后世啊,哈哈。”

他也是青山书院出身。

自然对其颇有好感。

“二舅姥爷,你怕是误会了,我那首诗已经同意圣言书院收录了,至于和青山书院一起,只是因为欧阳院长写了信邀请我而已。”

李长辞说的很朴实,很纯粹。

范知县一听。

顿时面带诧异之色。

看着李长辞,试探道:“那欧阳院长知道这件事吗?”

“应该不知道,还没给他说。”

“......”

听言,范知县一屁股瘫坐在凳子上。

盯着眼前这个不知好歹的后辈。

完全不知说什么好了。

院长邀请你,不就是想收录你这首诗吗?

你怎么还给别人了?!

李长辞见范知县这模样,也不好解释,只道圣言书院来人先于欧阳院长。

范知县听后,摇了摇头,此时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看着李长辞离开的背影。

他眼里似乎闪过一丝担忧。

这小子,明天会不会被青山书院的人揍一顿?

六月一日,东方将白。

杨慕容终于将准备的诗作整理了出来。

通过这几天的熬夜奋战。

他一共准备了九首诗。

其中劝学,明志和律己各三首。

在他看来。

这有着名句加成的九首诗。

每一首都有传世之姿。

甚至被书院收录都有可能。

带着无限的憧憬。

他满怀欣喜的将这就九首诗滚瓜烂熟的背了下来。

“二舅,准备好了?”

正院,李长辞已洗漱完毕。

看着精神状态不佳的杨慕容,心里捏了把汗。

这一路骑马,算不算疲劳驾驶?

“放心吧,都妥当了,走吧。”

杨慕容一身青白襕衫,头上戴着方巾,颇有几分风姿。

而李长辞,则换了身白色锦衣。

毕竟书院学子服饰都已白色为主。

他也要入乡随俗。

别过老爷子和舅婶。

李长辞二人,便朝着县城内马市走去。

“杨公子,还是老规矩?”

马厩前,一名油光圆润的中年见杨慕容到此,笑问道。

“嗯,今日租两匹。”

这时,那中年管事偏头一看旁边那人。

顿时大惊。

“哎呀,原来是李捕头!李捕头今日也要去京都?”

“呵呵,有些事,劳烦备两匹好马。”

李长辞抬手打了个招呼。

“好勒,二位稍等,我这就去牵两匹上好的骏马!”

说罢,那管事有些激动,牵马时还特意看了李长辞几眼。

这李捕头。

现如今可成了县里的风云人物了!

牵来马匹,李长辞一看,便感觉有些一般。

“老板,把你们这最贵的马牵两匹来。”

既然第一次去青山书院。

那排场自然不能低了。

怎么也要来匹马中贵族加持一下身份。

至于衙门那一批枣红马。

身揣巨款的李长辞当然是有些看不上了。

那中年管事一听,顿时尴尬看了看杨慕容。

可不是他怠慢,杨公子之前,都是租的这种马啊!

杨慕容这时小声对李长辞道:“长辞啊,这两匹已经是比我之前的都好了,主要就是便宜,好用......”

李长辞听后,呵呵一笑,便对中年道:“老板,不知贵店最贵的马是什么?”

那管事一听,客气笑道:“李捕头,最贵的自然是汗血宝马,我店里一共也只有两匹!”

“多少钱一日?”

那管事顿了顿,还是道:“一日......十两银子。”

中年管事此刻,心中有些苦笑。

这李捕头虽说名声在外。

但怎么也只是一个捕头。

每月能有多少俸银?

这汗血宝马不说一日十两银子,光是押金都得数百两。

纵使李捕头再能存钱。

也不可能租的起啊......

此刻,这管事心里,很怕一会驳了李长辞的面子。

让双方下不来台......

李长辞瞧见对方表情,心里只一笑,便道:“也不贵嘛,就汗血宝马吧,来两匹。”

这时,只见那管事闻言,表情略显尴尬。

想说什么,却又不好意思说,只得讪笑看向杨慕容。

后者见此,似乎也猜到了什么,靠近李长辞耳朵悄悄说了两句话。

李长辞听后,只笑着从怀中掏出了一张银票。

“老板,看这银票可否?”

那中年管事接过一看。

顿时心惊肉跳。

这竟是一张千两银票!

李捕头,这么有钱吗?!

看了看眼前笑容亲和的李长辞,那中年管事顿时惊喜不已。

今日,可是接了个大单子!

李捕头,果然不凡啊!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青崖剑仙我一介书生,天下无敌很合理吧?人在综武:靠卖罐无敌了灵族初篇我真的在修仙啊剑名霜雪,前来问天一战永生:我在异界天牢升职签到鲤侠道驰骋天下伏妖诛邪录诸天:从共和国开始综武:授徒返还,开局收徒白狐脸剑仙诗在酒躲在修仙界敲闷棍开局一支烟,我能穿梭万界重生自华山开始女神的王牌特工综武,我大秦四皇子,镇压六合!修仙之我的双葫空间青云路之江湖恩仇大宇微尘朱雀书院一剑天鸣高武:猛练龙象般若功横推一切敌太上执符嘿,妖道九二洛神赋谁说小书童拔不出君子剑的我穿成了修仙界稀有物种倚天之重建武当我们是兄弟女妖当剑仙怎么这么熟练?穿越武侠,开局获得降龙十八掌人间魔道行御兽:吾为世间唯一穹极魂师霸天龙帝师兄今天想开了吗方尘全集小说阅读免费我把全修真界卷哭了总有人想带坏我徒孙吞灵剑主修仙路人君行月仙路神雕杨过,弥补所有遗憾妖娆毒仙我的法力是混元仙门倒爷女鬼升级系统:拥抱冷面BOSS九天妖祖
骑士书屋搜藏榜:焚天武神邪王宠冥妻方尘的小说免费阅读雾隐六道参天玄人间魔道行洪荒:无敌从跳槽签到开始我,截教大师兄,加入聊天群大理国外传炮灰男配有点难女配来作妖了我在上古牵红线北凉王:从纨绔到天下第一炮灰才是真壕帅[穿书]众世风越沧海刀来启示录封神:我家师尊是火灵圣母明末大宗师正经的公子增加了不死神凰从凡人国君到仙道人皇十方乾坤武帝归来朝天一棍扇舞江湖纵横修仙之无敌傲世无双:绝色女仙要逆天尘炉刘阿生的江湖人生我抢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我有一个不靠谱系统江湖神侠夫君头上有点绿开局全点防御,我震惊万人人在射雕,开局救下李莫愁带着数理化系统去修仙我慾成魔全职修仙高手穿越之女主只想佛系夺嫡太危险,我选择当魔教教主长生仙路嚼龙洪荒之万界妖帝踹下龙榻:朕的皇后太凶残重生国民男神:吾神万万岁神女傲九天雪山神锋传剑如夕传道从太极拳开始大道长歌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九阴传人乱入诸天觉醒系统的我只想安静修仙七星剑法剑道第一仙我不修仙吗,咋成云养男友了?七天一模拟,我的修仙人生开挂了!从种药开始苟道长生人间第一武夫武运昌隆修仙从养蛊开始种道飞仙乱世修仙,从当兵发媳妇开始慕风雪影诀造化炉万劫龙魂赛博修仙:开局欠女魔王亿万贷款!不当舔狗,仙子们全都急了剑来:开局教陈平安打拳,称霸浩然朋友,听说过青龙帮吗?剑来与雪中:剑心刀魂武侠召唤:大闫九千岁带着小公主走江湖不科学修仙九霄天仙域我就一杂修,成修仙界祸害了?神国之上乱世道藏江湖笑侠陈默寒天不应大幕渐起重生尹志平,李莫愁不香吗?登天神雕:12岁杨过,觉醒躺平系统从此武林,我就是神话!烬落山河殇师傅,徒儿下山了综武无限:小龙女玉蜂浆被我吸干全民异能:开局签到独孤九剑!诸天游猎:从神雕顶撞郭伯母开始开局采花大盗,我靠恶名值逆袭剑影情仇录之血影门藏剑谷穿越,我从孤儿变成了侠二代灵霄望道水月洞天:把你捧在手心里剑澜刀剑,恩怨开局获得拔刀术,杀穿武侠诸天莲花楼之李莲花之子武侠:开局偷偷学习太玄经